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相关论文
《静静的顿河》和《四世同堂》分别是俄国作者肖洛霍夫和中国作者老舍所创作的具有史诗性的作品,他们都有对战争的描写,对民族的描写......
20世纪尤其是从“五四”到“文革”之前的这个阶段,苏联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五......
《树林和草原》是屠格涅夫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自问世至今,受到了众口一词的称赞。早在大学时代,在最能体现天人合一的田野环绕......
自1934年《静静的顿河》在美国出版,肖氏的每部作品都在美国学界引发热议,相关评论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1)它是否突破了官方意识形......
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创作的处女作《静静的顿河》中最为引人关注的焦点就在于其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的悲剧意识,他在整个历史进......
摘 要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伟大的诺贝尔获奖作品,其内容不仅仅对俄罗斯经历的战争进行了形象生动的刻画,而且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于......
从短篇小说起步到中篇小说试水,在延展至“登峰阶段”长篇小说《白鹿原》出世,恰如俄罗斯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般不期而至,......
2015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公开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讲话中提到了很多国家的大师,本文将部分大......
人生中总是充斥着各种痛苦,在文学史上,余华的《活着》刺痛人麻木的心,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让人感受生命的顽强和斗争,两篇......
苏联卫国战争发生于1941年至1945年,其间超过2000万苏联人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失去了生命。当时苏联的作家与诗人纷纷......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是苏联文学史中独特的文学现象,电影是解读作品的一种方式,《静静的顿河》曾经三次被改编成电影,通过改......
一位相识三十多年的朋友将他的长篇小说送与我已经有些时日,曾经答应为他写个短评的,一直没想好该怎么谈,因此迟迟不曾动笔。今天突然......
1.“世界靠精神和道德的引导走向辉煌,否则就离毁灭不远;人类靠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走向天堂,否则就离地獄不远。只有在繁杂匆忙的现实生......
提到哥萨克,就使人想起了苏联早期电影《克楚别依》和《夏伯阳》中响遏行云的史诗般的哥萨克英雄形象。肖洛霍夫笔下的顿河哥萨克,......
一向喜欢读杰出人物的传记,这样的传记常让你感慨,更让你深思。最近读到周仰之《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我的祖父周立波》,此种感觉更加......
摘 要:本文是一篇小说节选,在此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意在引领学生欣赏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使学生从中获得对作品的思想感情......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老楼光线黯然,一片衰败,年轻人寥寥。一代文化巨子及其偶像已日薄西山,坠入黄昏。 飞......
走进各大中城市的书店,都可以看到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这部煌煌巨著共12卷,400万字,是年届八旬的......
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奖以来,因为规模宏大、奖金丰厚而成为当今世界文学界的最高奖,世界上许多作家都以......
本刊讯(记者 杨晓青)2016年4月6日,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联合主办,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承办的“2016中俄心理......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俄罗斯著名作家。他的史诗性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在一定历......
从西宁乘车,向东南100公里进入青沙山区,远处一条河明明灭灭,时隐时现,像一条亮闪闪的带子,飘扬在起伏的山间.朋友的一句话惊了我......
《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文学中被誉为“人道主义宣言”,在肖洛霍夫的众多小说中出特殊地位,作者在小说中以集中紧凑的方式向读者表......
《一个人的遭遇》是肖洛霍夫的成功创作之一,他开创了苏联军事题材文学的新局面,作者通过这样一篇充满这人性感情的作品,从历史和哲学......
秦翰恒是学钢琴的,他很幸运,从音乐学院键盘专业一毕业就进了北京的文艺团体--红星乐团.他能进文艺团体是因为他是高材生,有人推荐......
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民族共性和文化共性的人物群体。哥萨克独特的历史,造就了哥萨克生活、民风、习俗、心理......
读书rn“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去年2月,习近平在俄罗斯电视台说的话.说话间,他列出了一串名字......
我们知道的俄国哥萨克的传奇大都来自于小说,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人》、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些作品形象地描绘出一个“......
“小雏儿”是苏联著名小说家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中的主人公索科洛夫对他收养的孤儿凡尼亚的爱称。这一爱称与那“小儿子”、......
俄罗斯基洛夫州国家档案馆工作人员最近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了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一些私人信件以及《被开垦的处女......
相似的人生经历与同样深厚的草原情怀,使玛拉沁夫对肖洛霍夫产生了异乎寻常的亲近感。《茫茫的草原》就是他借鉴肖洛霍夫创作艺术......
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于1956年12月31日和1957年1月1日在《真理报》上发表后,立即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引起轰动。前苏联......
肖洛霍夫的作品中遍布着众多的死亡事件,这些死亡意向代表了他对生与死的独特理解。在西方社会和宗教文化的背景下,从生命哲学的角度......
当代青年作家邓一光的《远离稼穑》和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在艺术构思上,都通过一个具体人的遭......
在时任主编绥拉菲莫维奇的力挺下,从1928年1月,苏联最大的杂志——《十月》,开始连载一个叫米哈伊尔的23岁小伙的长篇小说。 快要......
本文通过对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解读,探讨其在叙事特征上的共通性与分异点,说明在表层的宏阔的政治叙事的视角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小说单元涉及两篇颇为著名的中外小说:一为苏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为鲁迅的《祝福》。读完文章,我们......
(一)六十多年的争论 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苏联著名作家,他先后荣获斯大林文......
肖洛霍夫小说中儿童零散化、细节化的叙事过程呈现出多种伦理面相。在以儿童为对象的直接叙事中,无论是孩子们赤子童心建构的自由......
我们知道,白银时代小说是在语言学革命的背景下发生的,然而“一部文学作品的材料,在一个层次上是语言,另一个层次上是人类的行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