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启发、借鉴和推动作用。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利用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本文旨在讨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以及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建构主义大学英语网络教学
  
  随着大学英语四级机考的展开,大学英语教学的网络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只有通过教学的网络化模式才能适应新教学大纲的要求,适应新的人材培养和考试模式。此外,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教师应以建构主义作为指导,借助网络,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不断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的语言教学观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而是要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有选择的接收和加工的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发生在由学习者参加,个人和集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群体性活动。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性,因此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主张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活动组织者。而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重建知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互动结果。这种模式是一个由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构成的动态互动系统,其中“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处于系统的中心,而“教师”、“任务”和“环境”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外围环境。
  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很必要的。
  
  二、网络教学的优势
  
  建构主义在本质上非常适合于网络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网络英语教学具有的多媒体集成、跨平台资源共享、个别化学习、交互和远程教育等许多独特的优势,基于建构主义教學观,可以在网上创造一个理想的第二语言习得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建构主义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建构知识的真实性的“情境”,其优越性主要有:
  
  1.丰富的教与学的资源。
  网络资源可以提供大量关于英语学习的相关资料,教师和学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另外,网络可以通过创设各种虚拟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的英语应用空间,让学习者体会到英语国家的民俗和文化。教学人员可根据需求适时对教学资料进行更新。
  
  2.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
  在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能力、掌握程度等选择有差别的学习内容。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潜能,扩展其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便利、高效的交流平台。
  传统的英语大班教学使得交际活动难以开展。网络交流的优势在于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交流空间,例如,BBS、聊天室、E-mail等,并且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或语音、视频等多种交流形式来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4.宽松的学习氛围。
  网络交际中,由于交际者暂时抛弃了自己真实的身份,所以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介入讨论和交流过程,这对激发师生双方的学习激情是非常有益的。
  
  5.对学生学习的适时检测和评估。
  传统考试是一项费时、费力、低效的工作,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很容易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监督、管理。借助于评测软件,教师可以及时地掌控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原则
  
  网络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学资源中“漫游”,教师必须加以指导。要力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为学生创建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并提示知识结构和知识联系,使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己的探索过程,其教学原则概括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为此,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课内和课外应当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贯彻分类指导的方针,注重和强调学生为主体,促进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同时,教学中要有大量的语言实践,以学生差异发展为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使每个学生都尽其发展,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围绕“学”组建各类学习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2.创建“情境”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实现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学习环境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借助于网络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3.多方位的效果评价。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考查是终结性的评价,即以期末考试来定,这在某种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与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相违背。建构主义强调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协作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及教师对每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协作小组的贡献,以及能否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等。评价不是一次而是多次,不是横向的与其他学生相比而是与学生个人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相比。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只有一个,而建构主义的评价方式则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第一名,这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进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改变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模式。通过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利用网络环境,建立起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诸方面更加开放,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惠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
  [2]王湘玲,宁春岩.从传统教学观到建构主义教学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3]曾艳,卢佳慧.基于网络资源开展双语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其他文献
教师在高中数学中教学应鼓励学生用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甚至去探索一些数学本身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在“用数学”方面的教育。教师应该用多媒体和诸如“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工具软件,为学生创设数学实验情境。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应用范围的扩大,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实施等方面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多年的教学经历使笔者对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下面笔者就数学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作一些探讨并阐述一些见解。    一、融合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好数学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掌握扎实丰富的数学知识,但这并非充要条件。因为只有知识并不能解决数学问题,要想破解数学问题,学好数学,還要有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数学思想。它是数学的灵魂,是解题的关键。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换思想、化归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笔者现将常用的几类思想分别作说明,与读者共享。
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习只能是一种模仿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设置情境去引导学生思考,寻求解决方法,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思考学习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我任教的几个班都是纯国际学生,他们对于学习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因为无法体会数学的价值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我认为数学的学习应该更贴近生
摘要: 认知失调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课堂工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从而增强课堂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认知失调学习能力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他认为:在对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其认知协调的倾向,一旦不协调,便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
数学是一门有着无穷魅力且富有神秘感的学科,它的魅力就源于生活。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陶行知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
摘要: 本文作者对教师如何成功进行《算法》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算法》教学知识脉络思维框架“困难”    《算法》对一线的教师来说,教起来总感觉有些迷茫。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索、总结,把感想注于笔端,愿和同仁探讨。  《算法》的知識脉络大体上是这样的:(一)算法概念理解,算法分析;(二)程序框图;(三)算法程序;(四)算法案例。前三者在内容上是并列的,在精度上是递进的。这个脉络体现了由大体描
摘要: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主体自然、和谐、自主地发展。它的操作策略是“七个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操作策略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主体自然、和谐、自主地发展。这样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感到课堂是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乐园,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在轻松愉快
摘要: 教学评估不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作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模式,形成性评估具有以人为本、多样性等特点,是教与学的双向评估,即在对学生进行评估的同时,也促使教师全面、深入地总结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经验,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估实施    大学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一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埋怨学生的基础差,理解能力不强,不知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应用题题意,遇到应用题中的一些数学术语时总是比较含糊地给学生解释。这样就造成学生难以理解题意或是一知半解,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会类推进行思考解答。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正确地遵循应用题教学的一般规律,才能既让学生学得轻松、易掌握,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