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课堂上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个不发言了,你在那里急得要命,他呆在那里就是不动。不是若无其事,就是寒蝉若惊。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走进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我们会被孩子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所感染,站起身子,伸长手臂:“我说!我说!” 大家举手发言积极踊跃,可是到了三年级,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变,会出现一批不爱发言的同学,到了四年级,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变成了少数。而到了高年级,课堂上甚至只有几个孩子敢于大胆发言。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对问题才生疑问,使其乐于提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比如在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说出一些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教师和部分学生判断哪些是否能被3整除,老师很快说出哪些能被“3”整除,可参与一起判断的学生可能还在用笔计算。当师生共同验证老师的判断无误后,学生就会主动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3整除的?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
  二、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将会在竞争的氛围中消除思想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三、树立学生表达的自信
  自信心是指对自己的能力与力量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态度,是对待自我态度方面的一种性格特征,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在客观因素影响下,以学习活动为中介,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有几个方面:a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b性格本身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性格内向脆弱的人,挫折的耐受力差,容易缺乏自信。c老师和同学的有意或无意伤害。因此,在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方面,我做了许多努力: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重视知识的积累,每堂语文课给予学生5分钟的有准备展示。如:成语背诵 、好句朗读、笑话大王、格言欣赏等。每天都轮换,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2、课堂上,教师充分使用激励性评价语,努力使学生的每一次积极表达都获得某一方面的正面肯定。
  3、学生在表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予以热情帮助,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由于班级中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所以导致自信心不足,怕被笑话
  因此努力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和谐宽容的集体会使学生努力战胜自己的催化剂,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做到善待同学的发言,评价他人发言时,以积极鼓励为主,同时指出关键问题。这样的氛围,不但可以消除紧张心理,还能感受到来自同学间的鼓励与帮助。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创建。
  四、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
  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
  2、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
  3、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来。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营造逼真的教学环境,利用动静结合的图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用多媒体教学好处多多,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现本人就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同仁们交流。  一、多媒
关键词:和谐 新课程 语文  小课堂,大社会,在如今这个崇尚和谐的社会里,处处都要彰显和谐。作为与学生交流的课堂也是如此。那么,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   一、和谐生态:现代课堂追求的理想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近年来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共服务这一职能,较好的经济物质基础也保障了公共服务的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概念最早从政府层面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按照
程序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程序化学习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仅仅限于程序化的教学,要强调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探索和实践,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教学思维活动淹没在程序化的海洋里。课堂教学的发展表明:全盘程序化是创新教育的死敌,思维活动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思维养成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一、几个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课堂:学生学习的场所既是课堂。  主体性:课堂既
当今竞争日益激烈,我们的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愈大,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我们作为计算机老师,有责任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实
由于城乡经济的差异性相对较大,城乡教育资源也有着较大的差距.教育专家关注到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对等性,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现象.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创造性的重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观念,真正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通过几年的地理教学,我深深地感觉到,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易于被学生接受掌握。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自如,从而激发
当今中国提倡和谐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人对“美”有深刻的理解.若人身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却体会不到,依旧在随手乱扔、乱画,随口乱说,随口乱吐,那么无论经济如何发达,和谐也难以
讲好数学课的“开场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的有效引入是成功教学的开始,引入过程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成功的先兆。教师的教学能否获得丰硕成果,教学效果能否提高,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  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