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体相关论文
在今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江南,在江南的杭州,在杭州的西子湖畔,“《骆寒超诗学文集》首发式及骆寒超诗学理论研讨会”和苏堤上......
现在有一种说法,唐宋格律诗词是我国的国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诗体。什么是诗体?诗体是诗的听觉美和视觉美的排列组合。诗体的听觉......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卞之琳集诗人、翻译家和学者的身份于一体,一生致力于翻译和创作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传统和现代结合。他......
<正>翻译诗歌为百年新诗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学界目前多从创作技巧、形式艺术或思想情感的角度去论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较少从创......
中国新诗已走过八十余年漫长历程,论者褒贬异词,原属正常;但孰轻孰重,倒是值得回顾思考的。鲁迅早在1934年《致窦隐夫》一信中就说......
作者细读了闻一多早期写作的《冬夜评论》等几篇新诗评论,指出他的诗学观念由浪漫向古典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闻一多早期写作对......
由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7月 10日至 14日在南京召开 ,共有来自......
读完杨义先生《李杜诗学》 (北京出版社 2 0 0 1年 3月第 1版 ,以下出自该书重要引文只注页码 )马上想到的是韩昌黎的诗句“李杜文......
毛泽东诗词的外文版本很多。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版了当地文种的译本,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多种外文译本。笔者在这里概略地介绍中国出版......
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不免局限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初读体验。在课......
英语格律诗汉译经历了从古典格律体到现代自由体的演变过程,其中产生了不同的英诗汉译的理论与方法。本文通过对《哀希腊》三种不......
摘 要:《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1917-1927)》收录王希仁《松林的新匪》,是为格律诗派的代表作。后来学者虽借此诗举证1920年代中后期叙......
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和常熟理工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共同主办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理论研......
本文探讨七月派诗人胡征六十年坎坷的艺术追求;探索<七月的战争>、<大进军>这两部标志着中国现代诗歌最早的军旅诗恒久的艺术魅力......
应以现代汉语格律诗的形式如实翻译英语格律诗,即:保留英诗的格律形式,并配以现代汉语的音韵、节奏.这样才能全面反映诗歌的根本特......
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南北一条中轴线,四方对称布局严;外城内城加皇城,城城围着紫禁城。”大部分人一听这个顺口溜,就知道形容的......
格律诗的探索其实由来已久,新月诗派堪称典范。格律诗的探索,是新月诗派的主要贡献,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各有所探索与成功。然而,这......
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是一种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传达原诗意蕴的艺术。许渊冲先生是古诗(格律诗)英译的专家。他提出了诗歌翻译的“......
通过中国图案的“格律体”特征与“音律”概念之间的联系,对古文字造型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归纳,探索其在音律方面的特征,进而深入......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其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
<正>倡导格律的深刻根源三十年代几个知名的文学史家赵景深、陈子展、朱自清都称新月派为格律诗派或西洋律体诗派,可见他们对新月派......
<正> 诗学的最核心的部分,无疑是对于诗歌创作本身的研究,中国古代的诗学不同于今天的诗歌理论研究与诗歌史研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
百年中国新诗格律体的探索,大致分为五个时期。从诗界革命到五四时期的歌诗体,体现了新诗由旧蜕新的特征;20年代新月诗人创造的诗......
<正>为庆祝中国新诗诞生一百周年,祝福未来新诗健康发展,2017年10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西南大学中国......
壮族传统图案是中国传统图案的瑰宝,壮民族图案有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本论文分析壮族图......
20年代中期 ,鲁迅发表了《呐喊》、《彷徨》 ,新文学运动在小说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3 0年代初 ,曹禺的《雷雨》受到了观众......
<正> 艾青说:“无论用什么体裁写诗,都必须在语言上有两种加工:一种是形象的加工,一种是声音的加工。”(《诗的形式问题》)现在我......
<正> 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研究,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文学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以其......
【正】 艾青曾为常林钻石写过一首诗,一开头就抒述了它的命运; 不知道有多少亿年被深深地埋在地里存在等于不存在连希望都被窒息但......
<正> 自由体诗是带有世界性的倾向二十世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新诗界,自由体诗进入了第三次兴旺时期。自由体诗,是指诗无定节......
<正>凛冽的暴风雪中冻僵的手指扳动着车轮的辐条,移动着历史的轮胎大汗淋漓,耗尽青春的年华前进的距离却是寸寸相挨抬头风雪漫漫,......
酷暑中解读薛宗碧的《越过山水》,竟会感到有静心的凉意。这凉意自然是来自薛宗碧笔下的清凉山水。但《越过山水》并不是现代山水......
卞之琳认为新文学(包括“新诗”)在产生的过程中,外来影响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而西方诗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主要通过翻译来实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 台湾,这块浸透中华古国文明、宛若翡黎闪烁于浩瀚东海的宝岛,好比慈母身旁玲珑精致的摇篮,孕育着历史悠久的百越后裔高山族......
本刊"中国现代诗学"专栏在2009年举办了"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原计划3辑,但欲罢不能,最后共推出4辑,朱德发、李怡、古远清、袁......
<正>对诗词的执着和热爱,使我有缘于当今诗坛相知相识者众,其中不乏亦师亦友者。山西翟生祥先生(我称他翟兄)就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兼......
<正> 新诗来自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却带有质的飞跃意味。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体现,无疑已形成诗性审美的民族......
<正> 五四白话新诗运动的崛起,如同五四文学革命的总爆发一样,它是由多种因素的能量酿成的。从诗歌本身的内在裂变来看,它既顺应了......
<正> 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艺术如果没有形式美就很难传达诗人的感受,并引起我们的共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形式的发展经历了诗经......
<正>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谈到自由诗、格律诗以及向民歌学习的问题,对我们启发很大,现在仅就这方面的问题来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