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引导”教学浅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55666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实验引导”教学是宁远一中全体教师公认的一种优秀而成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生物学科而言,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且实验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引导,通过实验教学把课堂中要讲授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做些分析探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领域
  实验探索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把有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最终形成知识网,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2.能力培养
  实验引导教学不仅是为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领域
  “实验引导”教学可通过个人或小组讨论完成。个人实验时,可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
  1.以实验组织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生物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要讲的知识与实验联系起来,从实验引入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材的讲授顺序与实验进程不一致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一系列前后有关的实验编排成序,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程,旧版本规定的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仅几个,但新教材,增加了很多分组、探究实验。对实验研究方式,可以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观察,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实验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的难度和实际情况确定。
  2.合作学习
  一般实验都是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有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发现别人的长处,有利于学生相互学习。
  三、教学流程
  1.流程
  2.说明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程度,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其学习潜能,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2)反馈交流。在学生完成实验研究后,教师和学生应对出现的问题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找出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可以让学生查缺补漏。
  四、教学优点
  开放实验教学,为学生实验搭建良好的平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实验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课本已将实验目的、原理、内容及具体操作步骤等均一一列出,上课前只需要准备好器材,在实验时,指导学生按照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即可。实验过程中,学生几乎不用思考,这样,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印象不深,教学意义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我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内容、形式的实验,加强实验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参考文献
  [1] 方爱玉.新课程理念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文姣.“应用→原理→创新”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王维.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 樊世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5] 陶晓东.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10).
  (责任编辑 易志毅)
其他文献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渴望在课堂教学中出彩。精彩的课堂,生机勃勃、自然和谐、酣畅惬意,教师教得意气风发,学生学得意犹未尽,可谓师生的一大乐事。可惜,对大多数教师来讲,这仅仅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课堂的精彩我们能否预约呢?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远离课堂教学的精彩,失去教学的幸福感呢?我们不妨进行下面的追问。    你露出轻松的微笑了吗?    很多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喜欢问:“同学们紧张吗?”或者说:“同
英语语法一直令教师感到难教,令学生感到难学,往往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较差,很多学生对语法学习没有信心。究竟怎样才能让语法教学既令学生感兴趣,又能使学生真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推行开了,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重视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面对新教材、新课标和新理念的这一要求,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观念指导教师采取相应的教育行为。要落实学
2015年10月19日上午,由省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和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读者服务案例交流展示会"第七站走进陕西省图书馆,省图书馆140余名馆员在二楼报告厅
教师在课堂上做些什么?这似乎是很“弱智”的问题。教师不就是传授知识吗?有人可能说得全面一些:不但传授知识,而且还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有的答案可能更精彩:教师在课堂上教书育人
2015年6月23日上午,细雨蒙蒙,秀美的终南山隐没在一片苍茫的雨雾之中。位于神禾塬畔的西安财经学院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学校图书馆里办理毕业离校手续的应届毕业生们熙熙
光阴荏苒,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十几个年头。回眸十几载教书历程,觉得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亲身实践,在教书育人、转化差生方面,本人探索出了自己的独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选文不仅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且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此,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须在中学语
为了研究PCC0104005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采用MK-801及5-HTP诱导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进行体内药效学研究,同时检测药物是否容易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实验结果显示,PCC01040
实施有效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集中直至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与教师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情景激趣新课程数学教材呈现问题一般是以情景为背景,这种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