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相关论文
蜀与秦地关中在地缘上皆属西部,蜀学与关学其学术发展在历史上有较多的交集。张载自幼在涪州生活近十二年之久,其成长很可能受到蜀(......
儒家诸经之中,《周礼》是为晚出,始见于西汉之世,从古至今,学者对其疑信参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东汉末年,郑玄遍注群经,而尤推尊......
《鹤山集》又称《鹤山先生文集》、《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鹤山先生大全集》等,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
張拭(1133—1180)是宋代與朱熹齊名的理學家,對理學的發展和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南軒之學指張拭的學術思想和著述。張拭生於西蜀,......
一、绪言魏了翁同真德秀一道为南宋后期理学的官学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魏了翁和真德秀几乎同时进入仕途,又同时历任地方和中央官职......
宋代蜀学集大成者魏了翁被世人称为“南方共宗鹤山老”,由他创办的现位于四川省蒲江县的鹤山书院得名于世.本文将从魏了翁的书院教......
魏了翁(1178年—1237年)不“倚门傍户”,具有创新意识,形成了独特的理学思想,但魏了翁的美学思想在较长时期内被忽视,魏了翁除了是......
魏了翁 魏了翁(公元1178-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书法家,蒲江人。魏了翁在当时号称“真儒”,以学术、文......
姓氏起源魏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
在重庆合川风景秀美的学士山麓立有一座八角亭。将近1000年前,北宋思想家周敦颐为它书名“养心亭”,并附之以《养心亭说》,使之名噪一......
魏了翁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经学家,与湘学具有深厚的渊源。首先,魏了翁与张栻门人交往密切,私淑张栻之学;其次,魏了翁在治学方法......
真德秀和魏了翁是朱熹之后的著名理学家,他们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真德秀诗歌作品中的"鹤"及魏了翁诗中的"鹤"与"梅",都是非常特殊的自然......
《全宋诗》著录诗人九千余人,卷帙浩繁,出之众人,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重收诗现象。对此,学界已做了不少修订工作,如陈新等人编著《......
“汴洛之役”后,蒙军于端平二年对南宋发动了全线进攻。据《宋史·魏了翁传》记载,南宋大敌当前之际,“督视江淮、京湖军马”......
长期以来,文学史叙述在南宋中后期只关注江湖诗派,对当时的一大批士大夫创作群体有所忽视,而南宋中后期道学派士大夫创作了大量诗......
南宋理学大师魏了翁的寿词创作数量堪称历代词人寿词之最。对此,前人颇为不解。本文通过对魏了翁生平的简要梳理及其寿词创作的分类......
南宋理宗时魏了翁贬谪湘西靖州,在此建立靖州鹤山书院;此时闽籍仕宦饶敏学正为官黔阳,兴修县学;元代又有粟姓乡贤捐建靖州广德书院,揭侯......
魏了翁是南宋后期与真德秀并称的理学大家,但与真德秀相比,魏了翁兼容了乾淳以来各家思想,相比之下思想更为闳通.因此他的诗学观点......
朱子文学多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其受福建文化影响甚深,同时其对福建文化的影响也颇巨。魏了翁、真德秀两人对朱子文学思想多有继承,......
魏了翁的诗作渠阳诗现存百余首,最能体现魏了翁的创作特色,在晚宋理宗朝诗坛自成一体。首先,诗人命意曲折、用事宏奥、下字奇古,营造出......
重庆市潼南区城西北1.5公里定明山下的大佛寺,依山临水,坐南面北,一字形排列着鉴亭、大像阁、外殿、观音殿和玉皇殿5座木结构建筑,......
魏了翁延伸了宋代的以理论诗学说,其诗学观与易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思想渊源上看,魏了翁对真德秀的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他们对<周......
魏了翁继承朱熹,兼重象数义理,以辞、变、象、占为<易>之纲领,力图融会程、邵易学.他深研邵雍易学,提出'性善之义具于<易>'......
现存魏了翁文集主要版本凡四种,即宋开庆元年刻本、明嘉靖初锡山安国铜活字本、嘉靖三十年邛州吴凤重刻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诗经·小雅·斯干》唱道:“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哩哩,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
<正> 1996年,五座安丙家族墓在四川省华蓥市发现,引起了中国考古界和宋史界的广泛关注。安丙家族是南宋巴蜀地区的名门望族之一,在......
魏了翁从小学习<周易>,逐渐接受理学易,并继承朱熹,形成象数义理并重的易学观.他在靖州谪居期间,以道贵自得、学宗程朱为旨,汇集前......
对义理的崇尚是魏了翁文艺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其诗歌与绘画阐释观念的会通之处。他推崇义理诗学,反对空疏浮华的诗风,主张诗歌创......
学术上融合朱陆、会同洛蜀的魏了翁,在文艺思想上显得较为圆融通达。对于文艺创作,他提倡先立大本,提出了“根诸气、命于志、成于学”......
唐代孔颖达奉敕撰《五经正义》,以王弼、韩康伯易注为本,同时兼顾郑玄易注,并引用纬书。北宋欧阳修上疏宋仁宗要求删尽五经注疏中......
对宋代学术与文学之间关系的考察,并非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却是一项艰难的课题,涉足此领域的学者并不少见,可真正能够厘清二者复杂关......
张栻、魏了翁具有丰富的实学思想,这主要表现在求实求理,重躬行践履,对欲、利的肯定,把义理与训诂相结合等方面.并且,张栻、魏了翁......
【正】 魏了翁(公元1178——1237年)字华父,南宋邛州蒲江(今四川省蒲江县)人,学者称他为“鹤山先生”。魏了翁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理......
经查多个版本的《靖州志》及《鹤山集》所载《靖州鹤山书院记》,文尾均缺少撰文时间之落款,独明抄本洪武《靖州志》中所载文尾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