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相关论文
数字游戏在提供交互性的同时,通常为玩家营造一个具有空间感的虚拟场景。与电影等其他动态视觉艺术不同的是,交互机制使得玩家可以......
世上真有什么方法能帮我们进一步发掘经典作品从而发现老路中的新路?在这方面,音韵学真能帮我们多少,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搞明白那些......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分别是东西方经典的理论著作,二者分别继承自"道"与"逻格斯"。《文心雕龙》的"载......
"朝露"与"戏剧"是中英诗歌中常用的人生比喻。它们分别体现了中英诗歌的某些基本特征,如前者注重自然感发,后者强调人为制作;......
作为明代格调诗学的代表人物,李东阳将其“诗必具眼”的主张运用于书画鉴赏,既包括对宋元时期著名画家的批评,也涉及当代书画名家的评......
李东阳《麓堂诗话》作于晚年,在文本构成及诗学理论上都深受严羽《沧浪诗话》影响,主旨是辨明诗学,广布声气,从而获得文学转向之际的话......
新时代中国民谣歌词创作与20世纪末期既存在共通性又存在差异性,呈现出新的历史和时代样态。新时代民谣创作者众多,赵雷与陈粒成为其......
作为“第三代诗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诗人之一,韩东的诗是名副其实的“诗人之诗”,长达四十年且多维度的创作履历透视出其作品在平淡......
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表征而存在于现代性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亦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而存在于旅游社会的建构过程中......
袁枚编写的《随园食单》记录了不同食材的制作方式。它不仅是一部美味食谱,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美学思想。袁枚不仅注重食物......
柏拉图与卢梭皆站在共同体的立场对文艺进行批判,其中卢梭对柏拉图古典政治理想的继承,又使二者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
《史记》除了自身的史学特征之外,还呈现出浓郁的诗学特质。司马迁在取法《诗》《骚》传统和熔铸身世之悲的过程中,形成《史记》抒情......
巴赫金的时空观受到诸如牛顿万有引力理论、闵可夫斯基和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论等多种时空思维的滋养和影响。以康德主体性哲学为主......
通过分析《当代诗学》杂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版的多期认知诗学专刊,特别是2011年第3期的专刊,本文探讨了认知诗学的两个重要问......
Andrew Lefevere提出的改写理论认为,翻译改写是译者受意识形态及诗学双重影响的结果。清末时期,严复翻译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
勒菲弗尔将翻译研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指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文学实践活动,与文化系统内的其他体系息息相关,提出了翻译改......
叶朗将古代美学资源的现代转化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的创新相结合,发展出独特的意象美学理论体系。其中,叶朗对王夫之诗学意象思想的阐......
中西方戏剧文学在表现内容和审美特质等方面呈现出较大的不同,代表了各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倾向。然而,在中西迥异的文化背景下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叙述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度过的童年时光,虽篇幅简短,却因呈现鲁迅生命的纯真而更为干净纯粹......
期刊
《金银岛》被誉为“英国版的《西游记》”,其汉译本层出不穷。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以190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的首......
“幽人”原初之用在《周易》,本义为“幽隐之人”。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在文人作品中,多被引用为隐士的代称。至唐代,“幽人”在诗文作品......
新时代以来,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以及成都“三城三都”建设中关于建设世界赛事名称的计划的逐步落实,越来越多的国际级大......
清代文人夏敬渠今存两部著作,一是诗文集《浣玉轩集》,二是小说《野叟曝言》,《浣玉轩集》中展现的夏敬渠之思想才学与《野叟曝言......
Saving Fish from Drowning是著名作家谭恩美的第六部作品。该小说出版两周后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是体现谭恩美写作风......
《元曲三百首》是由大量口语方言写成有关元代生活风貌的戏曲,文本风格以独特、押韵为主。元曲包括了元杂剧和元散曲两个部分,有着......
翻译家张友松(1903~1995)从译60多年,出版译作约49部,终成专译马克·吐温著作的大家。但因种种原因,张友松晚年声名不显,几近“埋没”......
桐城诗派是清代重要的诗派,而桐城麻溪姚氏家族的诗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桐城麻溪姚氏家族的诗学以姚范、姚鼐、姚莹为代表。......
王阳明是明代最具魄力的思想大师,同时还是一位被哲学名声所掩盖的性情诗人.虽也曾“溺志辞章之习”,但进德修业却是更为核心的人......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科技力量的大幅提高,外国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经济学人》是全球性的知名新闻周刊杂志,于201......
自先秦而至六朝,经由历代文人诗史溯源、逸诗解题、诗篇命名等三个维度的诗学实践,以"怨"为美逐渐成为新风尚。在诗史溯源层面,......
本文以《文心雕龙》和济慈书信集中涉及文学创作、作者才情和批评鉴赏的观点为研究基础,通过对照阅读典型个案《夜莺颂》与《希腊......
明朝是诗学转型的时代,发生了两类历史性的转向:一类是以回归儒家道统为目的历次复古运动,至此转向了疏离道统、着力于文学范式、......
文章主要揭示了音乐结构研究的诗学理论所隐含着的三个特质:一是诗意的面对,它更多地包含了创造“艺术的符号”与“有意味的形式”......
《毛诗序》主张"诗"有"六义","风"占据首位,统摄其他"五义",成为贯穿其中的思想主旨.作者据"风"解释"大雅""小雅""颂"之义涵,依"风......
诗与诗学,是创造性的制高点。诗先于诗学而在,中、西方的远古先人们需要和宇宙对话,需要自我表述、自我创造,于是诞生了诗。而“诗学”......
直到读完李犁的组诗《大风》,我还以为题目就是《大风歌》呢。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中年男人时常出现的视力错觉,而肯定是一种选择性记忆......
作为明代博学第一人,杨慎既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独具慧眼的批评家。辑有先秦至明多种诗选,用以表明自己的诗学主张。《空同诗选》......
摘 要:在政治话语统治文学秩序的社会环境下,郭小川的诗人身份被时代烙刻下了深深的政治印记,但是郭小川的诗人特质并没有被完全磨灭......
汉乐府研究是古典诗歌研究史上的重要一环,从汉乐府研究中体现出来的诗歌创作观和发展观也可以折射出中国诗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 论文通过柳宗元《江雪》的两个翻译版本的比较,结合谐音、结构张力在诗歌翻译诗意综合里的作用,比较分析了“独钓寒江雪”在......
进入新世纪,英语世界学者在中国电影研究理论体系构建与运用方面又有了全新的进展与突破,既有创造性的华语电影研究概念的提出,又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