中国文学“走出去”相关论文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经,对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发......
尽管学界已明确指出对经典文本进行改写是“走出去”的一个有效方案,但是至今仍未提出应怎样进行改写。以《水浒传》为例,其多个英......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当今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热点议题,如何走出去,翻译家的翻译活动是其关键。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从文本选择......
2018年9月27-29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国际研讨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逾百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现当......
2010、2012、2014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翻译家的对话》(I、II、III)收录了会议的......
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译介学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三体》《兄弟》等当代中国文学英译作品的海外出版发行为例,从译介主体、译......
《丰乳肥臀》作为莫言最为“沉重”的作品,不仅在于它是一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而且它叙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之后几乎整个二十世......
近年来,中国文学“走出去”成为日渐热门的话题,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热情和行动不断高涨。2012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
近年来,英国当代著名汉学家、现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家蓝诗玲成功地将鲁迅、张爱玲、韩少功等中国作家的作品译介到英语世界。随着其......
英国汉学家和翻译家韩斌将大量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译介至英语世界,严歌苓的作品《金陵十三钗》是其译作的代表。本文以《金陵十三钗......
阎连科是中国首位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当代作家。近年来,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得到目的国家文坛、翻译界、批评界以及相关媒......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叠词和叠词翻译一直是国内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当代小说《红高粱家族》和《活着》这两部作品中,叠词使用比较频繁,翻译......
国外读者的评论与评价是研究和衡量作品对外译介效果的一个重方面。文章借助亚马逊网站(Amazon.com)“用户评论”(Consumer Reviews)这......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期盼与梦想如何顺利而真正地得以实现,不只是文学界必须考虑的问题,更是翻译界无法绕开的难题.因而,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道路......
本论文对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录入欧美三大英文图书采购平台有关现当代中国文学的英译本和出版情况进行考察,并通过......
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全球性境遇中寻求着对外译介的突破,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策略应运而生。在多元系统理论中,文学的成功译介远非只......
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某一个要素问题,而是要素间综合作用的合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系统问题,是有形系统与无形系统间相运作的问......
研究十年前《狼图腾》英译本在海外的成功对今天中国文学“走出去”仍然意义重大。文章认为,该书的成功是各因素合力的结果,并对诸......
翻译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核心途径。翻译中国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译介即翻译与传播,本质是跨文化传播的中国文学......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其"走出去"之路却始终步履维艰。本文从译......
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已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密切。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人们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总会遇......
2017年2月17日,《新幻界》杂志在社交媒体上对广大《三体》及科幻书迷们宣布:《三体》第一部目前已出版了英语、法语、德语等十个......
目前,中国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文,文学翻译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国文学对外翻译和传播的任务是前所未有的......
文化势差、民族心理、文化心态,"精英主义"态度合力促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对于翻译及翻译作品的事实性歧视。中国现当代......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迅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应该由谁翻译"的问题上,国内大部分专家......
“世界需要通过文学观察中国,中国也需要通过文字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伴随着中国作家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步伐,“世界阅读中国......
本文以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理论为依托,以英国汉学家蓝诗玲的《鲁迅小说全集》英译为案例,探讨蓝诗玲在接受教育、学术研究、工作......
全球化的加剧凸显了通过文学译介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在由谁翻译、怎样译介和如何"走出去"的具体问题上,误解依......
中国文学若想走进海外市场,就应按照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原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而这种改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意识形态、诗学......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优秀中国文学作品的传播,在视域融合理论观照下提出由海外华人译者与原作者共同参与的译介主体模式——合作自译......
在中国现代文学翻译作品普遍被西方读者漠视的背景下,作为译者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是译者本土化问题,译者汉语为母语对译本语言的影......
《西厢记》熊式一译本和许渊冲译本各有千秋,但熊译在英美文化系统中的接受度更高,已经"经典化"。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造成这种......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的英译问题引起了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文学的外译工作如何取得成功,中国文学文化如何走出去等......
翻译是中西文学对话的重要方式。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严重失衡,更凸显了对外译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前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
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问题备受瞩目。纵观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接受效度和艰难历程,翻译届......
近些年,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如何“走出去”一直深受学术界关注。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很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