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美术教学示范的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美术课堂上有个怪圈:教师在美术课上极少当场示范。有的只是点点鼠标,放放课件,让人捉摸不透这到底是什么课。胡之凡、奚传绩、刘东辉等数名专家呼吁:还美术学科的本位。
  那么,教师的示范到底该怎么处理呢?如何把好示范的度呢?从实践中初探后,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一、示范作品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半命题式”
  一般教师呈现的示范画都是完整的一幅图,学生看到的已经是老师作画一个结果。我认为教师可以示范一部分画面内容,剩余的画面可以让给学生处理,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思考、讨论,由学生来增加画面缺少的内容。在整个范画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清楚、更直接地看到老师的示范,还可以将自己所想所感表现到画面上去。
  如我在指导学生创作《狮子想象画》一课时,先画一部分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续画。由于有了一部分素材的参考,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满怀自信地投入到创作中,作品呈现的效果也极好。
  二、示范操作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式”
  曾经在看英国的电视节目时,感动于其中的一个片段:孩子们在观看马戏团表演后画马戏团的表演,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在纸上画。结果孩子们在画纸上东倒西歪到处画,而老师只是在旁边观看,并在结束时提出也要画上几笔。但这几笔真是点睛之笔,画面一下子变得有序了。孩子们见后一起为这幅画欢呼,我不由感叹这位老师的无痕示范。教师在示范时,可以由一个人唱独角戏变为师生一起互动。
  教师先画,学生后画。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应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如画《下雨了》,教师先在画面上画一个小朋友的动作,引导学生说说人物的动作特点、比例的关系。用教师示范的一个雨中人物来打破学生画人难的心理障碍,从而续画其他的主体。教师也可示范画一把漂亮的伞来诱导学生“我也来画”雨中其他的背景。有了教师的参与,孩子们更能自信大胆地边说边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学生先画,教师再画。画同一个事物,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画法。如在师生合作完成《下雨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画一个雨中跑步的人,老师再画一个和学生不一样姿势的雨中的人,让学生比较。画雨中的人物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画被雨淋湿时落荒而逃的样子,也可以画打着伞悠然的神情,更可画雨中的小朋友互帮互助或尽情嬉戏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直观互动的示范,使学生懂得创作不是去复制老师的作品,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师生同时画。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体现“教学相长”。孩子在画画的过程中,一般是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画出来的。他们可以将太阳画成蓝色,鸟儿在海底飞。也许画得并不像,但确实是表现了学生直观的感受。画面也许没有客观的真实性,但它是孩子情感最原始的表达。而我们成人受已有知识的禁锢,很难再像学生那样想象。教师可以通过合作的过程,从学生丰富的想象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学生也可以从老师娴熟的演示中学到绘画的技巧。
  评价作品中教师可以再示范。美术课最怕上得虎头蛇尾,讲授和示范很重要,作品的辅导和评价其实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作品的交流评价中,师生可以针对作品的构图、造型、比例等问题,教师当场示范、修改。也许,仅仅是几笔,但这几笔必将是妙手回春之笔。既让画面更完美,也体现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让学生信服与崇敬,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对一些绘画技巧的掌握。
  三、示范的时空表现可以是“跨越式”
  国外曾经有个实验,即把两个生活经验十分相近的班级,安排在环境完全不同的活动室里。一个活动室布满了各种教师的示范作品,而且经常调换;另一个却除了雪白的墙以外什么都没有。过了一段时间,两个班级的孩子作品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前者思维活跃,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有非常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后者则呆板拘谨,作品单调。这种潜移默化的示范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不知不觉地熏陶。它最终起到的作用是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对范例的欣赏讨论中,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艺术素质。
  无形示范,让学生学会了欣赏、讨论,课余时间时不时地聚在这一方小小的艺术天地里。审美情趣像一粒种子在孩子心中悄悄播下,像一棵幼芽渐渐萌发,并情不自禁地在孩子们的创作中开出了奇异美丽的花。
  教师的示范比如今流行的多媒体演示,来得更灵活、直观,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得到学生的敬佩。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美术教师更应把好示范的度,还美术学科的本位!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2015年6月23日上午,细雨蒙蒙,秀美的终南山隐没在一片苍茫的雨雾之中。位于神禾塬畔的西安财经学院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学校图书馆里办理毕业离校手续的应届毕业生们熙熙
光阴荏苒,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十几个年头。回眸十几载教书历程,觉得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亲身实践,在教书育人、转化差生方面,本人探索出了自己的独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选文不仅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且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为此,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须在中学语
为了研究PCC0104005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用,采用MK-801及5-HTP诱导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进行体内药效学研究,同时检测药物是否容易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实验结果显示,PCC01040
实施有效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集中直至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与教师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我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情景激趣新课程数学教材呈现问题一般是以情景为背景,这种情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  “实验引导”教学是宁远一中全体教师公认的一种优秀而成功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生物学科而言,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且实验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引导,通过实验教学把课堂中要讲授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课本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探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做些分析探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领域  实验探索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把有关的知识点连接起来,最终
就在上海世博会开园之初,我校少年科学院就组织小院士、小博士去上海世博园参观。我们下榻的宾馆离世博园不远。作为带队老师的我,征求学生的意见:明天去世博园是乘车还是步行
日常教学和现实生活中,常碰到学生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和毕业后的作为都不理想,这说明有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学生的成就,那么非智力因素有哪些呢?现实当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现状如何?作为一线的历史与社会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对非智力因素的认识    从实践层面讲,在日常教学中,常听到教师讲述有些学生智力很好,但就是成绩不理想,甚至厌学,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差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呋喃为起始原料,经Diels-Alder缩合、取代和缩合3步反应,合成了14个新的去甲去氢斑蝥素衍生物2a-2g和3a-3g以及6个羧酸钠盐4a,4c-4g,其中2a-2g和3a-3g结构均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8种新型含氮杂环卡宾单元的硅烯,在M06-2x/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单重态及三重态的结构,在QCISD/6-311 + +G(d,P)水平上计算了单点能量.结果表明,这些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