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渗透传统虚空美学思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空”,简言之就是“不实”,虚幻空灵、若有若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什么、怎么样,全在人心,在人想象的空间中。中国人是最早也最善于发现和懂得这种“虚空”之美的。“虚空”的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她曾孕育了一代代文人墨客、艺术大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没有理由忽
  略乃至回避她。笔者以为,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传统“虚空”美学思想。
  
  一.思想熏陶中应渗透传统“虚空”美学思想
  
  思想情操熏陶历来就是语文教学所应负载的重任,在语文的三大功能中首当其冲。有个成语叫“虚怀若谷”,是说人的胸怀像山谷一般空旷宽广。这是思想情操的高境界,是做人的高境界,其实也应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个高境界。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通过思想熏陶,能让每个学生都“虚怀若谷”,那么,我想我们的国民素质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和谐社会构建将容易得多。
  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太注重实用功利。从小学开始教师和学生就围绕考重点初中、高中、大学这一连续竞争的主题转动,语文教学无形中充当了这场系列化角逐的“利器”,因为任何一个层次的考试都少不了语文。原本纯净雅洁的语文课堂弥漫着浓烈的实用功利化烟雾。在这一系列的实用功利化竞争中人的发展、人文素养以及传统的道德情操都退居其次,甚至被异化得荡然无存。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得分、如何获胜、如何获得利益。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在对学生进行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生存法则的熏染。而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一直被“王子”、“公主”般地宠着,本身就已缺乏舍让、宽容、坚韧等品质。如果我们在思想熏陶上再火上浇油一把,势必使其更极端、更自私、更经不起打击和磨练。这样的人不要说能“虚怀若谷”,就是日常的自理自立、人际沟通都很困难,因为他们缺乏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胸怀,缺乏自我调节、调控的能力。
  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以及德育教学中要适度渗透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虚空”美学思想。教育他们在追求金钱物质之外还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学会参悟、顿觉、清静,体会道家“无为”、佛家“无欲”的真谛,懂得谦让,舍弃,淡泊名利,勇于面对挫折和磨难,这样才能活得坦荡无私、虚怀空淡。这就是美学所谓的“静照”。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过:“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正如苏东坡在《送参寥师》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之光,一切会变得纯洁高雅。这样的人才会有博爱之心,才会关爱生命和自然,才会喜欢清风明月、高山流水、诗词书画、粗茶淡饭,才会保持自我心灵的清净和谐。
  
  二.在审美教育中应渗透传统“虚空”审美思想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功能和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多元的审美观。而当前,我们学生学习语文更多的是在接受应试技能、技巧的训练,对语文的美感体验已退居边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正在被弱化。又由于过分急功近利,学生的语文审美观显得肤浅、单一,缺少多元想象空间。学生只知道实体可感的意象、具体生动的情节、华美流畅的语句,而对这些“具体充实”背后的审美内涵和意境则缺乏感悟,甚至不去感悟,由教者直接“给予”。特别是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虚空”审美观,常常被忽略遗漏。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的培养很不健全。有鉴于此,笔者提出在当前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渗透传统“虚空”的审美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适时传授经典的“虚空”审美理论
  一切审美是要有理论支撑的,不然审美主体就没有审美标准了。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完整的体系,往往是些零散的言论。但就是这些只言片语,凝结了古人的心智,闪现着前贤的智慧之光。作为教者要结合所教授的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这些精华的美学言论和具体的手法。《易经·系辞》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春秋时老子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孔子修订《春秋》,崇尚文字的简隐,即所谓“春秋笔法”;《左传》善写战事,但却很少像说书人那般具体描绘,多以背景烘托、白描勾勒取代;“楚辞”中营造大量的虚幻之境,凸显浪漫之色;就连“缘事而发”的“汉乐府”也习用侧面描写的虚笔,“秦罗敷”的五官只字未提,但其美艳姿容尽在读者心中;刘勰《文心雕龙》中“谐隐”篇、“隐秀”篇两次说到“隐”,一曰:“讔者,隐也;遁辞以隐意”;一曰:“隐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其实说的就是文法中的“虚笔”。六朝以降,“虚空”的美学思想延伸至多类艺术领域。绘画中有“马远一角”的布局,书法中有“飞白留空”的章法,建筑上有“幽淡空透”的结构。特别是道教、禅宗的思想盛行后,以“虚空”为美、崇尚空灵成为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就连佛门也被称作“空门”。其实,道家的“道”、理学的“理”、佛学的“法”,在审美主体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把大自在虚空作为美的主体。从阮籍、嵇康到王羲之、陶渊明,从王维、孟浩然到李白、李贺,从李商隐、李煜到苏东坡、黄庭坚,从王实甫、曹雪芹到鲁迅、沈从文……他们作品和言论中无不渗透着“虚空”的美学思想。可以说,“虚”与“空”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渗透到中国文人的血脉中。宋以后的各类文论、诗话、随笔中有关“虚空”美的言论俯拾皆是。有这些理论的滋养,学生的审美视野会更加开阔,审美视角会更加多元,审美境界会逐步提高,进而才会形成丰满、健全、多元的审美观。
  (二)在比较中体悟“虚空”之美
  美丑善恶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什么是更美,需要把具体的审美对象加以比较。举两首唐诗的例子。一首是张打油的《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另一首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首诗都写的寒冬江边的雪景,但两首诗给读者的审美感受却大相径庭。不难看出,前首较差,几无美感,因为该诗写得太“实”,就像照相机拍摄下的现实画面镜头,没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诗中也看不出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而柳诗则在勾勒现实的基础上作了超现实的处理,诗中意象组合成的景象是清空绝尘、凄冷孤寂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孤翁垂钓,这是超现实的构想。这样就有了“虚空”的美学空间,留给读者想象品味的余地。而且诗中还蕴含了作者孤傲清高、刚直不群的人格形象,耐人寻味。再比如唐诗中有一首家喻户晓的王之涣《登鹳雀楼》,该诗为后世公认的佳作,千古流传。其实唐诗中还有一首畅诸的《登鹳雀楼》,与王诗格式相似,也是五绝。全诗为:“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此诗取象宏大,意境壮阔,格律完美,音韵和谐,确是一首好诗。但与王之涣的同题诗相比,终输一筹。原因就在于畅诗纯为写景状物,句句做实,而王诗在写景之后,来了两句饱含哲理的虚笔,给读者寻味想象的空间。试想王之涣如果也把诗做实,不来虚笔,那么“更上一层楼”又能看到什么呢?其实,无外乎还是“白日依山”、“黄河入海”之景,这样写,诗就没有美学的张力了。所以,绝妙的景致、情致往往不要用实笔写出,这也就是司空徒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理论。好景当在“花未开时月未圆”,留有余地,写得太实太满,则花开即谢、月盈则亏,没有美感想象的空间了。所以,诗评家袁枚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红楼梦》之所以高出其他小说,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写法上善用虚空之笔,前人将之总结为“蛇入青草若隐若现,捏灰画线断断续续”。其实,不光是古典作品,现当代及国外作品也同样蕴涵着虚空美学的因素。如鲁迅的《药》、卞之琳的《断章》、莫泊桑的《项链》等等。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比较,学生对虛空美学会逐步体悟到,日积月累,这方面的审美能力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三)到课堂之外去感受“虚空”之美
  当前语文教学有个认识的误区,认为学生就该以学习为主、课堂为主,学习就是生活,广大家长也以此为是。学生从学校出来回到家里不但没有从课堂中走出来,反而进入学校课堂的延续——家庭课堂。他们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广阔的大自然缺乏观察、感受、体验,他们第一重转化,即由“物”到“意”的转化没有完成,他们面对文题无话可说,面对作品无感可悟。因为经典作家都具有丰厚的生活阅历,深刻的生活体验。由于“重课内轻课外”,功课紧负担重,学生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驰骋想象、抒发性灵的时空狭小,甚至不存在,他们只能面对一方死气沉沉的课堂“晤言一室之内”,不能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放浪形骸”。长此以往,学生的空静之心与自然的空灵之美难以融合。其实,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本身就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集萃,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意境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所以,语文的审美教育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熏陶。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谈到自然美时说:“自然美还由于感发心情和契合心情而得到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是大自然能唤醒和洗涤人的心灵,触发人的灵感。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多让学生走向自然,融入自然,其心量才能广阔,渐至扩大到犹如虚空,照破万方,涵盖宇宙,日月星辰、蓝天白云、山河大地,花草木石、兽鸟鱼虫尽在其中。此时,一种超乎语言和超乎想象的灵感才能被激发,一种空灵虚静的美感才能被体悟。因为人的内心本具空明,如云遮日月,而日月常明,突然风吹云散,自心明净,万物亦在其中,自在超脱。有了这样空明清净的心灵,才能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美、“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幽静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之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虚寂之美。这些都是中国人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诗化,表现在意境里,便是一种空灵之美。空灵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也就是庄子所描写的那种“无极之境”。这个空间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只能在自然中才能得以感悟,有了这种感悟才能创作并欣赏那些以壮阔幽深的空间呈现出一种高妙莹洁、虚静空淡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作品,感受到她的空灵与至美。
  
  三.在教学方法中应渗透“虚空”美学思想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要有技巧、方法。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积累了多种模式、方法。但总体来说,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与讲述,多是教师以自己的感觉或传递来的别人的感觉来代替学生的感觉。教学中常常是以主题分析代替领悟,结构解剖代替欣赏,逻辑推理代替移情,语意诠释代替品味。这样看起来,好像讲得入木三分,学得滴水不漏,实际上没有多少是学生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因此所获得的东西仍是浮面的,稍纵即逝。其实,语文审美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心理过程,过多的理性分析讲解反而有损于美感的形成。古人读书重涵泳,即注重读者用心体悟别人文章的美妙之处。所谓“三分学七分悟”是很有道理的。美是心灵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不能光靠传授给予,必须欣赏主体自己体悟。这和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无为”教育思想相通相融。有个故事很能给我们启发。一位文盲母亲怕影响孩子学习,步行十几里路,汗流浃背地将孩子落在家里的书送到学校,其实却是孩子荒于学习偷闲看的小说,这使孩子感到内疚,受到震撼,从此发奋学习。育人如此,教学亦然。聒噪与饶舌往往让人厌烦,适当地“留白”、“放空”往往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文课本中的范文,大多具有文学性,而且多出于名家之手。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内涵等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有审美主体见仁见智的二次创作问题了。王朝阳在《审美谈》中说:“审美主体的个性(特殊性)不能不引起审美感受的特殊点。”而教师过多的“有为”则会导致学生的“无为”,妨碍了学生审美再创造。况且教师的讲解常带有功利化或实用主义的倾向,这也无形中阻隔了学生通向审美妙境的心理路径,因为审美要有“心理距离”才行。著名美學家朱光潜说过:“一般人站在实用世界里面,专心去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忘记这个世界是可以当作一幅画供人欣赏的。在美感经验中,我们所对付的也还是这个世界,不过自己跳脱实用的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有鉴于此,我以为语文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要少说,要多留空白给学生。保留一方“虚空”的领地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独立地体味、琢磨、想象,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当然,本文提出语文教学中应渗透“虚空”美学思想,并非否定充实和明确,更不是倡导虚无主义,而是提醒广大语文界同仁不要忽略了我们传统文化中许多精髓和瑰宝。如果我们不学会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我们的语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干涸枯萎,失去应有的活力。
  
  葛稳罡,张玲,教师,现居江苏淮安。
其他文献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谁登山?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登山?  3、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多少。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    1、学生读完后,解决第一个问题:谁
新课程实施了以后,我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起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乐于表述自己的个人见解。但我同时又发现,他们的这种表达往往是脱离了文本的一种个人发挥,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将作者和文本自身的观点抛之脑后,另外他们身上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基础知识积累不扎实,学习态度浮躁,书面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差等等。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在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学习选
细读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笔者认为该文最大的特色是文辞简约,意蕴深远。  语言文字简约。全文短小,仅仅84字,起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扣住了“夜游”,紧承题旨,且交代了时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则把前面的“夜”具体化,点出“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也因如此,才激活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可见,“欣然起行”的发因是“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我常常独立于教学楼顶楼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向左眺望,鳞次栉比的是小镇上居民高矮不等参差不齐的房屋,几个终日吐着浓烟直冲云霄的烟囱夹杂其间。从观景台上向右眺望,无际的田野下是粉墙红瓦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的两层民居住宅。  现在是农历十月初。阳光灿烂的正午,独立于观景台,天空澄澈清明,阳光直直地投影下来,头发暖暖的,脸颊暖暖的,衣服暖暖的,一颗心开始暖融融的,如啄新泥的春燕。低头俯瞰,金灿灿的是盛装的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以往瓦伦达表演只顾走钢索,不想其他,而在这次表演前他总是不断地念叨:“这回演出太重要了,我可千万别失手。”结果偏偏是这次失事了!  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患得患失,就会影响到做事过程,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做坏,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瓦伦达效应”。  新课改强调课堂互动,因此,老师们现在是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课堂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片断描写之一,这个故事人物众多,矛盾复杂。但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安排上,独具匠心地安置了六个“三”,或言语,或表情,或行为,或波折。教学时如果敏锐地抓住这六个“三”,就可以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让学生迅速全面地把握主旨,了解人物,加深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  一.诸葛亮“三嘱”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了极其严峻的战略形势:孟达被杀,司马懿率兵出关。诸葛亮马
我们常说的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自我约束能力差,与教师家长交流能力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往往却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与后进生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学反馈,不但能促进语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而且是构建和谐课堂,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在此,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借助作文平台,走近后进生,促进教学相长方面谈一谈体会。  一.借助作文沟通功能,了
眼下的中国已经进入“全民娱乐”的时代,大约不是夸张的说法。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作为“纯文学”的小说却很少涉足这一“生产快乐”的宏大工程。所以当我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村口商店》(《长江文艺》2010年第1期)而忍俊不住时,首先引起兴趣的便是这篇小说喜剧性的生成机制,接着生发开的联想则是:在喜剧世界的营造中,当代小说会有多少作为。  一爿村口的小店(曾一度衍生为二,又最终合二为一),三个乡村的小
张爱玲是一个才女,其作品中颜色的运用正如她的形象,在当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像一抹如血的残阳,冷寂而又绚烂,凄幽而又张扬。  “靡丽笙大约是不知道客厅里有人,脸上湿漉漉地还挂着泪珠儿,赤褐色的头发乱蓬蓬地披在腮颊上。身上穿着一件半旧的雪青绉纱挖领短衫,象牙白山东绸裙。”(《沉香屑第二炉香》)  “阳台上有两个人站着说话,只见一个女的背向着他们,披着一头漆黑的长发,直垂到脚跟上,脚踝上套着赤金扭麻花镯
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尽管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争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谨严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我们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作为人的学生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的认识。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最残酷、最叫人心寒的莫过于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  有这样一个案例:上写作课了,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姑娘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