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史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史是研究化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蕴含着科学探究方法、思维方式、理性精神等科学教育的重要元素,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领悟科学本质。“相对原子质量”一课,通过化学史重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系统[1]。
  基于以上理念,笔者根据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演变的化学史,通过从道尔顿“H为1”的标准到以“以12C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来搭建教学框架,帮助学生解构前概念,在重演化学史轨迹中,建构“相对原子质量”新概念。回顾“相对标准”变换的一连串科学史实中,追问学生“科学家为什么要选它为标准?如果你是当时开展研究的科学家,你会怎么思考?真的是最好的标准了吗?”等问题,通过对质、重组、迁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由来,领悟科学本质。
  一、体验情境,引发质疑
  出示图片:国际千克原器。设计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为什么要制造国际千克原器?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量的标准?
  问题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里?原子质量的数量级为多少?
  通过学生熟悉的质量标准引入,从引进相对量意义着手,让学生列举常见量的标准,体验“标准”是相对的。接着,列出三种原子的氢原子1.6741027千克、碳原子1.9931026千克、氧原子2.6571026千克。让学生计算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感知原子有质量但数值很小,体验“千克”这样的质量标准用到微观的原子、分子质量计算,势必引发质疑去寻找新“标准”。
  二、再现史实,建构概念
  通过上述甲烷分子、水分子质量计算,让学生谈谈过程体验,并提供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如果你是当时研究的科学家,你会怎么思考?有办法让计量简化吗?
  问题2:你会寻找什么作为标准(尺子),去比一比原子的质量呢?如何让大家认同你的观点?
  学生参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思想,充分表达观点,并阐述相关理由。
  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观点归纳。从中选择一个原子的质量作为标准的“砝码”;选择氢原子作为标准,因为氢原子质量最小。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而推,我们来学习当时科学家是怎么思考的。
  化学史实1:道尔顿“原子质量”标准的探索
  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创立原子论的一个主要目标,即确定单质和化合物中原子的相对重量,但是,由于他没有考虑到元素化合时定比的多样性,所以没有能测得准确的原子量[2]。例如,他认为,水是由1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组成的。
  展示史实后,追问学生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1:道尔顿认为,水是由1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组成的。请想一想水的组成是这样吗?
  问题2:你认为道尔顿会选择那种元素为标准?为什么?
  化学史实2:道尔顿“原子质量”标准的探索
  根据当时拉瓦锡对水的重量分析的结果。基于氢是最轻的原子的假设,道尔顿首先提出(以氢的原子量为1作为标准),根据水是由8份氧气和1份氢气化合而成,得出氧的原子量是8[3]。
  1803年10月,道尔顿第一次公布了6种元素的原子相对质量。此后不断增加元素种类,最终增至37种,并对部分数值做了修正。
  针对史实提出以下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问题1:道尔顿为什么把氢设定为1,有科学依据吗?
  问题2:把氢设定为1时,氧为什么是8呢?
  化学史实3:道尔顿“原子质量”标准的探索
  化学史实4:在历史上,不同的化学家曾经采用过不同的相对质量“参照系”,瑞典化学家琼斯·雅可比·柏采留斯曾经用氧的原子量为100作“参照系”。
  针对史实提出以下问题,柏采留斯为什么要选择“氧”为标准呢?请你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学生可能会回答说:因为氧原子比较普遍。此时,老师适当引导,科学史实确实如此,当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自然界中含氧的化合物很多,含氢元素的化合物很少。
  化学史实5:1860年,比利时化学家斯达(J.S.Stas)提出“O=16”为基准,很快得到公认并在化学领域沿用了整整一个世纪[4]。
  展示史实后追问学生,斯达为什么又提出以“O=16”作为“参照标准”呢?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
  化学史实6:伴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相对原子量数值精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1929年美国化学家吉奥克(W.F.Giauque)等人发现了17O和18O两种同位素后,使化学和物理两大领域的相对原子质量基准出现了差别[5]。
  根据比较精确的质谱测定,自然界中氧三种同位素的丰度,16O占99.759%,17O占0.037%,18O占0.204%。化学的相对原子质量基准选用的是天然氧,而物理的相对原子质量基准选用的是16O=16[6]。
  展示史实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同位素?
  问题2:根据材料的介绍,“丰度”表示什么?请描述出你的理解。
  问题3:若以物理学界16O这种同位素原子等于16作为标准时,那么天然氧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应怎样计算呢?
  化学史实7: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建议。曾先后以“4He=4”和以“19F=19”为基准,但都因各自的不足而被否定了[7]。
  化学史实8:1957年,美国质谱学家尼尔和化学家厄兰得提出以12C=12为基准的方案。由于12C基准有利于采用质谱法确定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方案得到德国质谱学家马陶赫(J.Mattauch)的支持。1959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接受马陶赫的意见,建议使用12C =12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196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C)接受了这项倡议,于是一个为世界公认的新相对原子质量基准诞生了[8]。   问题1:12C表示的意义?
  问题2:想一想,采用12C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12C原子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呢?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用当时科学家的观点,挑战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交流、质疑和推理,让学生调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观点来阐释问题,通过“证据—推理”形成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提出的观点能击中问题关键,如碳原子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且稳定,便于质谱测定。同时,也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寻找“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关知识,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有价值的选择和决定,领悟科学与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学生充分表达之后,再展示采用12C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史实,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在课本上描述时,为什么要以“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而不是以“12C原子质量”作为
  标准?
  经查证,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要求学生计算出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值,并将计算结果与质子中子质量进行对比。
  三、体悟本质,学以致用
  学生在查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质量表实践过程中,体会相对原子质量简洁、规范、准确、国际统一的特点。理解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
  【练习】查找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从元素周期表(附录4)中查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a ; Al ; Cl ; S 。
  (2)从相对原子质量表(附录3)查出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a ; Na ; S ; Br 。
  在学生查表之后,引导学生对比附录4与附录3。追问学生,为什么附录3(相对原子质量表)与附录4(元素周期表)有些虽是同种元素但相对原子质量却有区别?如硫(附录3)为32.066,(附录4)为32.06。让学生说说变化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通过追问,让学生调用前面所学“相对原子质量”得出过程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辨能力。在学生阐述观点过程中,了解学生的逻辑推理方式[9]。
  科学总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知识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这一环境中,科学生产的目的是与具有不同目的的其他实践相互关联的[10]。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可以通过适当历史事例展示人类探索,并建构化学知识的前因后果。这节课的教学问题设计,从引进相对量的意义入手,将“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产生过程融入化学史教学,而不是“冷不丁”地冒出个“以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融“史”于课,由“史”引思,以“史”促探,更重要的是揭示探寻“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思维过程,通过对标准探索和变更发展的历程,突出分析、评价、推断、演绎、归纳等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思路,折射出科学本质,这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4-345.
  [4][5][6][7][8]朱清时.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68.
  [9]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0.
  [10]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89.
  本文系浙江省学前及义务教育段名师工作站2018年度王耀村名師网络工作室专项课题“基于科学名师网络工作室的研修活动规划与实施成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其他文献
事实上,秘密不仅对儿童具有教育意义,理解儿童的秘密也能帮助成人更好地发现自己。儿童以及儿童秘密的存在,会唤醒成人对外在和内心世界的认知,发现世界对自我和儿童共同的价值与意义。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秘密花园,弗朗西斯·伯内特笔下的《秘密花园》讲述了失去父母的小女孩玛丽闯入久已禁闭且荒芜的秘密花园后,和花园一起经历复活重获幸福的故事。《秘密花园》是儿童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并非只因为其故事的曲折离奇,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2011年版新课标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坚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同时,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奏响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小学数学课堂是帮助学生树立求是、求真思想的主阵地,因此,如何坚持以生为本的人文思想,在课堂上
一  老子为我们讲了一个妙不可言、“玄之又玄”的“道”,那我们一般人有没有可能理解、感悟到这个“道”呢?如果有这个可能,那是怎样做到的?  《道德经》第十六章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后世的悟道者、研究者都把这一章作为悟道、修道的纲领,特别是
李老师,您的学生们、您带出来的这支队伍会一如既往地不懈努力,和您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求解遥感的难题,响应社会的需求。您的学术思想会吸引更多有志于此的学者和青年学生加入这个行列,创造您期望的更多辉煌,向您汇报,与您分享。  李老师,您好!  有件事情,向您请教。  最近,常常看到,您最亲近的学生们将“几何光学”和“尺度”作为集中表达您的学术贡献的关键词,虽然这两个词远远不足以呈现您的那么多成就,但是
编者按  2017年9月,民进中央在湖北武汉举行了中国教师发展论坛,聚焦教师队伍建设与中国教育现代化。10月,本刊以专题形式为读者呈现大会部分专家学者的精彩观点。本期,我们继续推出四位学者的文章,为大家呈现他们对于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观点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深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  一、当前我国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1.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教育的发展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
任何一次科技文明的进步,都会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Web 2.0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逐渐深入课堂: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多元化,以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为终端的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越来越普及;教学手段倾向多媒体化,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实时教学模式;尤其是E-learning(数字化网络学习)概念及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出现,如在线学习(On-Line Le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依托是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怎样的时空观念才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这需要我们不仅仅思考“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而且应当进一步思考“怎样的时空联系才更有价值”。本文拟以“时空观念”为例,谈谈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历史教学落点。  一、跨学科背
受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领导班子的委托,笔者牵头组建项目组,分别于2014年、2016年为该校教师专业研修提供两轮的专业支持与服务,研修效果得到该校领导班子和教师的一致肯定。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本文就高校和中小学协作打造教师教育共同体,实施以校为本、以岗为本,以有专业引领的教师反思性实践为主要路径的教师专业研修工作进行总结概括,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当下在职教师的有效校本研修问题。  一、“实践取向”的教师
一、案例背景  教学反馈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是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反馈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关键环节,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反馈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便调整教学节奏和步骤,也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认识平面图》是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这
记得当年刚刚踏上讲台,曾经借外出学习听课的机会,向众多教育专家请教同一个问题—教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有了20年的工作经历之后,在人生之路上我慢慢悟出了自己的幸福之道。  我认为,一位能享受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葆有童心的人,一个富有教育智慧的人,一个家庭幸福的人。  童书阅读,永葆童心的纯真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每一届学生我都從一年级陪伴他们到六年级,有人会为小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