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调动教职工的工作激情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我校教职工的类型
  目前状况下,我校主要存在着如下几种类型的教职工:积极主动型、消极被动型、固步自封型。下面我们针对这三种类型特点进行阐述:
  1. 主动热情学习型。对于教学充满热情,积极向上,事业为重,并且对学生如长辈朋友一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有团队精神和自我奉献精神。对于教学理念能够不断创新,敢于实践,教学业绩较为优秀突出。若是学校有机会创造一个让其自我展现的新型平台,他们就必然会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2. 消极沉默落后型。对于工作缺乏热情,经常抱怨自己的工作,以“应付”的心态去对付工作,缺乏自觉的学习意识,教育方式落后,对学生的学习不关心。
  3. 死板呆滞自封型。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方法呆滞古板没有创新,教学效率不高。由于眼光短浅,不能够实行自我创新以及与时具进。要保持充分的学习热情和教育热情,给他们灌输新型的教学思想,为其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推腐除新,改变其思维模式。
  二、教职工缺乏激情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教师工作激情的缺失是教師职业倦怠的一种表现,尤其是在年龄结构比较老化的学校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其外部表现为: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冀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增多了,对待学生的爱心减少了,走进课堂的神圣感缺失了,工作的热情减退了,自我评价的标准降低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的症状:
  1. 教师的表现大多数是精神的抑郁和长期的萎靡不振,对待学生以及教学有消极感,情绪极易低落和消沉,对待学生经常控制不好自己,容易发怒。有时内心较为空虚寂寞,对自我要求太高,自我对评价又较低,处于低谷期。对于他人的容忍度较低,对自己的工作不了解,目标不明确,甚至感觉教学是毫无意义的。对于工作岗位以及未来的事业的发展过度失望。
  2. 在其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对教学和学生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去正视教学这个工作,有的时候甚至会反感自己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学模式呆滞死板,没有创新和热情度,对待同学和同事比较冷漠,不会与同事主动配合,只注重个人的利益和待遇。
  由于教师的工作缺少激情从而导致职业的怠倦感以及危害是比较多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消极心理的慢慢养成,会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从而引起他们悲观的心境以及失望的生活教学态度,情感不断地堆积从而抑郁,严重地危害了自身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二是由于倦怠所带来的教师敬业理念不断地萎靡不振,所以其在教学中的热情就会消失殆尽,从而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既浪费了学校的资源又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三是由于教师自身的萎靡不振和呆滞倦怠,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冷漠和对于教师的态度冷漠,有时会歧视后进生,以及采用强制的手段去管理班级以及学生团体等,这样的管理制度不仅会让学生大大的降低其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这样的强制管理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对其成长不利。
  三、如何调动教职工的工作激情
  现阶段,先进的技术以及科学管理方法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左右两翼,在人们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我们学校的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当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必须克服见物不见人,管事不管人的思想,不断地努力创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相互帮助扶持的教学理念,中西结合,不断地提高校级管理系统理念,推行学校管理现代化,以人为本,注重个性,是尤其重要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 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激情。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不仅是教学授业的传输人,更是教学的管理者以及知识的传递者,他们还是学生的好朋友。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职工管理阶层人员,在学校管理的任何领域中都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教书育人,管理授业,充分地重视以及关注教师的发展。不仅要激励其内在的积极动力和积极的工作热情,还需要注重他们的内在需要、兴趣、和心理活动等,必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成为学校新时代的主力军,于此同时,增加工资待遇,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2. 超负荷的工作量,往往起不到更好的效果,会出现为教师提供厌倦和呆滞的状况,所以,为了人性化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将一个和谐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及时地缓解教职工的工作压力,组织其进行一些活动,劳逸结合,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
  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学校的管理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关心与热爱每一位教师,让教师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重要性,使其具有很高的归属感。同时,还应该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师生活,减少其工作压力,使其身心得到舒缓,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注重教师情感变化,诱导教师合理宣泄情感。学校领导应积极与老师谈心,知道老师的苦恼,并想办法解决。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有效性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与专家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长期的“哑巴式”教学阻碍了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已经成为现在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口语的有效性教学,成为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想说”的氛围  伟大的教育家叶思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相对枯燥和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感觉比较吃力。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下面笔者就来做具体地研究和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励机制应该把握的原则  1. 激励要做到奖惩合理适度  奖惩是否合理适度对学生未来的行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着重把握好奖惩的“度”,既不可过轻,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气氛是衡量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一般而言,当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活动中,积极发言,师生互动交流,才能营造生动活跃、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然而,有些教师受“师道尊严”影响,往往习惯于严肃教学。如此,怎能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有些教师却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幽默感,利用幽默手段,将抽象、复杂的语言知识寓于幽默故事、笑话、语句、口诀之中,既舒缓情绪,又可打破僵硬、沉闷的课
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把它纳入到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让学生在真正的体验中学习。数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但是,有多少教师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呢?能让学生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呢?数学教学是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有多少教师是以“你能举举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吗”提问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这一过程中,初中数学的教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名义上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实际上还是牵着学生们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名义上是“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实际上还是由教师“想点子,出主意”;名义上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实际上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沟通和帮助。从根本上说,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新课标的归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因素  1.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 
期刊
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教学。国内很多中学选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越来越难以满足新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当严格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促进教科书的改革和创新。  一、推进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科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很吃力,跟不上全班同学的进度,这些学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往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思维逻辑能力也比较差,致使数学成绩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使这些学困生向好的方向转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学困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小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的心理有严重的不平衡性和动荡性。他们的身体在逐渐发育
数学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成为有经验的“舵手”,摒除不良因素,优化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让学生练习练到点子上,练在易混易错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习内容的迁移,使练习题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活跃思维,使课堂和课外练习真正起到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
一、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顾名思义,公众场合任何人都能够随处所见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是一种面向全社会全人类的,期望能够达到某种目的的应用文体。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文体,例如公益宣传语、旅游景点的介绍、商品的广告用语等,在对某个城市或者地区起到简单的介绍作用之外,还能美化地域,是一个城市国际化、时尚化的标志。  国际交往日益增多。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