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课堂教学实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登山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登山的文章。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谁登山?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登山?
  3、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多少。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
  
  1、学生读完后,解决第一个问题:谁登山?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介列宁和时代背景:列宁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俄国十月革命者,列宁多次受到沙皇的迫害和打击。有一段时间,他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就隐居在一个叫普罗宁的小地方。我们今天所学的《登山》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那个地方的一个故事。
  3、解决第四个问题:为什么登山?
  4、过渡:列宁在巴果茨基的陪同下登山看日出,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四、体验小路之险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问: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小路险的?
  2、生交流汇报:学生回答时随机出示句子:
  (1)路宽只能容下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指名读,师评:你真会读书,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路实在太险了。
  (2)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
  ①指名读句子,其他同学听后评论好在哪里。
  问:你认为哪里读得好?为什么?有没有不足之处?你认为该怎么读?
  ②再次指名读,从中悟出重音不一定要重读,“贴”轻读,“移动”读得轻而缓慢。
  ③学生自由试读,指名读,小组比赛。
  ④刚才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路的“险”和巴果茨基的紧张,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让黑板当悬崖,在地面画一条线当小路。
  ⑤出示列宁和巴果茨基走小路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路的“险。
  (3)走过了最险的地方,巴果茨基轻轻地舒了口气。才回过头来看列宁,这一看,吓得他险些掉进深渊。列宁跟在他后边,就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感到头昏目眩了。
  指名读句子,理解“头昏目眩”的意思。
  3、面对危险的小路,列宁是怎样表现的?找出有关句子。
  出示句子:列宁只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动脚步,终于,他一步一步地走过了这段危险的小路。
  (1)列宁只站了几秒钟,可不是简单、平常的几秒种呀,他的心里想些什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
  (2)指导朗读,读出坚定的语气。
  (3)师:我从你们的朗读中分明感受到了列宁的那份坚定和勇敢。
  
  五、体会日出之美
  
  1、过渡:当列宁和巴果茨基凳上山顶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怎样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相关的段落。
  2、出示课件:现在老师把一些词语去掉你们能填起来吗?
  他们登上山顶,一道( )阳光正好射穿( )薄雾。远处( )湖水反射出( )亮光。( )露珠儿也闪烁着光芒。鸟儿们放开歌喉,( )歌唱着。
  这些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它们在句子里起了形容、修饰的作用,使日出的景象生动、形象,显出壮观。不只是看见了阳光、湖水、露珠儿,听到了鸟儿叫,就觉得优美、很壮观,关键是看到了什么样的阳光、什么样的湖水,鸟儿叫得怎样动听。)
  3、学生随着优美的乐曲读这一段。师问:从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列宁那种成功的喜悦。
  4、同学们想亲眼看看当时的景色吗?(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出、阳光、湖水、露珠,伴随鸟叫。)
  5、观看多媒体画面,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感想,发出欢呼,教师有感情配音读。
  6、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日出的景色这么美,这么壮观,难怪列宁和巴果茨基冒险前来观赏,这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
  
  六、感悟文章之道
  
  1、过渡:下山的时间很宽裕,列宁为什么还要选择那条十分危险的小路并且自己先走呢?谁能用列宁的话来回答。
  2、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3、师:列宁之所以第二次还走险路,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你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怎样锻炼自己的意志?
  生:以前我上课不敢举手,列宁的言行给了我力量,我一定要战胜恐惧,积极举手发言!
  生:我晚上不敢一个人睡觉。学了这篇课文,我要以列宁为榜样,战胜害怕,晚上自己睡觉。
  生:以前我一看到阅读题就害怕,听了这个故事,我以后要勇敢地面对阅读题,并消灭它。
  生:以前我经常和同桌说话,老师批评过很多次,可就是改不了,学了这篇课文,我要向列宁学习,改掉这个毛病。
  
  七、总结
  
  列宁登山的收获很大,既欣赏了日出美景,又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同学们,让我们以列宁为榜样,敢于面对那些我们可以克服的困难并战胜它,随时随地锻炼我们的意志。
  
  八、作业
  
  (1)喜欢书法的同学,把最后一段话写成格言。
  (2)喜欢背诵的同学, 背诵日出美景一段。
  (3)喜欢搜集的同学,搜集对待困难、锻炼意志的格言。
  (4)喜欢写作的同学,列宁第二次走过险路只有“毅然决然”四个字,你能写具体吗?
  
  张海缺,语文教师,现居河北内丘。
其他文献
高考阅卷,一般要求阅卷老师在90秒钟之内阅完一篇作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文如果构思千篇一律,造成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视觉疲劳,作文分数一定不会高。如果在千篇一律的作文中有那么几篇构架巧妙,令人眼睛一亮的作文,作文分数就会相对高多了。下面就是我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教学中总结的几点巧妙构思,打造亮点的方法。  一.拟分论点:巧构议论文框架  写议论文拟分论点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紧扣分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    一、语文试题解答过程中存在
现在,考试越来越频繁了,章节考、单元考、周考、半月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专项竞赛考、全市统考,不一而足,不厌其烦,既耽误了师生时间,影响了教学工作,又违反了教育规律,破坏了学生心态,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带来许多伤害,给正在振兴的中华民族造成巨大的伤痛。  这让我想到了看病。一个正在发育的小孩跟着大人去看医生。医生说,这孩子太瘦了,需要补一补。于是望子成龙的大人给孩子恶补,不但加餐,而且提高质量
许多教师在教学古文的时候,都使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更加不愿意学习古文。如何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让学生能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并且自觉地学习它,这是语文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我在此就自己的实际经验谈一点感受。我总结出了一条古文的兴趣教学模式:“寻找——引入——释疑——读悟——移用”的教学过程。    一.寻找    “寻找”就是在讲新课之前,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找相关的
荆楚东北,大别山南。群峰迭起,逶迤千里;中有一水,蜿蜒回环。曾传璧人之香殒清波,有芙蕖出水;说爱侣之赴水相随,则并蒂莲开。自此苾扬香远,此地因名白莲。  山有仙而名,水因莲而清。应是造化钟情,赐给人间胜境。看此地山奇岭峻,谷幽沟深;森林茂密,河水丰盈。畴昔曾兴水利,坝起两山之间;养鱼发电,福泽一方百姓。自白莲库成,水患不生:喜湖光山色,更添风景。  而后莲蓄立项,要留库水蓄能。白莲库畔,高山耸立;
文学,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足以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大都在高考指挥棒下为功利而“奋战”:面对一道道试题,文学的“教”变得模式化,文学的“学”也逐渐僵化了。我们认为,面对纷繁复杂的文章,一线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体现语文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现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重点的板块,同时,也一直是学生感到最没有把握的内容。尽管很多老师在现代文阅读复习和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方面花了大量时间,但是由于复习不得法,致使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代文阅读复习教学缺乏了恰当的复习策略。因此,必须采用恰当的复习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技巧,
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教学中就要时时树立学生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多角度关注学生。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关注学生呢?     一、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关注学生。课堂学生学什么,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也许有的老师说:课堂学什么是教材内容决定的,是教参讲解决定的。这样的理解未免有些偏颇。的确,教材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参是我们教学的重
那场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让我们刻骨铭心:覆盖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造成的灾害之重实属罕见。学生们都直接或间接经历了这场灾害,应该有自己的体验,我们布置了以“雪”为话题的作文,但结果并不理想:选材狭窄,主题俗套,缺乏个性。这让我想到,作文最忌人云亦云,要显示自己的个性,做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亮出你自己。    一.选材要三思    这场暴风雪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应该有自己的切身体验,或目睹或
琵琶女一曲弹罢,江州司马青衫湿,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什么原因让香山居士潸然泪下,唏嘘不已,以致青衫湿透?这固然与琵琶女的凄凉身世、自身的贬谪之境有莫大关系,但其精湛的技艺演绎所散发的音乐魅力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受外界环境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厌学,逃学,追求享受,沉迷网络。作为个体教师在短时期内无力改变社会不良现状,只有像琵琶女影响白居易先生那样依靠自身,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丰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