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创新教育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新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动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摸拟探索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现就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点粗浅看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表达思想和情感冲动,鼓励学生用非平常方式观察、思考、理解事物,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师生平等,相互间信任、理解,师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互相启发激励,变灌输式传授知识为启发培养能力,让学生在充满了关怀、支持和鼓励的理想氛围中,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给学生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利用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积极鼓动,培养学生敢于创新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肓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做“CO还原CuO”演示实验时,因CO有毒,故应处理尾气。课本上用酒精灯点燃,我按照课本的装置做演示实验,然后要求学生思考:①尾气为什么要点燃?②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处理方法吗?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争先恐后回答:可以用气球收集起来;直接将尾气点燃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如将尾气用玻璃管引到CO还原CuO装置的下方点燃,既防止污染,又节约能源;等等。
  三、引导学生设计、探索实验、培
  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例如,在讲“CO2的实验室制法”时,根据制取CO2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套制取CO2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对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教师可提出要求,如(1)若要既能方便的加入酸液,又能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该怎样?(用分液漏斗)(2)若要能使此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又该怎样改进?(加有孔塑料板和弹簧夹)这样设问,完成制取CO2的装置,装置原理内含在操作设计中,既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又蕴涵了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深刻性。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最佳方案亲自操作,细心观察,及时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不断完善方案。这样,既可让学生享受“创新”成功的快乐,促进学习化学原动力释放,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想象能力,就要学会联想。
  
  四、课内外结合,扩展创新空间,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而初中阶段的创新活动只能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基础,扩展实践和创新的空间,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实验,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就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丰富多彩的化学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讲评课,是检验教学成果、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掌握更牢固;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故而让讲评课更高效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涵盖的需求。  关键词:讲评课;高效;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89  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而小学数学是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掌握了各种基本的数量关系运算和基本的运算;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从小学数学到七年级数学,“数”主要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逐渐从热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关系。传统的课堂教
摘要:教师是阅读理解讲评的主导者,而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新讲评方式,让学生重视阅读讲评课,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意识,同时在讲评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的疑问给予反馈,并进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0  英语阅读作为输入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学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课型,它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习题内容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掌握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为探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1.精选巧编习题,是培养学生具有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的有效途径  (1)激发探究兴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
钟南山以“感动中国人物”的身份走进大学做演讲,在谈及人才培养时,激励学生要提高“抗挫商”。抗挫商表示个体遭遇挫折时的认识和自我调控情感及行为的一种能力。  网调资料表明,目前中国近半数的学生面对挫折无法进行很好的处理,往往选择逃避现实的方法,个别的甚至作出极端的举动。中共中央联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
摘要:教学管理是一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而又十分系统的工程,是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赋予了教学管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以真正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小学的教学管理要为培养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实现健全与创新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  关键词:小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初中的教育改革也在继续。怎样加强初中学校的管理,优化初中的教学环境,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准确地分析学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出合理的解决方式,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从而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需求,进而为学生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初中;管理;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人才竞争的时代,谁拥有了人才,谁就会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知识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这势必会使人才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社会各界纷纷唱响了“减负增效”的交响曲。如何才能做到“减负增效”呢?关键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学习呢?    一、主动来自教育
摘要:笔者担任班主任十多年,在对待优等生“强进强出”和后进生“弱进强出”的转化上取得过不少成功案例,但对“马鞍形”学生——即心理起伏较大,入学成绩优秀、逐渐下滑不定、重新提升恢复学生的培优、拉起、强化工作还存在不足。因此,笔者决心攻克这一难关。  关键词:马鞍形心理;优生培养;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3  本届学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