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科特点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55443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校本课程进行得如火如荼。我们学校经过从局部到整体的试验,开设了五大类共38门课程,硕果累累。在参与课题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什么样的课题才算上乘呢?最后认为,它不仅要融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还要与学科、学校、地域有一定的联系,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将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呈现给大家,以抛砖引玉。
  
  一、确定理想的课题是上好校本课程的重要前提
  
  课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和达成性。我们第一学期构思的课题是“历史名人——传奇人生”,出发点有四个:一是我们的专业是历史,选择与学科有关的题目,会得心应手;二是我们通过高一新生上课的反应,感觉学生对很多历史名人知之较少,视野比较狭窄;三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刻苦勤奋的精神,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准确的定位,教师通过介绍伟人的品格、意志、信念,让学生感受到志向高远带来的力量,认识到伟人也是在平凡中崛起的,进而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激励大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四是学生对名人的传奇人生肯定有兴趣。不出所料,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受大家欢迎。
  第二学期,回想得与失,感觉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融入乡土气息。沂源作为沂蒙老区,有悠久的革命历史,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生命文化的奇葩——“沂源猿人”……教师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素材,第二个课题便应运而生——“沂源旅游与沂源文化”,主要着眼于两个目标:一是身为沂源人,应该熟悉沂源的历史,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二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家乡骄傲的同时,立志建设更美更新更强的沂源!正如所愿,学生对身边事物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效果非常好。
  
  二、挑选精彩的内容是上好校本课程的关键环节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上好校本课呢?精心设计每节课的亮点内容是关键。
  在开展“历史名人-传奇人生”这个课题教学时,我们选取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位伟人,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贡献、智慧。我选取每个人的闪光点启迪学生:如毛主席,除了他的功绩,还要从细微处打动学生。看了图片“毛泽东一穿二十多年的打有73个补丁的睡衣”,学生被主席简朴的生活作风所感动;“读书小清单”——大家被主席酷爱读书的学习精神所折服……如周总理,机智的故事,展现他用卓越的外交才华带领中国走向世界;他与邓颖超收养了很多烈士遗孤,其博爱天下的胸怀令人敬仰;联合国原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曾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如邓小平,通过展示30年来人们“吃、穿、住、用、行的变化”短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无处不在的变化;邓小平三起三落的曲折经历,鼓舞学生面对挫折要积极向上、永不言败。
  开设“沂源旅游与沂源文化”课题时,主要通过三个主题展示自然与文化的原生态。一是“沂源猿人”:沂源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被誉为“生命之源”,为什么呢?通过播放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让大家萌发探究历史、追根溯源的欲望。二是以“北方溶洞之乡”著称的鲁山溶洞群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以九天洞为中心方圆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距今5亿多年,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三是“爱情之源”——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为代表的文化景观:通过《诗·小雅·大东》等史料,展示牛郎织女民间故事的起源;播放录像《古建筑遗址的珍稀景观—织女洞》,展现“在天成像,在地成形”的奇观。
  
  三、采用灵活的方式是上好校本课程的重要手段
  
  1 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
  校本课程的课堂有较强的互动性、开放性,要多搭建一些让学生绽放风采的平台。可以创设问题式情境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可以分角色扮演增强体验,感同身受;可以布置好任务课外延伸,课上展示。
  
  2 采用课件、视频增强感染力
  课件、视频可以增大课堂容量,增添趣味性,其影响力远远超过语言的表达。比如周恩来的传奇一生,可以通过“寻求真理、革命征程、外交风采三部曲”来展现,让学生感受其个人魅力,并接受思想洗礼;《美丽的沂源》、《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等视频,可以让学生在领略美景的同时,萌发探究沂源历史的欲望。
  
  3 创造条件走出教室,走进自然
  虽然近在咫尺,但有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从未游览过这些风景区,于是我们便利用周末与二十多名学生一起畅游了古猿人遗址,并参观了沂源县文物管理所保存的猿人头盖骨等化石。学生们在享受神奇景观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知识,理解了吴新智院士所说的——猿人头盖骨、牙齿等化石的出土“将人类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的生存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也为中国东部、北部与长江之间1000余公里的广阔空间填补了古人类的空白”,纷纷表示要以保护和传承古文化为己任。
  
  四、借鉴他人、反思自我是上好校本课程的不竭源泉
  
  校本课程不同于学科教学,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参考书,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题逐步走向完善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汲取他人的智慧能启迪、丰富自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我们设计的校本课程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不足之处,但我们相信只要有一颗进取的心,不断总结、升华,就会越做越好!
其他文献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此,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善于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绪言》作为开篇,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绪言》是学生真正接触化学的第一节课,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在《绪言》中
2015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以下简称“金禹奖”)评选活动,在第十三届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展展会现场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归根结底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光有教师的干瘪说教,而不激发学生的求
针对西安地区特有的地裂缝现象而造成的地铁渗漏水情况,采用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灌浆法,很好地解决了地裂缝下渗漏水问题。本文对复合灌浆所采用的钻孔埋管法工艺进行了详细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学习者在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有了良好的语感。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语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就费时费力,或词不达意,语言的工具作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
1月17日,深圳防水行业2015年工作总结大会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文言文,一种传承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内蕴,培养语感。一般来说,学习文言文比学习现代文难度大。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奉行字句落实的原则,教法僵化,课堂枯燥而缺少活力。进入课改之后,文言文的教学是最为混乱和困惑的。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呢?作为语文教师找到构建这种课堂教学的“点”和“线”最为重要,这就如建造房子的支柱。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结合某地下车库种植顶板工程的特点,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耐根穿刺TPO自粘复合防水卷材的防水设计,排水系统选用HDPE排水板结合盲沟排水,有效解决了渗漏、窜水和排水
教育个性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理想.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其乐于探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培养和
建筑防水关乎建筑安全、关乎百姓民生。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防水行业粗放式经营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及时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