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贵在学生的“三说”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当教师由“带着教材走进课堂”变为“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时,课堂所呈现的不再是沉寂,而是精彩的交流,能感受到的是学生的童真、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以及师生的和谐,这就是教学的艺术。因此,我们要追求互动的课堂,把“一言堂”变为“群言堂”,让学生愿说、乐说、敢说,说出个性,绽放课堂的精彩。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愿说”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产生主动、情愿说出想说的话和强烈与人交流的欲望。要让学生“愿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众所周知,创设好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很快投入课堂,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情感,积极主动说出自己的感想,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表达的欲望。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其次要提升自身的魅力,不断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东西,让学生喜欢你、敬佩你;再次,结合课文的内容,导入要独特、新颖。如在教学《贺年片》时,利用课件再现过年时的热闹情景,提问:“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最想送出或者收到什么礼物?”引出课题后再问:“你收到过贺年片吗?老师今天收到了几张精美的贺年片,想看看吗?”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很自然地和教师交流起来,并且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抱有好奇心。
  2.民主交流,拉近距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默默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敢提出自己的意愿和观点。新课改强调师生关系平等。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提出想法。因此,教师要营造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通过轻松、自然的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当学生的朋友、忠实的听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很自然地说出想说的话,才能主动来学。
  二、轻松交流,让学生“乐说”
  课堂教学的高潮就在于学生与文本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让学生在对知识有了兴趣、有了说的欲望的基础上,能够快乐地跟大家交流读文后的感受以及观点。要让学生“乐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精心设问,引导质疑。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是“画龙点睛”,因此要做到少而精。所提问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是否有兴趣,是否抓住了文章的重点,是否有思考的价值,对整个教学环节是否连贯。同时,问题的设计应该抓住一条主线、一两个重点问题生成一些小的问题。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抓住 “丑小鸭有多丑”“因为丑它有哪些遭遇”“后来它怎样了”这三个问题组织教学。问题提得准确、明了,学生乐于探索、交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
  2.民主平等,轻松对话。简单说来,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多向对话的过程,旨在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讨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与学生平等,营造一种友好、融洽的氛围,学生才能放开手脚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课堂回归于大自然,让学生轻松自如、乐意交流;再次,教师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采用做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乐说。
  3.把握时机,鼓励学生。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最佳手段。学生受表扬之后积极性高,身体各方面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更容易掌握学习的内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促进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进行表扬时要把握表扬的时机,语言尽可能表达准确,及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大胆放手,让学生“敢说”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愿说、乐说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造,敢于提出独特的观点。这是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升华。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拓思维,尊重学生。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教材里的内容,也可以去学习教材以外的一些知识;教学的场所也不仅仅在学校,还可以延伸到其他社会场所或整个大自然。平时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去学习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探索,创造出更好的东西,让课堂绽放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学生也一样。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想法也许不合理,也许不太恰当。但教师不能泯灭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放手让他们大胆发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2.引导想象,鼓励创造。创新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想象,勇于创新,大胆发表意见。首先要相信儿童有创造的潜能,其次,要给他们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的创造提供切实的指导。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说出自己新的想法。如在教学《兰兰过桥》这一课时,我问:“你也想当一名桥梁专家,设计一座新颖的桥吗?”学生的想象让我出乎意料,一个个颇有创新。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有说的欲望和兴趣,从中感受说的快乐,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学生由愿说、乐说到敢说,课堂定能绽放精彩。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龙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根据这一新理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创建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场景,创设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
自从计算机进入中学课堂,学科的地位、学习的内容、指导思想、课程的性质,甚至学科的名称十多年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使得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成为了新时代每个公民的必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几年来教学的得失,笔者认为,在平时的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内容,把握好教学方向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重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
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但应试教育过多重视了认写等知识的训练和掌握,致使学生听力未能得到应有发展。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就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  综合分析起来,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指在听的过程中干扰学生正常发挥的情绪因素。具体表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根据这一精神,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其整合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应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即是体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优化过程,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好能为过程教学提
我们知道,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已经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  一、水污染  水是生命产生、存在、发育和繁殖的基本前提,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废水大量排放,自然水系受到显著污染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及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给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去让教学与评价互相促进呢?  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这也是日本现代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一类评价。这就是当评价的主体(评价者)和客体(被评价者)不是同一人时,就属于他人评价;相反,当评价的主
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养,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课堂引导和环境陶冶对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与审美情感的契合  在美术的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至关重要。它要求美术教学与审美情感有完美的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的正是对审美情感二者的契合。教师必须具有深厚而真挚的审美情感,
不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的生活史和斗争史,是不同时代不同群体活动留下来的事迹。站在历史面前,人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初中历史有许多培养积极情感的素材,在
随着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田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和学校体育蓬勃发展是分不开的。田径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项目,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其中短跑运动又是广大学生的喜爱项目之一,所以也备受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青睐,成为研究的重点。短跑,顾名思义就是快速奔跑的能力,现代短跑技术的发展是后蹬技术和摆臂技术的结合,并提出了快速摆臂技术和充分后蹬技术与高度重视伸髋与积极着地速度,同时也包含了短跑训练中的力
一、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