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试题设计与实施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tlavie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题的设计和实施是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做好试题的设计,精选史料、巧设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试题分析中提升思维能力和形成必备品格。
  关键词:核心素养;史料实证;试题设计
  “史料实证”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起到基础作用,它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史料实证”素养定义为“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由此可见,该素养的培养,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重视史料的获取,还要在史料阅读中学会提取信息、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到以史为鉴。
  然而,在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过程中,我们历史教师往往比较注重用史料来补充课堂教学,却忽略了用史料来设计历史试题,而试题的设计和实施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历史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一方法,巧借史料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并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在近年的高考考试中,史料分析在试卷中的比重日益显著,可谓“无史料不成题”。那么,教师如何通过试题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下面就该问题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精选史料、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精选史料,使学生从“叙事”中了解历史,提高阅读兴趣。史料的搜集和选取要尽量在学生客观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如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的史料就更能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今年最大的社会热点是新冠疫情,此次新冠疫情,对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来说,不但是一场磨难,更是一场心灵的拷问,但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防疫工作做得非常出色。那么,历史上,面对疫情,当时的政府是如何防疫的呢?为此,本人采用了一些相关史料,如:
  材料一408-1643年间,中国爆发全国性大疫19次之多,局部性疫情不计其数,致使“万户萧疏鬼唱歌”“饥民抢掠四起”。文献记载每当瘟疫发生时,皇帝往往派人去祈祷,采取施咒的方法安慰百姓。明宪宗曾下诏在京城崇文、宣武等六门1城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敛遗尸。1587年明神宗谕旨礼部:“尔部便行太医院精选医官人等,多发药材,分头诊视施给”;还强调“此后各省直有与重大灾疫,须令各府州县……即许便宜支社仓积谷,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病者或给衣食”。对此时人评论:“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防疫较为有效的隔离、禁止人员流动等措施,朝廷并没有推行,文献也没有记载。”(摘编自甘海根《明代北京的瘟疫与政府应对》)
  材料二1910年10月,東北地区满洲里附近的小镇上,发现了这次鼠疫的首例病人……截止1911年4月,鼠疫夺走了6万余人的生命,这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一次最大的浩劫。随着鼠疫的不断扩散,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鼠疫的进一步渗透。首先,对鼠疫的病人清查并救治,采取隔离的方法防止疫情的扩散……其次,对染疫而亡者,政府要求尸体一律焚化……鼠疫肆虐,只采取治理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配合以预防措施。卫生清洁是防止传播的第一要旨……此外,政府还做了大量的关于鼠疫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使民众了解更多的防疫方法,减少鼠疫的感染伤亡人数。鼠疫消失之后,政府为解决难民的生存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善后救助措施。(摘编自任金玲《清末东北政府防疫措施述评》)
  上述史料的特点是有别于教材,且有一定的时空跨度。两段史料中关于明清政府防疫的介绍,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既是认知的盲点,也是与当前疫情防控有内在关联的史料,因而阅读此类史料,一方面弥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认知的不足,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的时空观念。
  其次,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仅仅有史料的呈现,不足以让史料的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如果在精选史料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学生的思维搭建桥梁,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如面对上述两则史料,本人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一)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政府防疫的特点。
  (二)根据两则材料,指出与明代相比,清末政府防疫的进步性。
  (三)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的认识。
  在上述史料的问题设计上,本人设计了三个有层级性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对明朝政府、清末政府以及当前我国政府的防疫策略进行由浅入深地层层剖析,一步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形成对不同历史时期政府防疫的深度认知。
  二、阅读史料、分析探究,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运用史料分析和组织答案的过程,一定是学生经过自主的学习和判断并提升“能力”和“素养”的过程。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对试题的阅读分析能力呢?
  第一,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一方面,宏观把握史料的时空信息,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如上述史料从时空角度来看,材料一介绍的是明朝北京的疫情和政府应对,材料二则介绍了清末东北的政府防疫。另一方面,充分关注史料的关键词、主干句,全面、准确地把握史料的关键信息。如通过材料一提供的关键词句:“采用施咒的办法安慰百姓”、“及本部事例义输等银、病者或给衣食”、“防疫较为有效的隔离、禁止人员流动等措施,朝廷并没有推行”等,可以直接将本题第(1)问明朝政府的防疫特点概括为: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重在赈济救助而忽视防治以及缺乏系统、有效的救济措施等。此外,通过阅读可以看出材料二有这样一些关键词句:“采取隔离的方法防止疫情的扩散”、“对染疫而亡者,政府要求尸体一律焚化”、“卫生清洁是防止传播的第一要旨”、“政府还做了大量的关于鼠疫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以及“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善后救助措施”等,引导学生准确完整地找出这些关键词句,就是抓住了史料的重心,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概括,本题第(2)问也就容易解答了。   第二,引导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和解释。对史料的分析、概括和解释,也就是在史料之间作出比较,并对史料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的过程。如该题第(2)问在解答时,就要通过对两段史料政府防疫细节的对比、分析,进而得出这样一些结论:清末政府采取了隔离法、尸体焚化、卫生清洁等措施,说明其防疫观念较明朝更加科学化、理性化;与明朝政府相比,清末政府不仅对民众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还实施了一些善后救助措施,可见其防疫更加系统化、人性化;此外,明朝只注重政府的单方救助,而忽视了民众的力量,清末政府防疫更加注重民众的有效配合。显然,从明清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对比来看,清末政府的防疫措施更加合理,有了很大的进步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史料的阅读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分析探究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延伸拓展、深度立意,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一道好的历史试题,除有效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外,更应有命题者赋予试题的价值引领,也就是通过拓展延伸,将立德树人、家国情怀有机融入试题中。如本试题的第(3)问,即谈谈我们对当前我国政府防疫的认识,侧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回答时要在在前两问铺垫的基础上升华到价值观层面。基于对前两问的解答,我们可以通过古今贯通以及中西对比来进行深度分析。
  首先,从古今纵向比较来看,中华民族尤其是清末政府在历史上战胜疫情,从磨难中的奋起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有效依靠群众、坚持科学防疫等,都值得我们去借鉴。然而,通过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明清政府的防疫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受其阶级本质的影响,其目的也仅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这使我们认识到: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才能以人民為中心;只有在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组织群众进行科学防疫,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其次,从中西横向比较来看,当前海外疫情不容乐观,尤其是美国政府无视民众的生命健康,面对日趋严重的疫情不作为,反而将疫情政治化,试图转嫁责任,甩锅给中国,造成如今美国疫情持续扩散,经济萎缩,死亡人数超过30万,也让全球人民认清了资本为少数人服务的本质。而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身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很快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并使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了保障,我国经济也在世界经济中保持了唯一的正增长。而正是这种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强大,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学生的思想情感也因而有了更高的升华,强化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历史试题设计与实施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过程。充分利用“史料实证”这个桥梁,更有利于其它素养的达成。总之,恰当的试题设计与实施,是历史教学的助力点,运用好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史料获取、解读以及推论能力,还能在润物无声中使课堂有温度,使教学有灵魂,使教育有情怀,从而将“史料实证”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耿义.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量度问题[J].科学咨询.2020,(9).55.
  [2]赖小贵.高中历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有效教学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19,(19).38.
  [3]曹祺.中学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培养研究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6,(1).3-7.
  [4]徐金超.以史料分析和问题探讨为依托的“史证教育”初探[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9,(10).29-33.
  [5]陈惠强,梁超.培养证据意识提升“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出土文献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12-14.
  [6]杨梅.寓家国情怀于史料实证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为例[J].辽宁教育,2020,(5).16-2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各个阶段的学校都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也应时而生。智慧课堂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助于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百利而无一害”。而在当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智慧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时刻影响着学生们信息技术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智慧课堂出发,探寻智慧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期刊
摘 要:学生通过背诵大量的词汇和语篇并不能实现作文能力的提升,而思维能力的高低却决定着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笔者采用了英国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中的培养策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并用SPSS21.0和MicrosoftOfficeExcel对思维测试数据和作文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这些培养策略是有效的。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训练;英语写作;测试量化数据分析  一、英语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在学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能够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素质教学。目前教学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改环境下数学学科教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为高中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人才。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生素质;教学有效性  引言:我国目前正在推动素质教育,数学学科对于学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是一项常见的课堂形式,由于物理学科的自然性和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习题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梳理知识,并在解决习题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很多习题也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一些物理情境出发,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高中物理习题有着较强的育人功能,本文从日常的高中物理教学出发,对物理习题的育人功能进行分析,并结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提出相
期刊
摘 要: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秉持学科育人价值观念,由此进入到全新的课改教育格局,这是新形势下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科学探究素养作为中学物理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节点,必须要以“润无声”的方式融入到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各个教学内容体系中去。对于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教学而言,就需要关注于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素养的发展,对于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优化,就成为必要之举。文章基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先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中学时期乃是对学生能力以及素养加以培养的重要时期。在此时期,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全都在不断发展。现阶段,社会各界急需计算机方面的创新人才,重视人才具有的创新能力,创客教育就是在此背景之下衍生出来的,给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一个全新契机。基于此,本文旨在对创客背景之下中学阶段信息教学创新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创客  引言:当前,在信息时
期刊
摘 要:对多细胞生物个体而言,细胞是这个国家的最基层公民,个体就是靠组织和系统进行“行政划分”的一个有机国度,生态系统就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从公民的道德准则、社会价值取向和国家奋斗目标三个层面进行描述。本文将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对,对高中生物学的现象、关系、特性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审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生物的生命观念进行梳理,别有一番趣味。 
期刊
摘 要:学科素养的引入为学校教育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对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做出了回答。本文主要对化学学科素养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论述和分析,以期能够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不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科素养;化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化学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和内在学习经验,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不仅要求教导理论知识,更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不应该只局限于被动接受知识,更加注重开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的新式教学模式,这也是新时代下,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学习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考
期刊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是高中必修学科之一,学生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能夠得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其教学工作应得到重视。而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给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标对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然后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新课标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落实措施,希望能够给广大高中通用技术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点有用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通用技术;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