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和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音乐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有几点独到的做法:
  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增强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音乐欣赏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良好人文素养,开发每个学生音乐方面的潜能。因此,仅仅引导学生对所欣赏内容产生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把音乐欣赏教学渗透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每上一次音乐欣赏课后,把经典欣赏内容制作成校园课间音乐,让紧张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和谐;在班级的图书角建立优秀音乐欣赏区域;在学校网站开辟音乐欣赏专栏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与分享中增加了情趣, 获得了陶冶,大批好的音乐欣赏资源被推荐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同时,创设与欣赏音乐相适宜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地带领学生进入欣赏情境,打开听觉之门,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比如在欣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营造光线昏暗、水波流动的氛围, 带领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境界。学生容易进入沉思的音乐主题,犹如吟诵般的歌声, 在寂静的夜空中回响, 余韵袅袅。这样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
  二、把握欣赏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
  首先,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教师要结合作品的特点和内容等对学生进行开放性、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从作品整体感知、体会创作的时代背景,调动学生的听觉联想,然后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系、趣味性等,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引导学生按照“结拜——同窗——共玩——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投坟——化蝶”的情节顺序进行欣赏,学生结合事件内容及相关情节,对作品的理解更加直接, 也直观地领略了音乐生动而恢宏的气势。
  其次,结合音乐与文学、美术等知识联系,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作品时,先让学生去认真研究唐朝诗人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 通过上网搜集许多反映春江月夜的优美图片,在课堂上首先组织学生欣赏优美的图片,理解诗歌表现的自然境界,再在此基础上欣赏音乐作品,这样可以将朗读诗歌、欣赏图画、欣赏不同器乐演奏的乐曲有机结合, 既较好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意境, 也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更加立体的理解。
  三、多角度体验,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学会聆听是表现音乐的前提。音乐的优美动听,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但要问为什么好听,好听在哪里?很多学生难以表达,其实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用语言很难表达这样的感觉。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也说: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聆听” ,同时他强调“只有当你成为更自觉的、更有意识的聆听者——不仅在听,而且在听某些事物的时候,你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可见聆听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聆听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的主题,反复聆听理解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感受音乐,从速度的快慢、节奏的疏密、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对比、演奏的技法等音乐元素, 产生联想到听觉之外的事物,这就把握了音乐的内涵。
  学会“模唱”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通过模仿可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满足学生对作品的情感释放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多角度模仿,不求模仿的效果和方法,更应该注重模仿的个性特点,提倡多样化的模仿方式,重在品味和享受。
  创造再现是表现音乐的努力方向。音乐创作具有有声无形的艺术特点,它通过各种音乐元素组合在一起,所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感,总是能被人们所直接感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人们对音乐内涵的感知则是比较抽象。面对这样复杂到难以表达的丰富人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所听到的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把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充分表现出来,培养多样性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比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强弱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及情感进行表达,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表现,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他们兴趣各异,阅历层次不同,目前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层面上看,都有许多亟待研究的问题。作为高中音乐教师, 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努力实践, 让学生在聆听与欣赏中发展音乐潜能, 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选文不仅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且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此,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须在中学语
为了研究PCC0104005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采用MK-801及5-HTP诱导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进行体内药效学研究,同时检测药物是否容易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实验结果显示,PCC01040
实施有效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集中直至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与教师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情景激趣新课程数学教材呈现问题一般是以情景为背景,这种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  “实验引导”教学是宁远一中全体教师公认的一种优秀而成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生物学科而言,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且实验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引导,通过实验教学把课堂中要讲授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做些分析探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领域  实验探索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把有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最终
就在上海世博会开园之初,我校少年科学院就组织小院士、小博士去上海世博园参观。我们下榻的宾馆离世博园不远。作为带队老师的我,征求学生的意见:明天去世博园是乘车还是步行
日常教学和现实生活中,常碰到学生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和毕业后的作为都不理想,这说明有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学生的成就,那么非智力因素有哪些呢?现实当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现状如何?作为一线的历史与社会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    从实践层面讲,在日常教学中,常听到教师讲述有些学生智力很好,但就是成绩不理想,甚至厌学,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差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呋喃为起始原料,经Diels-Alder缩合、取代和缩合3步反应,合成了14个新的去甲去氢斑蝥素衍生物2a-2g和3a-3g以及6个羧酸钠盐4a,4c-4g,其中2a-2g和3a-3g结构均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8种新型含氮杂环卡宾单元的硅烯,在M06-2x/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单重态及三重态的结构,在QCISD/6-311 + +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结果表明,这些硅
现在的美术课堂上有个怪圈:教师在美术课上极少当场示范。有的只是点点鼠标,放放课件,让人捉摸不透这到底是什么课。胡之凡、奚传绩、刘东辉等数名专家呼吁:还美术学科的本位。  那么,教师的示范到底该怎么处理呢?如何把好示范的度呢?从实践中初探后,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一、示范作品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半命题式”  一般教师呈现的示范画都是完整的一幅图,学生看到的已经是老师作画一个结果。我认为教师可以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因当地生活环境、文化氛围、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与城市中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很差,大多数学生感到英语难学,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有部分学生最终放弃英语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有:首先,在农村,小学阶段绝大部分学校都难以开设英语课程,即使部分学校勉强开设,因缺乏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也无法保障。其次,农村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习动机、自信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