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模式下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学生的原认知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理解是教学活动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化学平衡常数”这一基本概念的教学为例,呈现了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概念型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化学基本概念;平衡常数
  一、 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常数”是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的内容。将本节内容放在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影响因素之后,是从定量的角度对化学平衡这一知识的深化,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平衡,对知识内容的层次要求较高。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型来看,化学平衡常数属于必考点,要求学生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学生经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但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完全理解而且会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解决具体问题则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循序渐进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达到课标的要求。
  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 过程与方法
  在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逐步渗透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论计算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本节知识为载体使学生感受到获取新知识新方法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四、 设计思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化学平衡常数”这一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抽象,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课堂效率低,难以达到课标要求的问题。为此,笔者运用问题驱动模式,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巧妙的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轻松的突破理解的瓶颈,使知识和能力进入更高的层级。
  五、 教学过程实录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平衡,那么化学平衡具有怎样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内容又是什么呢?
  【学生】我们可以将化学平衡的特征简单的总结为5个字:逆、动、等、定、变。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就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讲述】这些都是对化学平衡的定性描述,如何定量的来描述化学反应限度,就涉及我们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化学平衡常数。
  (二) 合作探究,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多媒体展示】课本29页在457.6℃时,H2和I2反应生成HI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
  【提出问题】
  (1)分析表中每一横行的数据,再对比最后一列中平衡常数的值,同学们能够找出什么规律?
  (2)对比观察前三组数据和后三组数据,你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交流、展示。
  【教师】倾听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得出的规律和结论,实施的给予引导和鼓励,形成共识:(1)无论H2、I2、HI的初始浓度有多大,只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2)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向开始还是从逆向开始,无论起始浓度的大小,都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提出问题】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大家觉得对于可逆反应:
  mA(g) nB(g)pC(g) qD(g)
  的平衡常数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化学平衡常数用大写字母K表示,表达式为K=cp(C)·cq(D)cm(A)·cn(B)
  【追问】(1)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是什么?
  (2)化学平衡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是什么浓度?
  【交流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就自己的观点和小组同学交换意见后选出代表交流汇报。
  【教师】倾听学生的观点,实时地引导、讲解、强调。
  (1)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是: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指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浓度。
  【强化练习】请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并思考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1)对比反应①和②,分析反应方程式和平衡常数表达式能得出什么结论?
  (2)比较反应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有何关系?
  (3)分析反应④、⑤、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不出现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讨论】学生就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汇报。   【教师】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实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原则。
  【归纳、板书】
  (1)化学平衡常数是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但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纯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浓度都不写入表达式中。
  (三) 典型例题突破平衡常数的应用
  【讲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化学平衡常数有三个应用:一是利用平衡常数的值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二是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的热效应,三是计算平衡浓度和转化率,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四个例题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这三个应用。
  例1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在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c=cp(C)·cq(D)cm(A)·cn(B),Q叫做该反应的浓度商。在温度不变时,如何利用Qc和K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Qcv逆,反应向进行;
  Qc=K,v正=v逆,反应;
  Qc>K,v正  例2 对于可逆反应A(g) 3B(g)2C(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
  K,若正反应吸热,仅升高溫度,平衡向着方向移动;K(填“增大”或“减小”);若正反应放热,仅升高温度,平衡向着方向移动;K(填“增大”或“减小”)。
  【归纳】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例3 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1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0 mol/L。
  (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2和I2蒸气各0.20 mol,试求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
  例4 在密闭容器中,将2.0 mol CO与10 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下列平衡CO(g) H2O(g)CO2(g) H2(g),K=1.0,求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讲解】(1)一定温度下,某时刻反应进行的方向可用该时刻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相对大小来判断。
  Qc  Qc=K,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Qc>K,反应逆向进行。
  (2)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因此由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可推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3)平衡常数定量地表明了反应进行的限度,利用三段式可以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主要内容有:
  (1)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数学表达式、书写原则和特点。
  (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抽象概念,要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应用,还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细细体会。
  作者简介:韩彬,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核心素养培育已经逐渐成为各个学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研究方向,这也意味着学科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内容,学生教育工作不再将知识传递作为主抓内容,而逐渐围绕人才教育及素质教育教开。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课程之一,小学数学的学习将会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全面影响,而核心素养教育对于学生数学素养及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在新课改全面开展的当下,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数学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与价值变
摘要:“动态生成”教学理念是一个新理念,它强调课堂是动态的,是富有个性情境的,现实中不存在完全一样的课堂。教师应该明确“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探讨了动态生成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及对地理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动态生成;开放性;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发和鼓励学生提升自我,促进自我生成
摘要:有效教学是当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所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有效”一词的深刻内容和关键要义准确认知和掌握,科学协调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推动学生在学教结合的过程中实践探究。本文作者围绕有效教学这一主题,就如何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进行了粗浅的探究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思考  课堂教学作为学科实践途径之一,是教师教学目标
摘 要:初中数学是国家学科体系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是一门基础又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老师要从初中数学和初中生的特点出发,不仅需要体现在结果上,更要体现在过程中,在采取合理、有效策略的基础上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本文以提高
摘 要:小学生德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促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以及人格更为健全,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小学的德育工作当中应当以积极情感体验作为心理疏导的重要基础。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将德育工作和心理疏导相互融合,不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应当关注小学生们的人文精神以及道德品质培养。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是关于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方法探究。  关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由以往的传统机械式教学逐渐转变为新型开放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更是如此,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展师生交互,进行更多的知识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开放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更加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语文素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开放式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环节中,预习是其中一个基础环节,预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的高低。而预习效率的高低,关键在于预习有没有设置问题指导,或者设置的问題是否有指导性,使得学生预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影响了课堂的效率,这些现象值得大家的关注。本文中,笔者将就如何进行有效预习问题的设置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
摘 要:阅读教学对于中年段学生的閱读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阅读教学需要一个分层渐进的过程,才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从内容过渡到形式再回到内容,读写渐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对教学策略进行具体阐述,以期可以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分层渐进  对于中年段学生而言,已经具备了一
摘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教学需求,非但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反而会使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导学案是新课程改革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主学习;导学案  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为课堂事先设计的适合学生学习的预案。以导学案为中心的课堂是指
摘 要: 自尊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为师者,要用心呵护,千万别让无心之举伤了孩子的自尊,谨防孩子用不可取的手段重塑自我,重建自尊。本文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阐述了自尊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提供了重建自尊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 学生;教育;自尊;重塑  转眼,已从教十年,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然而发生在一个小男孩身上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那还是在从教之初的一堂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