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举隅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04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毋庸置疑。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这就意味着数学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让课堂充满人性和智慧,下面结合几个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选择素材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所选素材须源于现实,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例如,教学“年月日”时,选择了下面这样的素材。
  表中的内容是某位教师在试验田所栽培的几种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记录。要求算出每种农作物的生长期各是多少天?
  通过算农作物的生长期,让学生体验年、月、日在生活中的作用,其人文性不言而喻了。
  再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安排这样的内容:
  (1)观察各国国旗,找出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2)观察古今中外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故宫、埃菲尔铁塔……)
  (3)观察民间艺人剪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
  这些学习内容的选择、编排,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渗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学的是数学文化,数学的人文精神得以充分展现。
  二、从交流感受中渗透数学文化
  师:同学们,我们手中的纸片你能给它们分类吗?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生1:长方形有点像长条,长长的,有的胖胖的,有的瘦瘦的。”
  生2:正方形“正正方方的”。
  生3:我觉得正方形漂亮一点。
  师:能用漂亮一词,真有创意,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4: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我也感觉很漂亮。
  ……
  一次有趣的探讨,给学生带来了浓郁的审美气息,美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勇于创造,定能领悟到数学的无尽魅力。
  三 、从有效激励中渗透数学文化
  师: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半”的意思,画图也可以,写字也可以……
  学生的想法是五花八门,但不论学生怎么说,老师都视为一种创造,都给予一一肯定和认可。
  师:这“一半”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一名学生快速在黑板上写出“1/2”。
  ……
  在认识“1/2”过程中,点点滴滴,无不体现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正视这种差异,对学生呵护和激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扬起学生自信的帆。
  四、从引导探索中渗透数学文化
  生1:我用尺量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4厘米,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生2:我是用对折的方法。(学生折纸演示)
  生3:我们是在“钉子板”上围正方形,发现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占了四格,所以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学生“动”了起来,课堂也“活”了起来。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自主探究可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以获得更广泛的体验与感受,尤其是探索知识历程的体验,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是我们孜孜以求不倦努力的理念。◆(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
  □责任编辑:孙恭伟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思考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生的身体与精神、知识与能力、道德与行为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现代社会所需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重要课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中学体育教学始终在单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单纯的身体锻炼的低层次上止步不前,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
一、立足教材本身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教师在阅读课上就要注意指导学生从这些例子中学习,积累语言及写作基本功,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使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从文中来,到文中去”。  首先,积累教材中的优美词句并学以致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会引领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但是,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顺延指
讲,讲解,是各门学科教学都要用到和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不过此法的名声却不太雅。人们总批评用讲解法会使课堂空气沉闷,枯燥无味,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虽然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的确也是常有的事实。然而,一堂课,又不宜教师像作报告似的一讲到底,唱独角戏,不必讲、不用讲的也要讲就不妥当了。教学不宜用“讲”字单独作战,读、写、问答、图示,便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究竟哪些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抓手。但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教师对作业认识产生偏差,认为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所有的作业题型紧紧围绕考试试题,做完一套再做一套,作业成了令人头痛却必须做的苦差事。  为了提高学生作业兴趣,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多元的设计,让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倾向: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认识,认为只要让学生背熟几篇范文,考试时以范文获取分数就万事大吉了;学生要么是彻头彻尾地死记照抄范文,要么是为没啥可写而苦恼得咬笔杆子,要么是胡编滥造闹出笑话,等等。这样下去学生写作能力如何能提高,良好的写作习惯如何能养成?实在令人担忧!  近几年来,笔者在写作教学中做了一些探讨和尝试,取得了比较明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读书能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信息;读书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汲取精神营养;读书能发展人的语言,提高阅读能力。而这一切都得由读者自己去理解、感受和体悟,因为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和精神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人们是在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自由的精神生活。  一、享受阅读的自得其乐,产生期待心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资源日趋丰富,教学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教师趋向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认为生动逼真的动画、悦耳动听的音响更能创设教学情景,而对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板书,却疏于设计甚至丢弃不用。  教学板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教学用具(黑板或投影片)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的形式,给予学生视觉上的书面信息或符号信息,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手段。板书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
  卷柏为蕨类卷柏科(Selaginellaceae)卷柏属(Selaginella)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Beauv.)Spring)的全草。为了解卷柏物质基础,本实验室前期,对卷柏化学成分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师生间思想交流的主要工具,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学语言来实现。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怎
中药材活性成分大多数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除受遗传和生物因素影响外,还与其所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某些药用植物需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下才会显示其特有的功效,即中药材的“道地性”。影响活性成分合成与积累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照、温度、矿质营养和水分等。金银花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忍冬科)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为大宗常用药材,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