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以入境 入境以悟情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检阅》围绕第四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选编,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本篇课文从集体生活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儿童的童年生活,用细致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善良纯真的儿童形象,读之令人感动欣慰,是一篇能够丰润孩子心灵的优秀人文选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检阅”所内蕴的美好情感,初步树立自尊、自强、尊重每一个个体平等权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我将目标2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是文本的显性价值。
  目标3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文本的隐性价值,也是其人文价值。
  四、教学过程
  1.感受“检阅”,导入新课。
  “检阅”一词,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仅停留于对其抽象的解释,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与之对应的丰富表象。于是,开课伊始,我准备了一段我国建国六十周年的国庆大阅兵视频录像。庄严的音乐,壮观的场面,浓烈的氛围,一下子将学生带入现场,直观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检阅”、一个国民能参与国庆检阅是何等的神圣与自豪。随后,我相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检阅:在波兰的首都华沙,有一群儿童队员即将参加这样庄严隆重的国庆检阅,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也走进关于他们的检阅。水到渠成,转入新课。
  2.走进“检阅”,聚焦人物。
  在这一环节,通过预设“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迅速去捕捉文中有关“检阅”场面的文字信息。
  带领学生“沉入文字的感性世界”,这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职责。我始终围绕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将目光聚焦到本文的主人翁,并依据学生感悟生成的状态勾连出埋在文中我预设的阅读主线——观众对儿童队员的两句评价:“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3.品味“检阅”,丰满形象。
  这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主要环节。
  (1)首先研读“这个小伙子真棒”所内蕴的情感与形象。
  引导学生将目光再次聚焦到对残疾孩子博莱克参与检阅的场景描写中,出示语段:“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设问:用心地去读这段话,看看哪个词语最能打动你?
  引领学生充分体悟“保持一致”的内蕴。
  (2)随后研读“这些小伙子真棒”这个句子所内蕴的情感与形象。
  在充分体悟“这个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后,话锋再次一转:这个小伙子真棒,可真是来得不容易,除了他自身的勇敢坚强以外,我们还得感谢“这样一些小伙子”——将学生的视角转向对“这些小伙子”的描写中。然后锁定文中关键词语“棘手”, 以设问“棘手在哪里”为这部分的研读主线,层层剥笋,直抵这些小伙子的内心深处。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文本深处?我紧扣文中关于“这些小伙子”心理描写的语段:“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抓住这些心理描写的句子,通过学生的一问一答,去发现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反复诵读,在阅读中,在体验中,同学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后一个问句总是对前一个问句的否定。于是,我创设了一段情景补白,请学生自言自语或对白表演。
  在学生参与中,我设计相机采访,如:你为什么认为不行?为什么觉得不好?为什么说不出口?
  一声声回答中,一句句述说中,一个个懂得尊重、懂得关爱的善良的孩子群体跃然于眼前。
  4.体悟“检阅”,升华情感。
  只有引导学生把文本中的情感通过体验感悟,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内心情感,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因此,在教学结束之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课件出示):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和队员们,我想对他们说:“……”
  (2)波兰华沙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博莱克,面对镜头,他这样说:“……”
  (3)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哲学的观点将其概括为提出问题、分析为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活动的先决条件,也是数学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想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发展、学会发展,就要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就要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狠下功夫。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笔者曾做过这
期刊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
期刊
教学、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尤为重要。  那么,我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的地理“心弦”呢?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探究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新颖别致的高超的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以下,通过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对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恰当、适时的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  一、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唱你学,我讲你听”。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热情大大下降,还会抑制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作为一名现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现将这些年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趣与活” 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期刊
【片段一】  操作与思考: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  对折一次可分成_______层;  对折两次可分成_______层;  对折三次可分成_______层;  对折四次可分成_______层……对折10次、20次、30次呢?n次呢?算式怎样写?  学生很快举手,结合学生回答,前两个老师逐一板书:2 ;4=2×2。师:对折三次可分成几层?8。算式呢?  生①:2×2×2×2。  (不对,很快有人大
期刊
七年级新生对初中英语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闯过心理关,充分体现教师的平等、关心、信任和期待  在第一节英语课上,我就告诉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没有“好差”之分,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
期刊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创造性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创新性学习,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面落实“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奠定基础。  关键词:探究 实践 创新    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
期刊
摘 要: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品德与社会》教学关注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体验而获得的情感,这些情感上的体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关键词:生活 体验 体验式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