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学生作文的写作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也是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如何帮助学生快乐地写作,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生活日记可以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让学生用眼睛做摄像机,定格瞬间的感受,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日记
日记是一种自由随意的写作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渐养成写作的习惯,提升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对生活观察的比较少,导致作文的内容空洞、情感匮乏。生活日记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选择,怎样帮助学生写好生活日记呢?
一、主动写——提高学生写作意识
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坚持。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只有教师的敦促是不现实,应该让学生具有写作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进行写作,不再敷衍了事,把生活日记当作一种家庭作业去完成,而是自己心灵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所以,語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去写。
学校举行“冬锻跳长绳比赛”,我们班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每天抽时间练习,而且为了节省时间、整体连贯性等问题,学生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不断调整、练习,表现得很团结。比赛那天,长绳队员沉着冷静,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围在旁边为他们加油鼓劲,经过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获得了冬锻跳长绳比赛的冠军,学生欢呼雀跃,很是兴奋。我说:“这个冠军是你们团结努力的结果,凝结着每一个学生的辛劳和汗水,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同学们不妨写到日记里,一同分享夺冠后的心情!”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都很乐意去写,结果表明学生的文章写得很好,都是有感而发。
四年级上学期,有一篇课文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我为学生介绍了许多名家成才的故事,包括王羲之刻苦练字、莫泊桑勤奋写作的故事。利用故事告诉学生名家成名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勤奋、刻苦和永不放弃的执著精神,同学们也要有这种精神,要想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就要不断练笔,每天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想,不放弃不中断,一定会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让学生了解生活日记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记录。
二、学会写——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一)学会观察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的一段话。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蕴含着无穷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文章告诉我们创作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我在讲述的时候延伸了另外一个意思,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我问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们平时都是怎样观察的?”
学生们开始回答“仔细看”。直到一名学生说“闻一闻”,答案才变的丰富,比如“尝一尝”“听一听”“摸一摸”“踩一踩”等。
“观察,不只是观看,还包括察,这种察可以是你们能用到的一切了解事物的方法,从中得到答案或引起你们的思考。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生活日记里有哪些是观察后写出来的?”
“老师,我的生活日记写了通过观察、请教,学会辨别小龙虾的公母!”
“我写了跟姐姐一起学做寿司的过程,真是动手又动脑啊!”
“我写了昨天下的一场雨,我发现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雨也是一种享受。”
“我写了我家的小狗,它可爱又调皮,让我又好笑又好气。”
……
我笑着说:“这些都是你们观察的结果。原来同学们的生活这么丰富啊,要用你们的笔记录下来哦!”说着我举起一支笔,学生们都兴奋地点点头。
(二)学会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观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五年级下册练习1中,诵读与欣赏的文章是一首散文诗《丝丝春雨》,内容短小精悍,感情细腻丰富。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写一篇读后感,或者结合习作1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春雨的景象,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素材。
三、愿意写——创造学生写作环境
四、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开始转变,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的结果有条理地呈现出来。但是学生的自律能力比较差,加之生活日记自由随意的特点,学生可能做不好一天一记或一事一记。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生活日记写作的条件,让学生愿意去写。在校园重大活动、社会重要事件或者游玩过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平时可以为学生创造观察或写作的环境。
比如,母亲节到了,为了提高学生感恩母亲的意识,许多老师都采取了措施,音乐教师教授了新课,美术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作为母亲节礼物,而进行感恩母亲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作文课又怎么会落下呢!
“母亲节马上到了,同学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妈妈准备礼物呢?”
“准备了!”
“哦,我以为同学们都没有准备,本打算给你们提供一个让妈妈感动的节日礼物呢!”
“什么礼物?”“礼多人不嫌!”学生好像很兴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日记
日记是一种自由随意的写作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出来,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逐渐养成写作的习惯,提升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对生活观察的比较少,导致作文的内容空洞、情感匮乏。生活日记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选择,怎样帮助学生写好生活日记呢?
一、主动写——提高学生写作意识
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坚持。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只有教师的敦促是不现实,应该让学生具有写作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进行写作,不再敷衍了事,把生活日记当作一种家庭作业去完成,而是自己心灵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所以,語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去写。
学校举行“冬锻跳长绳比赛”,我们班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每天抽时间练习,而且为了节省时间、整体连贯性等问题,学生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不断调整、练习,表现得很团结。比赛那天,长绳队员沉着冷静,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围在旁边为他们加油鼓劲,经过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班获得了冬锻跳长绳比赛的冠军,学生欢呼雀跃,很是兴奋。我说:“这个冠军是你们团结努力的结果,凝结着每一个学生的辛劳和汗水,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同学们不妨写到日记里,一同分享夺冠后的心情!”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都很乐意去写,结果表明学生的文章写得很好,都是有感而发。
四年级上学期,有一篇课文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我为学生介绍了许多名家成才的故事,包括王羲之刻苦练字、莫泊桑勤奋写作的故事。利用故事告诉学生名家成名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天生的才能,而是勤奋、刻苦和永不放弃的执著精神,同学们也要有这种精神,要想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就要不断练笔,每天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和感想,不放弃不中断,一定会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让学生了解生活日记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记录。
二、学会写——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一)学会观察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的一段话。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蕴含着无穷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文章告诉我们创作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我在讲述的时候延伸了另外一个意思,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我问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们平时都是怎样观察的?”
学生们开始回答“仔细看”。直到一名学生说“闻一闻”,答案才变的丰富,比如“尝一尝”“听一听”“摸一摸”“踩一踩”等。
“观察,不只是观看,还包括察,这种察可以是你们能用到的一切了解事物的方法,从中得到答案或引起你们的思考。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生活日记里有哪些是观察后写出来的?”
“老师,我的生活日记写了通过观察、请教,学会辨别小龙虾的公母!”
“我写了跟姐姐一起学做寿司的过程,真是动手又动脑啊!”
“我写了昨天下的一场雨,我发现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雨也是一种享受。”
“我写了我家的小狗,它可爱又调皮,让我又好笑又好气。”
……
我笑着说:“这些都是你们观察的结果。原来同学们的生活这么丰富啊,要用你们的笔记录下来哦!”说着我举起一支笔,学生们都兴奋地点点头。
(二)学会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的观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和阅读知识的积累,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五年级下册练习1中,诵读与欣赏的文章是一首散文诗《丝丝春雨》,内容短小精悍,感情细腻丰富。可以让学生进行背诵,写一篇读后感,或者结合习作1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春雨的景象,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素材。
三、愿意写——创造学生写作环境
四、五年级的学生,思维已经开始转变,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分析,并且将分析的结果有条理地呈现出来。但是学生的自律能力比较差,加之生活日记自由随意的特点,学生可能做不好一天一记或一事一记。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生活日记写作的条件,让学生愿意去写。在校园重大活动、社会重要事件或者游玩过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平时可以为学生创造观察或写作的环境。
比如,母亲节到了,为了提高学生感恩母亲的意识,许多老师都采取了措施,音乐教师教授了新课,美术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作为母亲节礼物,而进行感恩母亲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作文课又怎么会落下呢!
“母亲节马上到了,同学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妈妈准备礼物呢?”
“准备了!”
“哦,我以为同学们都没有准备,本打算给你们提供一个让妈妈感动的节日礼物呢!”
“什么礼物?”“礼多人不嫌!”学生好像很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