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效应中的课堂互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伦达是美国一位著名的高空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后来说,以往瓦伦达表演只顾走钢索,不想其他,而在这次表演前他总是不断地念叨:“这回演出太重要了,我可千万别失手。”结果偏偏是这次失事了!
  如果一个人做事过于患得患失,就会影响到做事过程,结果反而会把事情做坏,这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瓦伦达效应”。
  新课改强调课堂互动,因此,老师们现在是越来越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体验,课堂提问成为最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逐渐淡出课堂。但是课堂中也出现了一些“瓦伦达”。论教学实力,他们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然而,最终让他们“失手”的是,他们刻意追求师生互动的那种效果!一些教师常常会煞费苦心设计大量提问,他们未必考虑到自己提问的质量如何、学生对提问的反应会怎样、学生有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等问题。《文汇报》上有篇短文,写作者在一次随堂听课中,细心地做了一个统计,任课教师在40分钟里竟然向学生提了110个问题!
  课堂实践表明,教师提问过多或低质,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反之,教师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饶有兴趣的互动,你方说罢我登场,真正是“生命的涌动”。
  比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学生探究课文《小石潭记》的标题时,先后提了三个问题,怎么理解“小”?怎么理解“石”?怎么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在讨论中,教师引领学生不仅细读文本,品读语言,而且知人论世,涉及到作家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们由议论到讨论甚至争论,他们的观点交流交锋交汇,课堂气氛相当热烈。应该说,这是个比较成功的课堂互动。它足以引发我们正视课堂互动的理论和实践。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提问,或者为什么要进行互动。互动的本质是帮助一个人形成思想或概念。说得通俗一点,我们对学生的提问,主要不在于检测学生是否知道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巧妙的问题,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迫使他们通过思考发现自己的思维的破绽,最终形成比较合理的解释。互动的目的,就是生成一个理解问题的过程。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提出与课文紧密关联的、难易适度的问题,给学生以抓手,让学生进行文本探究。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很容易完成对文字的品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对文本的审美。换言之,在课堂互动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当始终具有吸引学生解读文本的牵引力,其间不仅充分能显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而且可以展现一个师生共同研读与赏析的过程。
  其次,课堂提问应该问什么呢?笔者想说的是:课堂教学,精当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问题就是互动的中心,就是引发互动的由头。问题应该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可以激发学生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互动,这种互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有了个人自由的思考探究。问题的设计应当有利于展示学生独特的思维个性,意味着他们个体解读的非预期性和创造性。
  人类的思维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为了提高课堂互动的思维价值,教师的提问还应当具有适当的难度,足以让学生进行一番苦苦的思索,这种思维带有学生自己的情感色彩;它也应当有一定的成果再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解决问题的喜悦。同时,问题又必须是重要的,应该是“牵一问动全文”的,即问题可以整合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这种品读包括理解、感悟与欣赏。
  再次,现在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的互动更热烈,课堂气氛更活跃,喜欢设计花俏、热闹的课堂互动活动形式,形式之多样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甚至哪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那个学生就有小礼物。这样做,常造成活动形式对活动内容的负作用,学生或被形式所吸引而忘了活动本身的目的所在,或在热烈的氛围中产生浮躁心理而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和体验,成为无“思”的活动。
  所以笔者认为,互动活动形式要简约质朴,一堂课互动活动频率也要简约适当。什么是语文课?有人诠释为“语言文学”,有人理解为“语言文字”,也有人说是“语言文化”,但是无论怎么解读语文课,笔者以为语文课必须在四个字上下功夫:咬文嚼字。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互动,就是需要师生读出文字的味道,讲出文字的味道,互动出文字的味道。互动只是一种形式,品评文字的味道那才是语文课的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反对教师的“满堂灌”并不是要代之以“满堂动”。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只能走马观花,活动时间不足,活动过程展开不充分。当然,课堂上相连的几个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宜简约有序,力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给人以探究的韵味。
  总之,合适的问题可以引发有效的课堂互动,因此,教师常常会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但是,课堂讨论不容易组织得很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无需学生思考,学生随口就能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就显得过于苍白、没有多少价值。如果问题过于艰深,那么讨论不起来。况且在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惊人,常出乎教师预设之外。教师果真要提出金声玉振的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互动,那么确实需要多读书,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教书毕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切记:学习新课改理念,千万不可邯郸学步,误读“教学互动”,结果让瓦伦达效应在课堂上大行其道!
  
  俞胜利,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上虞。
其他文献
荆楚东北,大别山南。群峰迭起,逶迤千里;中有一水,蜿蜒回环。曾传璧人之香殒清波,有芙蕖出水;说爱侣之赴水相随,则并蒂莲开。自此苾扬香远,此地因名白莲。  山有仙而名,水因莲而清。应是造化钟情,赐给人间胜境。看此地山奇岭峻,谷幽沟深;森林茂密,河水丰盈。畴昔曾兴水利,坝起两山之间;养鱼发电,福泽一方百姓。自白莲库成,水患不生:喜湖光山色,更添风景。  而后莲蓄立项,要留库水蓄能。白莲库畔,高山耸立;
文学,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足以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大都在高考指挥棒下为功利而“奋战”:面对一道道试题,文学的“教”变得模式化,文学的“学”也逐渐僵化了。我们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文章,一线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现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重点的板块,同时,也一直是学生感到最没有把握的内容。尽管很多老师在现代文阅读复习和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方面花了大量时间,但是由于复习不得法,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缺乏了恰当的复习策略。因此,必须采用恰当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技巧,
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教学中就要时时树立学生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多角度关注学生。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关注学生呢?     一、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关注学生。课堂学生学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也许有的老师说:课堂学什么是教材内容决定的,是教参讲解决定的。这样的理解未免有些偏颇。的确,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参是我们教学的重
那场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让我们刻骨铭心:覆盖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灾害之重实属罕见。学生们都直接或间接经历了这场灾害,应该有自己的体验,我们布置了以“雪”为话题的作文,但结果并不理想:选材狭窄,主题俗套,缺乏个性。这让我想到,作文最忌人云亦云,要显示自己的个性,做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亮出你自己。    一.选材要三思    这场暴风雪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应该有自己的切身体验,或目睹或
琵琶女一曲弹罢,江州司马青衫湿,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什么原因让香山居士潸然泪下,唏嘘不已,以致青衫湿透?这固然与琵琶女的凄凉身世、自身的贬谪之境有莫大关系,但其精湛的技艺演绎所散发的音乐魅力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受外界环境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厌学,逃学,追求享受,沉迷网络。作为个体教师在短时期内无力改变社会不良现状,只有像琵琶女影响白居易先生那样依靠自身,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厚的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谁登山?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登山?  3、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多少。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    1、学生读完后,解决第一个问题:谁
新课程实施了以后,我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起以前有很大的进步,比如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都很不错,乐于表述自己的个人见解。但我同时又发现,他们的这种表达往往是脱离了文本的一种个人发挥,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而将作者和文本自身的观点抛之脑后,另外他们身上存在更多的问题,比如基础知识积累不扎实,学习态度浮躁,书面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差等等。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在学习必修教材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学习选
细读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笔者认为该文最大的特色是文辞简约,意蕴深远。  语言文字简约。全文短小,仅仅84字,起笔“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就扣住了“夜游”,紧承题旨,且交代了时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则把前面的“夜”具体化,点出“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也因如此,才激活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可见,“欣然起行”的发因是“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我常常独立于教学楼顶楼的观景台。  从观景台上向左眺望,鳞次栉比的是小镇上居民高矮不等参差不齐的房屋,几个终日吐着浓烟直冲云霄的烟囱夹杂其间。从观景台上向右眺望,无际的田野下是粉墙红瓦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的两层民居住宅。  现在是农历十月初。阳光灿烂的正午,独立于观景台,天空澄澈清明,阳光直直地投影下来,头发暖暖的,脸颊暖暖的,衣服暖暖的,一颗心开始暖融融的,如啄新泥的春燕。低头俯瞰,金灿灿的是盛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