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入境,由境入心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dy83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老师的课简洁明快,仅两张幻灯,唯一的教具乃孙老师一张嘴,以及从那嘴所发出的深入你骨髓的声音。难怪有人说,语文老师靠的就是一张嘴,能说会读。说什么,这需要老师自身丰蕴的文化知识积累;怎么说,则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艺。能读,要有范读及指导学生读的方式方法;会读,要能读进学生的心灵,在读中与学生情感共鸣、思维交融。而这些全在孙老师的课上表露无遗。
  【片段一】激情导入 深情范读
  师:今天,孙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的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路历程。
  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时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
  生:安史之乱。
  师:在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来到长安城的街头,面对曾繁荣一时的国都长安满目荒凉的景象,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春望》。
  【赏析】孙老师提倡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进行创造性发挥,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课堂伊始,孙老师不用音乐,不用幻灯,而用自己激情饱满的声音连着两段富有形象性的语言呈现了国都长安满目荒凉的场面,他一手端着话筒,另一手潇洒一挥将学生带入了烽火连天的战乱岁月,走进了杜甫的满腹情愁之中。紧接着范读古诗时,当悠扬凄婉的二胡响起,孙老师的声音亦响起。在他抑扬顿挫、缓急相宜、深沉饱满的朗读下,学生集体“穿越”了。
  【片段二】披文入情 情境交融
  师:“感时花溅泪”什么意思?
  生:是指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了花朵上面。
  师:非常感动的时候,眼泪滴到了花朵上面。这是他的理解。“感时”,这个“时”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这里不当时候讲,当什么讲?
  生:眼前的景象。
  师:被眼前的景象所感动。“时”:时局,为这样的时局,为这样动乱的时局诗人感伤。感伤到什么程度?
  生:流泪了。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到落泪。见到花都流泪了。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生:诗人落的是伤感的泪。
  生:与家人分别之泪。
  生:激动之泪,因为与家人分离感到痛苦。
  师:那不叫激动,叫痛苦之泪。
  生:愤怒之泪,对叛军愤怒。
  生:叹息之泪。因为看到原来昌盛繁荣的长安,现在变得破败不堪,他深深叹息。
  …………
  师:“恨别鸟惊心”,这里的“别”是什么意思?
  生:是分别的意思。
  师:他跟谁分别?
  生:和亲人分别。
  师:和亲人分别,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很伤心。
  师:很伤心!连听到鸟的叫声,诗人都感到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和亲人分别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听到鸟叫都会感到心惊肉跳?
  生:可能是因为这个境况不同,普通的分别当然不会这样,但是这个分别可能是一下子就永别了。
  师:这一分别,说不定哪一天诗人就被叛军杀害了。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别,有可能就是——
  生:生离死别。
  师:有可能就是——
  生:永别。
  …………
  师:这里的“抵”是什么意思?
  生:值。
  师: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得上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生:因为那时候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是家书可以抵万金。
  师:跟家人团聚很重要,还有谁能说得让我更信服?
  生:因为这样可以确定自己的亲人还平安,还可以和他们团聚。
  师:因为知道家人还健在,还平安。所以万两黄金胜得过家人的生命吗?
  生:胜不过。
  ……
  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等家书的那些人等得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扎头发的簪子都扎不上去了。
  师:是指家人?还是写杜甫诗人本身呢?
  生:诗人本身。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杜甫盼啊、盼啊,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搔到什么程度?
  生:头发越搔越短。
  师:短到什么程度?
  生:逐渐稀少。
  师:稀少到什么程度?古代的男人都是把头发盘起然后用簪子别住,而现在头发稀少到……
  生:连簪子都别不住了。
  【赏析】所谓“披文入情”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句面意思,探寻句子的内在情意,体悟作者思想深处的情思,直至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也是孙老师在小语教学中实施的主要策略之一。
  从诗题到诗篇,从词到句。逐字的释义、逐步的感悟、逐句的诵读,孙老师无一不是先让学生疑、辩、思,然后自己再点拨、纠正,最后再由学生补充。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之花争相盛开、诵读情感逐渐到位。
  在“感时花溅泪”时,孙老师反复设问使同学们总结出“泪”乃伤感泪、离别泪、痛苦泪。(为下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喜泪”做好铺垫)而“恨别鸟惊心”时,孙老师从“别”入手,激励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体会到此“别”非一般之别,乃永别、生死之别,才会有“鸟惊心”之感一说。入情入境、情境一脉相承,学生如身临其境。
  在小语教学中孙老师还秉持 “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这一策略,面对“家书”与“万金”,孙老师故作神情疑惑语气不解反问学生“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值得上黄金万两呢”,利用这一切入口找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从而在学生理解矛盾的过程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经验。
  孙老师严谨扎实却也不失灵活幽默,在最后两句时,他提议学生猜测诗人杜甫的年龄,当学生普遍认为诗人是70岁、80岁时,孙老师公布杜甫当年45岁。顺势总结出正当壮年的杜甫却头发掉落得稀少致发簪都别不住头发。诗人对亲人书信如此盼望,对国事如此忧愁,忧国思家之情一目了然。
  【片段三】诗风一转 延伸拓展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家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失地哪一天能收复呢?家人哪一天能团聚呢?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呢?
  七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平复了!诗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挥毫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播放古诗诵读)
  生:默读。(看屏幕)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
  生:应该是狂。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姿态。
  生:是“喜”。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生:喜!
  师:喜到什么程度?
  生:发狂。
  【赏析】有人评价孙老师的课总是“出乎预料之外,却在文本之中”,确实如此。原本以为这堂课就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愁宣告结束,但孙老师话锋一转:“有一天,杜甫突然听到喜讯……”随即幻灯切换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节课里,学生习得了两种诗风,领略了两种诗情。
  而这一切如此流畅自然、水到渠成皆出自孙老师的教学智慧。“以教师的智慧解读,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读到他们从未留意的那一部分最终把阅读智慧传递给孩子们。”
  以情感引领学生走进文中境界,在情境中带着文本深入学生心灵。正如孙老师自己所言:要想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就应该做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其他文献
2016,有一个概念将引领课堂现象,这个概念叫创课。未来有一种教师将成为一个群体现象,他们叫创课型教师。孙建锋就是其中一个。有人说,我们上课的套路已经驾轻就熟,“动作定型”了,还能创课吗?所谓教学生命是一连串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墨守成规,也可以选择前卫创新。选择了什么,就会经历什么。人也许无法超脱自己的年代和教育,但人可以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对于创课而言, 它既不是“逐潮、卖萌”,也不是“赶时髦”
期刊
2016年5月28日,我在四川遂州外国语小学现场见证了孙建锋老师的一堂题为《行动,才是最伟大的》的“创课”。在现场,我确实被孙建锋老师给小学生上的这堂“创课’所震撼。不仅被他娴熟驾驭课堂的技巧所折服,更被他对教育的热忱所感动。  从2001年开始,迄今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中国是如此之大,课程改革的进展也是参差不齐。  近年,我听过不少中小学的课,看
期刊
长久以来,应试教育一直为人所诟病,实施素质教育的呼声更是一浪高于一浪。然而,呼喊过后,人们同时也发现,作为一种选拔制度,考试仍旧有着它存在的合理性。因为迄今为止,人们似乎还没有找到比考试制度更能体现公正公平的选拔方式。如何让学生既能考试,又没有综合素质的缺失?  南昌百树教育集团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以课堂改革为切入点,打造出了让学生、家长、教师、教研专家、社会各界皆满意的“满意课堂”。从2010年
期刊
2016年高考江西省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采用全国新课标卷,考完师生普遍反映较往年容易,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稳中求变,历史学科特点鲜明,整体弥漫着高兴的情绪。然而在阅卷的过程中,老师们的讨论与感慨及最终的电脑统计数据,却表明结果与师生的意愿相左。下面我们仅以江西考生的答卷情况为例,从中探寻其原因,并从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谈及教学建议,以期从实践层面变革中学历史教学,实现从应试走向素质教育。  一、试卷内容结构
期刊
数学学习有着内在逻辑关系,每一次新授内容都是对前期旧知的梳理与提升,每一个旧知无疑又成为下一轮新授内容的纽带与通道。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积累活动经验,其实质就是要求学生在正向迁移和思维定势中寻找平衡,做到同中辨异、异中求同。学生活动经验的提升需要一线教师有意识地拉长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方法的多元与优化的关系,以此扎实地培植学生的探究能力。现以“认识时、分”为执教课例,谈谈笔者在课前、课中、
期刊
何为“创课”?  “创课”,就是把教学思想化为教学现实。其核心是“思想+现实”,其表征是从0到1,而非1到N(前者是首创,后者是克隆),其环节包括创思想、创教材、创设计、创教学、创成思和创发表。测评“创课”时,我们则关注思想真“真”、教材真“做”、设计真“好”、教学真“美”、反思真“妙”,可见“创课”姓“真”。  什么才是“真创课”?  5月28日,我应邀到四川省遂州外国语小学现场“创课”——《行
期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文本才能慢慢感悟,才能准确表达出来。魏书生说过:“语文老师不应像食品厂的推销员,以把食品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而应当像保育员,以考虑孩子的胃口、心灵的需要为己任。”朗读文本能拨动学生内心的“琴弦”,能使学生走进文本角色的内心世界。孙老师用准确、简洁的课堂教学语言指导学生朗读文本、悟其文意、传达理解,让我们受益匪浅。  【片段—】《天游峰的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得到广大教师的赞同。课程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高中数学而言,如何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探索精神,将课程意识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行动,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下来等,都将是我们教师努力实现的目标。带着迷茫、困惑,笔者在新课程改革良好氛围下,做过一些尝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自主
期刊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的主动性;要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要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化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自2012年以来,吉安县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实验,掀起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在这样的形势下,吉安县化学教师也积极响应并加入课改实
期刊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省际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中国教育学会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2月9日~11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了华东地区课改优秀录像课和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在此次评比活动中,南昌市第十中学杨亮亮老师的“细胞呼吸”一课以实验教学的探究环节为主线、以学生实验体验为主体、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完成结果分析分组汇报为主要学习任务,教学过程流畅,交流互动高效,现场课的课堂很好地展示了江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