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就会很害怕。尤其在农村小学,作文更是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他们写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牛头不对马嘴,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我从以下三方面谈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问题的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如下: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我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学校网站或刊物投稿。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已有多位同学在本校网站的“学生天地”栏目上发表了自己的作文。当这几个学生的作文发表的时候,我大力地表扬了他们,并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们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而且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创设班刊,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漂亮、工整地从打印机打出,再配上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我也不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4.和学生一起写作。我经常把自己的小作品发表到QQ空间里头或本校网站。每写好一篇我都会告诉学生我的作品,然后让大家来读一读、评一评。这样,在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我的作文水平也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了,真是两全其美。
  二、在阅读训练中指导写作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快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三、在生活中挖掘素材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因为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学生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应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而且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所以,我在语文课上开设了“课前一分钟”这个栏目,以轮流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几年来的事实证明,这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当然,写出来的作文思路也宽了很多,也具有文采,显得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学生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不管何种语文教学模式,都应建立在学生能够接受这一根本原则基础之上.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建立行之有效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方式和技巧,逐步让学生接受,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12年的基础教育就要宣告全部结束了。让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丰润和生动起来,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谈几点策略。  一、转变角色,轻松驾驭课堂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可充当多种角色,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转变角色,轻松驾驭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老师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以解读文本为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同样沐浴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中,也要改变过去那种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教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于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就成为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重构教学预设、催化课堂生成、寻求动态平衡是做到语文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良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预设 动态生成 和谐统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动发展、个
期刊
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小学教师的培养对象就像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教师共同进行加工,才能打造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才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具实效的教育。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不够创新,墨守成规,不能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如师生关系冷淡、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空间狭隘等。我针对这些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探究与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情感因素对教学活动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反之,消极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以往的做法,把学生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自身的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较好地把讲读课文和朗读训练融合
古代文人,常随性而作,随情而发——怅然寥落、欢欣鼓舞之时,大笔一挥,佳作便随之而来。今之学生经常感到肚无墨水,难以下笔。面对作文,“谈虎色变”,惊恐不已,哀声连连,恨不能就此与之断绝一切关系。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面对作文时,80%感到难以下笔,不知从何切入,表达不顺畅,行文不流畅;10%勉强着笔,写出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语言贫乏;只有10%能够从容下笔,在行文中不乏文采。由此看来,如何引导学生走出
一、模块的组成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大致可以分为十二个组成模块。  (一)“开”。  “开”即开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引用(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诗词歌赋、流行语、广告语、歌词,等等);安排排比句(如:比喻类、类比类);转述故事;引入社会现象;讲述生活实例;承接话题;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等等。  这是第一个模块,在写作训练时教师出题,学生可以自己任选一种进行练习,当然也可以另外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