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m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备课时,教师就预设:教学环节和教学对象。尽管如此,课堂上还是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而教师也在课堂中不停地调整预设环节与生成环节,使两者达到平衡,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互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比例大大提高,要想在动态的课堂中随时把握住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并不容易。
  课堂案例
  课堂案例一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连乘应用题》。例题的主题图是一幅学生集体操的方阵图,通过图文方式揭示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备课中特别考虑到了这幅图,准备将它换成一个长方形,并且告知学生这是一个学生方阵,之后问学生,知不知道这个方阵有多少人。之所以这样考虑,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设问让学生明白条件不充分时,无法解决相应的问题,进而让学生找到对应的条件。但实际情况是,当笔者出示这个长方形并告知这是一个学生方阵,接着问:“你知道这个方阵有多少人吗?”本来按照笔者的预设学生应该回答算不出,因为缺少条件,但当这个问题一抛出,马上有好一些学生回答“知道”,并且振振有词地告诉笔者是:长乘宽算出来的。笔者当时愣在讲台上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学生把前面所学的求面积的相关知识拿来用了(前一单元就是面积的知识),无奈之下,笔者只好直接出示了主题图,把学生拉了回来。
  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片段就取自平时教学的一环,应该说是教师失败地预设导致了学生偏离主题的生成。究其原因,教师在备课当中想当然地预设,没有把握到学生的现实起点,事实上,当时课堂上就有学生不明白学生方阵是怎么一个站法。
  课堂案例二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估算》。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除法的估算,备课时也很头痛了一阵:怎样来告诉学生估法,按照加、减、乘的估算经验,用四舍五入法即可,可是在除法估算当中,即使是把被除数看作了最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还是会出现不能整除的情况。那到底应该怎样教呢?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时,都没有想出什么好的方法,于是笔者决定用讲授法直接“告诉”。上课一开始,先出示例题,学生列出算式114÷3,明确问题需要估算,学生利用经验很快得出:将114看作120,然后口算120除以3就得40,即114除以3约等于40。到此笔者准备将习题194÷6、378÷5出示给学生完成,准备用讲授法告诉学生这种情况的估法。这时,有一名学生举起了小手,他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的孩子,“他会有什么问题呢?”笔者边想边示意他说。“老师,如果被除数是140,该怎样估呢?”笔者一听马上将这个算式板书:140÷3≈ ,同时将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学生:“是啊,现在怎么估呢?”学生考虑一会儿后陆续有人举手,说可以将140估为150,或者估低一点为120。这个问题解决后,他又问了:“那要是144,又该怎么办呢?”笔者又将144÷3≈ 板书,继续抛给学生:“现在又应该怎么办呢?”这下教室安静了好久,有个优等生站起来说:“我有办法,可以用‘连估’法,就是先将144估为140,但140除以3有余数,那就再估一次,将140估成150,就可以了。”显然,他这个方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于是笔者准备的习题就真正变成了练习题,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应该说学生这一生成完全是出乎意料,更没有想到那位同学会连续提出两个问题,而事实上正是有他这两个问题的推动,无形中将最头痛的问题化解了,而且学生们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那份成就感与自豪感使得学生们整堂课充满了干劲。课后,笔者不禁又想了,事先似乎没有作什么预设呀,甚至乎,根本就是打算要用讲授法直接“告诉”。而这一次的生成似乎让笔者感觉到课堂上预设与生成的某种平衡:课堂上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想的空间,教师只需顺势引导,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果断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过程,就可以出现一次又一次的精彩生成。
  教学感悟
  不过,像上述那样的生成实在太少,很多时候课堂生成如预设一般顺利,笔者不禁怀疑学生是否真的主动参与;有时课堂生成却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但不论是预设的生成还是未生成的预设,都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面对课堂出现的各类生成,首先要做的应是把教材和学生钻研透彻,这是应变生成的基础;其次,要摆正面对意外的心态,定位好师生的角色地位,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敢于展现一个真实自然的课堂;最后,要善于经常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教学基本功,从而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临危不惧、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进贤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每搏量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疗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4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函数的概念”是(北师大版)第二章的教学内容,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罗文静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以问题为基础构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过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一般流程是:先教学猜一次、摸到一个球或一张牌的可能性,然后再迁移至摸到一类牌、一类球以及一类数的可能性。这样的教学,固
Objectives: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s for patients with radiation proctitis.Methods:Report
童话是儿童的天然精神食粮,儿童天生喜欢听童话故事,童话所具备的幻想、快乐等精神是儿童钟爱的根本原因。童话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策略,然而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中,童话更多的是被当作语言教育、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工具,而其文学性、审美性总是被忽视。学前教育应提倡的是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相互渗透,共同提高。所以,童话阅读教学已经不再是独立授课的内容了,而成为了主题活动的辅助教学手段。  案例一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和凝血指标D-二聚体以及炎症相关因子 (CRP、PCT) 在诊断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
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第2题,海南高考政治试卷第1题,北京文科综合试卷第29、30、34题等选择题,都采用了“原理——材料型”试题结构。教师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一命题新动向呢?  试题回放  (江苏·第2题)在2013年发生的下列新闻事件中,体现政府积极转变职能的是:  ①商务部终止对美部分进口车双反措施;  ②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部分行政审批项目;  ③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负面清单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集图、文、声、色于一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图形的移动、旋转、闪烁、定格,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动态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为学生学习增强了趣味性,从而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主动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  现代教材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爱,但图是静止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