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能算得又对又快(20分)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全卷120分,其中必做100分,选做20分。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共30分,第7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1.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2.将图形C向右平移三格得到图形D。  六、中山路小学五年级学生星期天参加社会实践人数情况如下表(共10分)  1.五年级参加社会实践的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2.比较男生和女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改十多年,教师已经从浮华走向真实,追求的是一种简洁、高效的课堂,而学习素材的有效选用是达成此目标的重要保证。精简、巧妙的学习素材,不仅能促成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不断提升数学教学的深刻性。本文将用加法、减法、加减混合等方法去精增、精简、有机整合、巧妙设计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探索有效的素材中发现和总结规律,学习数学知识。  一、加法——精增素材  当教材中的学习素材较少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那么,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在“试”中体验  数学是一门生活味极浓的课程,且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素材感到亲切、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采撷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问题,努力构建一个生活化课堂,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它们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考试评价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近年来,不少地区的试卷上出现了一些立意新、设计巧的新颖试题,这对我们编制试题很有参考价值。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应用能力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并概括出来的,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编制试题时,应
有一种时尚叫创设情境,有一种弊端叫画蛇添足。一次去某小学听一位年轻教师上《1~5的认识》的教学展示课,场面布置可谓考究:多媒体大教室的中央设置了一个钓鱼池,40位小朋友围坐四周,观摩课的老师均坐在外围一圈。结果,因为钓鱼的难度太大,学生一时钓不上来,花了近二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钓鱼,最后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创设数学活动环节无可厚非,但是把整节课都泡在某一项简单的活动中,不但是时间和精力的
在市优质课展示中,我执教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形成画图的策略意识,感受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内容虽然只有四道题,但每道题都是不同的题型,难度较大,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画图,又要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因此,课堂上我步步为营,小心地按照自己的课前预设实施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很活跃,听课教师都为学生的精彩发
笔者最近观摩了两节“替换策略”的研讨课,两位教师对其中“相差关系”的替换问题采取了不同的教学处理,引发了笔者的进一步思考。  案例一:  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两种杯子,1个大杯和6个小杯,正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分别是多少毫升?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的含义后,让学生在练习纸上把替换的过程画出来,并根据示意图列式计算。而后,教师请学生展
在一次课堂教学调研活动中,我在一所乡村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随堂课。课上,教者苦心引导学生画线段图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收效甚微。教学片断摘录如下。  一、复习铺垫  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能掌握同类型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在初步建立模型思想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种思想解决其他问题,从而形成技能,积累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会数、读、写千以内的数,进一步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
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策略探究的过程,能运用有序列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例题1(王大叔围羊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并没有进入课前预设的思维轨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发现,不管课前预设多么的符合情理,对学生来说,策略的建构必须依赖于自我经验的激活,只有循着他们的思维路径,才能找到适合的问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