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实践相关论文
从原始时期到现在,人类主宰着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作为审美实践活动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所谓艺术都具有审美性,艺术从物质形态转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一语点......
教科书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三观”的解读是脱离人的具体的感性活动的。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首先意味着人的自由自......
马克思对社会实践的批判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他看来,社会实践有对社会生活、社会意识、社会结构、社会运动的础性,却没有超......
虽然马克思高度重视感性的人和感性的世界 ,但他并没有停留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件。因为具体的人和具体事件在理论上无法言......
区域化教师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从马克思人学理论的视阈看,一方面,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是生成、发......
在习惯思维看来,感性直观是被感性实践所"克服"、所"取代"了的东西.但历史和现实却告诉我们,在马克思对于人的认识活动的理解和论......
本体论与人的本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本体论与人的本性的相关性决定了本体论不可取消.现代哲学拒斥的是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现了从"思辨逻辑"向"文化逻辑"的思维方式变革,正是这种思维方式转变才使"感性实践"的唯物主义新哲学......
“当代国学”与“近代国学”有别。近代国学之研究,起自中学与西学之对比以及依西学之目标重理国故,其意义主要在近代中国革命的意......
作为感性学的美学,在我国的人文学科中有其特殊性,依据其学科特性,要有对应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文章从三个方面予以了论述, 以感性体......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17-01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
音乐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实践与理性认知的,本文旨在探索音乐教学过程既突出音乐学科独特的审美体验特点,又合理安......
"美"属于本体域,作为人的感性自由形式,必须从本体遮蔽或异化的历史之路上,在人的现实感性实践中的否定性上去加以领会并确立其"真......
知识是宏大历史场景中的文本叙事,是感性实践的理性之纬,是人类文明的智慧之源。知识是高贵的,因为它不断地推动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为......
本文指出,国内哲学界有关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存在着一个盲点、或缺环——即如何作出感性实践对客观对象世界(自然界、他人、社会)......
只有对实践进行了充分的解构性分析才能真正认识哲学的实践性品格,而这与对马克思的重新发现是统一的.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社会生活......
21世纪哲学的主流是生命哲学。未来的生命哲学将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感,将进一步从感性实践出发,更充分地展现人类生命的具体规定性和丰......
马克思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异同比较对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开端及其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与鲍威尔的"自......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所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一种以"感性实践活动"为基础、关于人的本质及......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沟通直觉与实践有多重理论进路。与现代新儒家把作为直觉境界呈现之基础的实践归结为道德实践不同,冯契的广义......
为了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需要重新审视当下的教研方式,以马克思主义"感性实践观"辩证地认清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关系。针对教研活动无......
当前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快节奏、大容量,与电视剧批评的贫弱与滞后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通过对电视剧批评现状及问题的梳理,将中国......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上的一部关键性著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全部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和秘密所在......
音乐教学是兼具感性实践与理性认知的教学,既要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体验价值,又不能轻易淡化"双基"的学习。要想让音乐教学中的感性......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试图摆脱传统、抽象、思辨的哲学研究方式,从人的现实、......
本文坚持唯物史观、社会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社会心态与人的主体能力和本质力量的内在关系为切入点,认为社会......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作为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进程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经......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艺术认识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方式之一,它以感性形式的方式区别于宗教和哲学,所以艺术哲学构成了黑格尔哲学体......
马克思站在不同的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过不同的表述,这些表述彼此间看似互不相干,事实上却是内在统一的,即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一直......
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而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费尔巴哈......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原则是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在社会理论从经典到当代的演化史中经历了确立、排斥、复兴与创新的变化。是......
德性的自证思想是理解冯契先生转识成智思想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深入分析,既可以理清转识成智发生的机制,又可以对“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结合经济学批判展开了双重哲学批判:就马克思破解“人本身”的生存奥秘而言,他侧重阐发了人的“......
期刊
威廉·莱斯与马克思都认为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某种关联,生态危机的背后蕴涵着人与人的关系,但两人也有诸多的不同之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