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sha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个性化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理想.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其乐于探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倡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一、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平等的关系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传授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思维主体,关键是我们的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生环境,营造一个创造思维的快乐天地.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实践,创设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适时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又利用情境揭示矛盾,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求解决生活中问题的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健康地成长.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程标准以弘扬人的主体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极具潜力的思维主体,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我们的教育才能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发掘和提升,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例如,在《数学活动与思考》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听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情景.通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评选最佳小助手作为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三、联系实际应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宜丰富多彩.”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我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现代教育理念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学存在.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规律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习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从探索中发现,从发现中体验,从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教师只是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从而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受.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新问题,认识新问题,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并获得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去.
  总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多种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索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我们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特级教师王菘舟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王崧舟老师还说,“语文味”还表现于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然而,我们看到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师是变着“花样”进行讲解,甚至是变着“花样”“瞎闹腾”,结果就变成了“岸上游泳教学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读味”不够。为了让语文味回归语文课堂,语文教师一
以新课程相关要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需要重新规范。事实上,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思考,只有深刻变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课堂”涵义的重新理解    1.课堂——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归根到底是一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此,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善于激发兴趣,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绪言》作为开篇,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绪言》是学生真正接触化学的第一节课,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在《绪言》中
2015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以下简称“金禹奖”)评选活动,在第十三届国际屋面和建筑防水展展会现场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归根结底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光有教师的干瘪说教,而不激发学生的求
针对西安地区特有的地裂缝现象而造成的地铁渗漏水情况,采用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灌浆法,很好地解决了地裂缝下渗漏水问题。本文对复合灌浆所采用的钻孔埋管法工艺进行了详细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学习者在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有了良好的语感。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语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就费时费力,或词不达意,语言的工具作用也就不能充分发挥
1月17日,深圳防水行业2015年工作总结大会在深圳市五洲宾馆隆重举行。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建材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文言文,一种传承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内蕴,培养语感。一般来说,学习文言文比学习现代文难度大。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奉行字句落实的原则,教法僵化,课堂枯燥而缺少活力。进入课改之后,文言文的教学是最为混乱和困惑的。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呢?作为语文教师找到构建这种课堂教学的“点”和“线”最为重要,这就如建造房子的支柱。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结合某地下车库种植顶板工程的特点,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耐根穿刺TPO自粘复合防水卷材的防水设计,排水系统选用HDPE排水板结合盲沟排水,有效解决了渗漏、窜水和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