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传统阅读教学一般遵循这么一个流程:老师先来阅读文本——即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阅读所得写成教案。上课时再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接受的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而不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由此观之,学生哪里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还学生以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地位。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从孙双金老师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发。
  孙双金老师是怎样教学《落花生》这篇课文的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读书。
  
  孙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了“落华生”三个字,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人的名字。想想看,他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在学生作了各种猜测之后,老师说:“落华生是作家给自己起的一个笔名,他的真名叫许地山。他究竟为什么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呢,你们谁的猜测是对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大家学完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么一来,就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悬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把学生阅读的胃口吊起来了。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孙老师非常重视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他拿出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课文。他提示学生,“读书要仔仔细细,字字人目。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还可以想一想再接着读。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在学生差不多读了两三遍之后,又请了几位同学分段回读课文,学生读错的地方,教师相机予以点拨。
  
  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激励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呢?孙老师是这样对同学说的:“学习最可贵的是要能发现问题,发现小问题一定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一定有大进步。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问题。拿出笔来,把你发现问题的地方全都注上记号。”
  孙老师不仅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且循循善诱,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有个学生提问:“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应该是常常来。老师当即表示:现在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有了不得的进步了。并将这句话投影出示,告诉学生:就这句话起码可以提3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与激励下,学生连续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还要来呢?
  ——为什么父亲偏偏在收获节来?
  ——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的,父亲怎么会一个人住在外边呢?
  老师随即点拨说,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这是什么能力?这就是创新的能力。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读书时,对于一个句子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读到关键处就抓住不放,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孙老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和盘托出,径直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己去寻求答案。如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叫落花生?老师便让学生共同讨论。有的说:我想应该是因为它的花落到地上,才会结果实。有的说:花生结果的过程是这样的,开花,花落,花钻进土里,再在土底下结果。有的说:花生开花受精后,子房开始膨胀,首先是向上长的,然后向下弯曲,直到结出果子。原来这位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查了资料,所以能说得比较清楚。最后孙老师将花生图展示给同学们看,并稍加点拨,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怎么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表达出来呢?孙老师的指导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
  如读爸爸议论花生的一段话,怎么才能把对花生的喜爱、崇敬之情读出来呢?他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然后再示范读。学生能感受到老师读得“感情很深”,“读出来是意味深长的”,“把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的特点读出来了,重读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哪些词语重读了,学生还是说不清楚。于是老师又一次地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注意体会,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这段课文练习读读。
  
  三、当堂组织辩论。鼓励各抒己见。
  
  这篇课文写于旧中国,作者强调要像花生那样不讲体面,默默奉献,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时代不同了,做人的理念也应随之而有所变化。孙老师善于抓住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辩论。由于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是用时代的眼光来观察,所以学生的认识就不再是囿于课文作者的观点,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创新,从而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下面就是孙老师捕捉课内教学资源,组织辩论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大家的观点不相同,有的要做落花生,有的要做桃子、苹果、石榴。你想做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大家展开争论,看谁能够说服对方?
  (学生纷纷举手,情绪高涨)
  生:我想做落花生,因为落花生很谦虚。要是太夸耀自己,就会遭到别人嫉妒,甚至会挨打。
  生:我想做花生。因为花生埋在地里很阴凉,桃子、苹果、石榴挂在枝头容易遭受风吹雨打。(大笑)而且苹果摘下后容易腐烂,花生在地里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
  师:好,我们听听桃子、苹果、石榴怎么说。
  生:(争先恐后地)桃子、苹果、石榴长得好看。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确实很有用,它们有炫耀的资本呀!(学生、老师齐鼓掌)
  师:好,讲得好!
  生:长得好看也不能骄傲。我们落花生也很好吃,营养也很丰富。但并不炫耀,很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全场鼓掌)
  师:名言,这是落花生的品质。
  生:孔繁森就像落花生。他在边远贫困地区为藏族同胞服务。不为名,不为利,默默地为革命工作。
  师:举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他是从山东大地上走出来的一位“落花生”,多好。(热烈鼓掌)
  生:落花生默默无闻,不讲自己的才能,公司怎么能知道你?你要让公司招聘你,就得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这不能叫炫耀。
  师:你们高高挂在枝头不是炫耀吗?
  生:不是,我们只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
  师:真是好口才!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得十分热烈。直到下课了,还是争论不休。
  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呢?从孙双金老师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阅读的主体,因而也是创造的主体。要实现真正的自主阅读,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披文以明象,披文以人 情。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凭着自己的阅读敏感去体味,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孙老师教学《落花生》一课,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理想的读书方式应当是个人全身心的投入。现在教学中,老师往往过多地让学生齐读,我以为是不恰当的。因为过多地让学生齐读,不仅容易造成唱读的毛病,而且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体验与感悟。
  
  第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者在教学中处在一个什么地位呢?教者不应当是将他对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承担着阅读指导的责任。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伙伴和指导者。一言以蔽之,是“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老师的职责是“助读”,而不是“代读”。孙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他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则相机予以指导、点拨。正如陆志平先生所说,“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留给学生”。(见《语文课程新探》)
  即便是点拨,孙老师也不是直接“告诉”,而是循循善诱。有个学生读课文,把“后园”读成了“后院”。老师并没有急于纠正,而是问学生:“你知道后园跟后院有什么区别吗?”学生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老师就先让学生用“园”、“院”连词,学生分别连出了“花园”、“公园”、“游园”、“菜园”,“庭院”、“医院”、“学院”等等。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问:“同学们有的可能会纳闷,我们平时都是写的‘后院’,这里为什么写成了‘后园’呢?”有的说:也许是后园的花草比较多。有的说:我想后园可能是比较大的。也有的说:能种花生,可能是一个菜园子。学生通过组词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比较明确地辨别“后园”与“后院”。此种基于自我建构理念的教学方法,特别值得称道。
  
  第三,要鼓励多元的异构解读。
  过去的阅读教学奉行的是文本第一,教师的职责就是“教文本”,而不是“用文本来教”。一切以文本为最高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是一元化的同构解读,语文教学走入了“标准化”的误区。事实上,阅读接受过程,不应是给定固有意义,让学生去机械地接受。对作者赋予文本的某些含义(尤其是1日时代的名家名篇),学生往往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割舍或添加。这是因为作者赋予的某些含义,由于时代的进化,人们理念的变化。已不全然合乎时宜。正如姚斯所说,“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显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见《走向接受美学》)
  我们应力求帮助学生改变对文本的态度,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从而使阅读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落花生》是地道的名家名篇,过去教学这篇课文,从来都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孙老师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鼓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多元解读,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老课上出了新意。老师不再是“教文本”,而是“用文本来教”。这样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读者”。真正地实现了这一转变,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摘 要] “授之以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诠释,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捕鱼,还要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捕不到鱼的原因,以及捕不到大鱼的原因,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方法;思想;价值  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几何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性质解决与之相关的几何问题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在几何问题中,有些全等三角形在图形中会直接呈现,而有些全等三角形则比较隐蔽,或找不到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2007年3月20日晚上7点,浙江省上虞市小学科学网络研修班的近40位学员与省内外20余位科学教师再次相聚在QQ研讨阵地上,举行“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教育叙事网络主题研讨活动。其中“送我两个小灯座好吗”是讨论得最为热烈的一个。    故事呈现  送我两个小灯座好吗?  下课铃响了,我满意地收拾实验器材,几位男同学围过来一边问这问那。一边热情地帮我整理器
[摘 要] 对于和谐课堂,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其除了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之外,还能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和谐课堂中的学生更容易让自己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 和谐不仅是情感上的,更是思维上的. 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的节拍能够跟随数学知识生成的节拍,那学生的思维就能够与数学知识的生成与运用形成共振效果,学生也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建构与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对学校工作的管理中,首先的是实现教育思想的领导,尤其是校长,要以一个教育者的思想在学校的每一个领域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将他的思想变为全体教师的思想,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进行。”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常规管理方面提出了“给教师以平台,还学生以空间”这一指导思想,实践下来,收到了初步成效。下面就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谈谈我们学校在常规管理方
《江苏教育》2008年6月小学教学版,刊登了一篇“追求效益”的文章。文中主人公江苏省已退休特级教师翟裕康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三“不”四“了”做法,给我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印象一:二十年前的精妙言论,至今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启迪:教育需要继承  翟裕康老师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做到3个“重视”。  1、重视内容选择。尤其是把握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他认为,改革结构、提高效率的
学校规定从那天开始,老师每天早晨到校后,必须在教学楼前集中学习做儿童广播体操。  我们正随着音乐伸臂、弯腰、踢腿,忽然,楼上传来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抬头一看,脑袋“轰”一下炸开了,自己班的孩子不好好“呆”在教室早读,竟然都跑到阳台上看起热闹来了。我连忙向孩子们打手势,暗示他们快进教室——别在阳台上探出这么多小脑袋,影响多不好。这时,其他老师也都开始议论纷纷:  “这些孩子纪律观念真不强,真是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开拓思路,探索提升课堂效率的操作策略.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指出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切实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使用观,并积极创设能够有效开启学生思维的情境.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提质增效”是教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研究自己的课堂,积极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展开探索和研究,整理相关教学策略,并在实践中进行
《江苏教育》2008年教育管理版要目
[摘 要] 文章通过折纸活动引导学生发现A4纸中的长、宽之比,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等活动让学生感悟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折纸;深度学习;等腰三角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指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造就教育家,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又是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趋势。在今天,教育现代化进程比任何时候更迫切需要一批出类拔萃的教育家。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需要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有高质量的教师,有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形成的共识,所发出的共同声音。造就一批教育家,造就成千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