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和谐班集体的要素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xiang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班集体的要素:秩序良好,纪律严明,所有学生都得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尊重,要让学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纪律;秩序;平等;尊重;表达
  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能以熏陶、感染、凝聚、激励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志、情、意、行等方面和谐地发展。那么建设一个和谐班集体应着重在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然是一个纪律严明、秩序良好的班集体
  和谐的班集体并不是师生一团和气,大家相安无事便万事大吉。我认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首要任务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这是所有班级工作开展的基础。班级秩序的建立还要靠各项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独立分析能力较弱,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教育管理将很难建立一个良好的班级秩序。班主任要及时组织制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一旦成文要坚决贯彻执行。为了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班级要制订一个详细的量化考核制度。在制定班级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要经过学生反复讨论与筛选,不能由学校、班主任一锤定音;要对学生进行宣讲,让学生明了制订这些制度的意义。这既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也为今后制度的遵守执行打下基础。这些制度要尽量细化,做到每天有专人记录,每周公布,并要有切实的奖惩制度。在制度实施时班主任一定要紧紧抓住“严”字,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严格遵守已制定的各项考核制度,一旦有学生有违反或松懈要坚决按照制度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这样一个良好的班级秩序就会产生。
  二、在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平等的
  和谐还应体现在班主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上,有的班主任对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有所偏爱,从而放松对这些学生某些方面的要求,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过分指责,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观点是班级管理中的大忌。既不利于前者的长远发展和心理的健康,也是对后者的不尊重,既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融合,同时也会在学生与学生制造矛盾,不利于生生和谐。学生在班级中都希望老师关心自己,重视自己。有的被忽视的学生为了让老师注意到自己,故意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或发表一些奇谈怪论,这时班主任必须审视自己是否做到公正公平,有没有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作为班主任应该让班上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对他们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好恶的原因而产生情感倾斜。学生在先天能力上是有差距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的,班主任要把每一个学生看作班级中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好恶给学生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三、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仅有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和细化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是不够的。班主任还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朋友,是学生人生的引导者。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而且要给予关心、帮助、鼓励、指点、引导与开导,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班主任时时刻刻要把学生的自尊心放在首位。
  其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甚至习惯,嗜好等。从心理角度看,12岁到16岁的初中学生,心理已经基本成熟,但还有待完善。他们特别重视人格尊严,对自尊心方面的问题也十分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让学生理解师爱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不注意这一点,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多么切,他们也无法理解。教师要时时刻刻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平等的朋友来对待,才能真正做到师生间的和谐。
  其二,尊重也意味着对学生的信任。据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班主任都是信任学生的。对学生过分管束、不信任和疾言厉色,动辄训斥的班主任最不受学生的欢迎。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重时学生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会有和谐的班级气氛呢?
  其三,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觉得自己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每个学生对老师对班集体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诉求,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差性格内向的学生,班主任要通过鼓励和关心,让他们勇敢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建立一个人人是主人翁的和谐班集体。班主任在倾听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充分的尊重,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
  四、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一定要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
  作为良师,班主任要经常有意识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适时的表扬,尤其是对差生。同时,批评要讲策略。首先要敢于批评,要有的放矢进行批评,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让其他学生觉得你能够惩恶扬善,从而产生敬佩之情。批评后,要跟踪观察受批评学生的情绪和后效,对精神压力过大或不服气的,应深入做好思想工作,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作为益友,班主任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如一起打球,一起下棋,一起劳动,一起办黑板报等等,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又能营造融洽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课堂中班主任如能适时地使用幽默话语,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便会愿意与老师接近,听其言,乐其业。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师,把教师当作朋友。师生之间处于亲近、信赖的积极情感状态中,既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又有利于消除师生隔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和谐的班集体一定要有和谐的家校关系
  只有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一定是一个家校全面配合的班集体。其中班主任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包括扭转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要达成共识。班主任首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实事求是、客观地分析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及其成因,引起家长的重视,光靠学校是无法完成孩子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并且要指导家长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综上,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不仅置身其中的学生感到心身得到充分发展,班主任及其任课教师也会感到心身愉快,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一次次极端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乍一看这些极端事件产生的背后原因,似乎和当前选考要求分数,追求高分有关,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关键词:极端事件满足物质需要家庭环境磨砺体验  今年初,郑州一所知名学校的一名年仅17岁的“优秀”高中生用哑铃砸死自己母亲,以求解脱母亲对自己学习的施压,而且事发后表示并不后悔。类似的极端事件已经不止发生一起了,在此不想赘述
英语写作的核心在于学生通过一定的写作提示引导建构符合主题表达大意和写作要求的文章,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法思维合乎逻辑。打破受母语束缚的思维限制,注重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表达思维感知,提高整体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自我观察和细致诊断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更好进行分析探究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一、细读写作信息
2012年6月,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在北京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朱昌耀就二胡发展脱离民族、民间的倾向,呼吁二胡人接触一些江南丝竹及民间精粹;在二胡的教学机制上,倡导南京艺术学院前期
从现今的英语教学来看,虽然师生们都在竭力地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但毋庸置疑的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些“疾症”期待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业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病症”  (一)教师方面  1. 课堂缺乏活力  现今90%的教师都在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没有形成见效快、系统性强的教学方式体系,基本都是“学生试读——教师讲授——
初中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合理渗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品读优美篇章,切身感受正能量  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指出:若能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后获得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革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直是我思考并研究的问题,下面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及教学工具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所讲的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数学教学模式必须是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要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实现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必须通过科学的课堂活动设计才能够实现。  一、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层次理论  1. 感知教学层次理论  这一教学理论以体验、观察、操作和感知为特点。以《梯形》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切实把握住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可以通过设计一个需要学生实际动
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一、解读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著名的教育学家认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发现和接受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的两种方式。在发现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问题的方式间接的在学习中展现出来,也就是,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2005年1月7日,日本富士电视台宣布增发富士电视和日本放送股票.2月8日,东京的网络企业利夫道尔公司经理掘江贵文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该公司已拥有日本放送公司35%的股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