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教材插图“三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内文插图增加了许多,但这些插图如何使用,很多教师还不太清楚.学习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突破的过程,图像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引导学生认图、识图,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上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带入情境,起到启迪生疑,激发兴趣的作用,提升教学的效果,彰显新课程教学理念.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插图的作用谈点看法.
  一、品插图,形成概念
  現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文字减少了、图增多了,而且图更具时代气息,更动漫、更生动、更形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材的结构来看,插图与教材中的文字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和解释,给学生展示了一本结构完整、图文并茂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品析漫画,感悟其生动活泼、滑稽有趣的外在形象,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便于更好地、更快地建立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弹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被压弯的撑杆恢复原状时使船离岸,建立“形变”、“施力物发生形变对与其接触物体的有弹力”的概念.
  又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一幅小孩推木箱漫画进行分析,并由漫画出发提出问题: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漫画找到问题的答案,建立静摩擦力产生条件、静摩擦力等物理概念.
  二、察插图,理解规律
  除了生动、形象的插图外,教材中还设置了一些富有思维性和逻辑性额图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认真观察,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的过程,学生在分析物理图片时思维得以放开,在接近物理图片所表现的物理本质的同时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均获得有效提升.
  品插图,解决的是图中“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插图为的是说明“为什么”的问题.苏联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插图,为我们进行这一训练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图文并重,可以实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生.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教材提供了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细致观察插图,将文字与插图结合起来,相互对照,学生自然联系到前面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实验规律,学生透过插图,进行读数、计算、分析对自由落体运动有较为详细的认识.在对插图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苹果和羽毛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结果如何?进而生成探究欲望,通过探究逐步接近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饱含逻辑性和抽象性,单纯地用文字表述显得枯燥、烦琐,巧借插图能够省却繁杂的语言陈述,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撑,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赏插图,提升素养
  物理学中重要的发现、重要概念的提出,每一个物理规律的得出都离不开科学家和他们的辛勤工作.在有关物理学史的教学中,翻开人教版新教材,不乏介绍科学家和科学史的插图,我们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插图,同时补充讲述科学家探索真理的一些感人事迹.在历史背景中学习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科学家和科学学史,感悟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人文性,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物理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弘扬科学文化的重要方面,通过欣赏图片,还能引导学生在历史中了解科学和科学家研究物理的真相,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学史,更加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前赴后继,敢于质疑,勇于探索,淡泊名利的精神.这正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的极好的素材.
  此外,新教材每章都有章头图,并配有名人名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课本插图还有一些小实验,教师如能妙用这些插图便能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实验,使物理课堂充满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多么有趣.
  总之,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新授课教学和复习教学时,教师要对课本插图给予高度关注,有必要时可以结合高考试题来讲解教材插图,这样也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材插图的各种功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启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途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经过长时间训练,必然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小小一张图片,其教学效果却得到充分体现.
其他文献
实验是一种很有效的化学教学手段,复习课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第一,巧妙设计趣味性强、针对性强的实验来引入复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教师可以设计使鸡蛋(或鹌鹑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来引入:学生先看到蛋在水中是下沉,不能上浮的.向杯中注入一定量的盐酸后,蛋就慢慢地浮了起来,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蛋的表面正在产生气泡.这样引入效
高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所以教师要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数学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优化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大小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兴趣对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数学教学中
高中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是有一定的知识桥梁来连接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起迁移教育的观点,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速技能的形成,提高和发展数学概括能力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追求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向量方法具有代数和几何的双重特性,因而成为了代数学与几何学这两门传统数学教学课程的汇合点,利用向量方法处理问题,能减少人们对空间形式的依赖和想象,避开烦琐的思维构思模式,缩短逻辑推理过程.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针对向量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一、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实质上就是将平面内的向量进行分解,继而通过向量运算来研究向量间的关系.从运算的角度来讲,向量可以
传统的课程设计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认知活动,传递和习得书本知识.教材所蕴涵审美观念,基本上是以“告诉”的方式而不是“感悟”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忽视学生内在的体验和感悟,学生的审美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所以,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数学是一门优美的学科,不论从概念到结论,从定义到公式,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着美
一,课前准备  1.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有机物淀粉;让学生了解绿叶在制造淀粉过程中光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2.实验注意要点:要了解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
虽说现在高中文理分科,但物理仍是高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物理的一些特性,物理的学习往往使很多学生感到吃力,这就使得一些毅力不够、没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学生过早地对物理失去信心导致物理成绩越来越差.即使现在很多学校普遍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改革,转换教学思维,改变学生旧的、错误的观念,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对教学的把握不得当
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时常不能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尤其是科学探究这一模式的引入,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想、新方法.对于出现的这种预设之外的状况,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逃避的手段处理,以“这个问题留做以后讨论”来搪塞过去,从而让课堂按自己的轨道运行,而以后就把“这个问题”打入“冷宫”,置之不理.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对待“新生问题”应坦然、从容、理智.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与收
Bt杀虫剂,即苏云金芽胞杆菌微生物杀虫剂,含有毒杀害虫的伴胞晶体和芽孢毒素,杀灭害虫效果好,而且使用中较难产生抗药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菜农由于使用 Bt insecticides
物理,由于其概念抽象,内容逻辑性较强,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无味、不易掌握,从而失去兴趣,甚至有惧怕心理.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让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让学生盼着上物理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幽默,课堂活色生香的魔法  作为物理老师,我经常感叹,我们没有文科教师那么丰富的情感,那么有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而且我们所教的内容逻辑性太强,难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那我们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