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nd54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逐渐从热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在的本质,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由教师主宰着,教师是真理的主宰者,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上的配角。许多教师在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时,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的思想,因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学生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这种师生关系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导致学生课堂上有问题不敢提问。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不少方面的知识未必不如老师。教师要用开放的心态接纳学生,没有放开的教师,就不会有开放的课堂。因此,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新理念,尊重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崇尚师生人格的平等。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尊重、宽容学生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赏识每一个学生,理解学生的桀骜不驯,宽容学生的调皮捣蛋,原谅学生的屡屡失败,赏识学生的异想天开。只有这样设身处地想一想,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用爱去包容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成长,让他们在一次次跌倒之后又一次次站起来。同时,对学生要善于表扬。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主动成长,走向成功。
  例如,“对,你能用猜想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不简单!”“你的理解虽然比较复杂些,但有你自己的独创,学习就需要有这种精神。你可以尝试简单一点的方法。”课堂上几句赞美的语言、激励的话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打消回答错误的恐惧心理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手段。
  
  三、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切实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教师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教师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要放弃课堂上“我说了算的权威”,树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念,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局面。在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学习和双向交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系列民间艺术剪纸图案,通过对这些对称图案的观察和研究,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出轴对称的性质。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观察的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活动枯燥无味,学生容易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教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定理、变化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对课本的重点、难点通过具体材料的感知,直奔中心,分散难点。同时,教师应该建立教学论坛来增强教学互动。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了一个数学学习专栏,把相关的学习资源放在上面供学生上网时浏览参考,学生也可在课外利用论坛向老师交流学习心得,提交疑难问题。这样利用网络论坛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合理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有利于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改造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实践,即“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关系,适当调整内容,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的题目。
其他文献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逐渐联系,打破传统僵化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知识真正服务于生活则成为许多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生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它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革命.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
摘要:探究式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改革大潮中正日益成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而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对理论课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學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同时这种尝试也是本次教学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通过实验探究课型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学习中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建构化学理论知识,他们通过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并且通过假设、观察、实验、交流、推理、归纳等过程感悟和体验,从而获得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以下简称“中教审”)在《有关今后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方式》审议报告中,对日本教师资格证更新制度给出了如下定义:“对资格证书设置有效期限,在满足一定条
一直以来,物理课堂教学均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垄断了课堂的信息源,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赋予了我们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为此,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三大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厚爱。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呢?    一、发挥主动性,鼓励合作探究学习    运用合作探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作了如下的表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本着“数学”是“过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展现知识的再发现过程,要求教师从侧重“结果”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施行体现知识再生“过程”的教学模式。从现阶段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技能和设施、考试制度等考虑,这种转变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困难。如果说某些条件的改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盛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话题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需求,“走班制”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及发展。为了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走班制”教学模式,笔者针对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现状及“走班制”教学的作用进行
期刊
摘要:讲评课,是检验教学成果、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入,掌握更牢固;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故而让讲评课更高效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体现素质教育全面涵盖的需求。  关键词:讲评课;高效;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89  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而小学数学是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数,以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掌握了各种基本的数量关系运算和基本的运算;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从小学数学到七年级数学,“数”主要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