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迁移思维融合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旧知识是有一定的知识桥梁来连接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迁移的过程.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起迁移教育的观点,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速技能的形成,提高和发展数学概括能力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教育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追求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研究迁移问题,有其特殊的、深刻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生活中的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迁移以及负迁移向正迁移的转换等角度探讨了迁移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加强新旧
  知识的迁移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智力活动方式是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形式化和具体化.两种类似的学习内容容易产生影响,而其中学习内容间的类似性是学习活动类似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函数”概念的学习中,是从初中变量间的关系到数集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的学习.如果学生能对新旧知识做出概括,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么就能实现学习之间的迁移.因此,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共同要素)是实现迁移的基本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每时每刻都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利用己有知識的特点来学习新知识,促使正迁移实现.因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为了提高学习质量,达到顺向正迁移;教师应注意选择那些刺激强度大,具有典型性、新颖性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避免非本质的属性得到强化,防止产生负迁移;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新旧概念进行精确区分、分化,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迁移为数
  学知识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很多数学概念和定理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的来源,如果教师的能看到这一点并且重视到这一点,运用迁移的理论,把反映数学的生活迁移到数学教学中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1.生活语言迁移形成数学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概念不少就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语言,只要我们稍加提炼,就能用生活中活生生的语言来诠释学生以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使数学不再令学生感到陌生,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的迁移.
  例如,在讲“函数”时,笔者从生活中的信函、公函、涵洞出发,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中学数学最重要,也被人为地认为最抽象,让最多的学生望而生畏的函数概念,其实学生大都能理解,信函和公函是作为勾通人和人、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关系的,涵洞是沟通路两边的关系的,那么我们的函数也是沟通数与数关系的意思.简单地说,函数就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虽然曲解了概念最初的意思,但却拉近了学生和数学的距离.
  2. 生活中的现象迁移成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现象之所以能迁移成数学知识,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是数学要研究的对象,生活现象就是数学知识活的源泉.只要我们能加以提炼和引导,学生们都能完成这个迁移过程.
  3. 生活中的道理迁移成数学道理
  由金章茂编译的苏联数学家的《没有公式的数学》,把很多数学道理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道理给出了说明,使人们不用记公式,不用严谨的证明一样能理解数学,而且还能直接感知数学.其实,学生在对数学有了热情之后,自己也会严谨起来的.基于上述经验,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的道理迁移成数学道理.
  三、精心组织练习,促使学生触类
  旁通
  迁移现象在知识学习和掌握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而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知识的迁移量.一般说来,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出发,启发学生联想,鼓励学生寻找待解决的问题与已有经验的相似性,找到一类题在解法上的共通性,用于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导演的教学活动背离了“为迁移而教”的主题,不但自己要切实做到为迁移而教,同时还要尽量使学生做到为迁移而学,让课堂少一些无意义的机械学习,多一些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有意义学习.教学中,既要注重课本上理论问题的训练,更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情感、知识、技能的迁移,不但能使学生牢固树立迁移意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容易出错的原因,开展迁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加强无神论教育解放日报2月2IR在《解放论坛》发表署名文章《大力加强无神论教育》。文章说,这几年来,不少地方封建迷信活动蔓延,且有泛滥之势。文章列举了城乡以至出现在办公室、高
海信MST9机芯液晶彩电,采用MSTAR公司MST9U88L/MST9U19A集成电路方案。微处理器和视频处理主电路U8采用MST9U88L、N8采用MST9U19A、中放处理电路U5采用TDA9886T、N17采用/TDA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学性质及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应的课堂教学观念和实施结构应对应地予以调整,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也是如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应处理好的一些问题和对应的转变谈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设计上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更倾向于知识目标的达成.为了满足高考的要求,课堂教学进行着简单的知识灌输和习题训练.新课程强调“三
近年来,四川省犍为县广播电视局改革频出新招,不断推出新举措。去年底又推出了内部体制重大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这次内部重大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树立“大广电思维
“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就数学教学而言,最后的课堂小结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课堂小结,我们可以将课堂知识系统地概括,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激发学生认知水平的上升。然而在教学中,有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工具.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直接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优秀的教材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大多数的教育改革都是由教材着手,及时地调整和编制新的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比较教育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及资源中认识和调整改编我们的教材,通过研究比较两套教材的优势及局限,取长补短,为教育教学的发展而服务.  一、两套物理教材课程标准理念的比
养蒲包花,选购时间一定要掌握好,蒲包花花期一般在1月下旬至4月中旬,过早选购,会买到因生长不良而提早开花上市的植株;过迟则观赏期不长。一定要选生长健壮、叶色深绿、株型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化回归教学目的就是将数学定律、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寻找所学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设计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习的助推剂,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因此,在高中数学生活化回归教学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具有趣味性,以引
实验是一种很有效的化学教学手段,复习课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巨大作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第一,巧妙设计趣味性强、针对性强的实验来引入复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教师可以设计使鸡蛋(或鹌鹑蛋)在水中浮起来的实验来引入:学生先看到蛋在水中是下沉,不能上浮的.向杯中注入一定量的盐酸后,蛋就慢慢地浮了起来,同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蛋的表面正在产生气泡.这样引入效
高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时期,所以教师要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数学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优化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大小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兴趣对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