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进中思考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巨大的挑战,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态度等方面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误区 多媒体 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都进行了辛勤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探索和学习,都有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摩与实践,总觉得有说不清的缺陷。经过认真的反思,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多少有些浮躁。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法吗?
  新课程改革代表着一次教育转型,这次改革之广之深也是前所未有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和发展,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教学理念的完全背弃。我们在教学中力求出新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在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下面以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提倡的多读、多背、多写的方法来作说明。
  对于“多读”,语文新课标提出“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可见新课程改革不是排斥多读,而是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当大力提倡这种方法。
  对于“多背”,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和背诵”,“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相信不用过多的分析讲解,学生就能在反复涵咏中认知和理解文本。
  对于“多写”,语文新课标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只有在写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写作上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不但要多写,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要尽可能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还学生以写作的主体地位。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做到有感而发。
  因此,探求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进行继承和发展才是科学的态度。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就是多媒体课堂吗?
  新课程标准具体说到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其中特别提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很显然,在当前的形势下,多媒体进入课堂是必然趋势,多媒体在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但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误区。
  新课程重视多媒体教学,但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得应用多媒体。现实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现象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更是屡见不鲜,仿佛没有多媒体就上不成课,多媒体成了一种装饰门面的工具,而对于整个课堂效率的提高并无裨益。我们说多媒体始终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一种工具,工具是为人所用的,而不能让人变成工具的奴隶。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会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最终将是课堂效率的降低。况且就语文课堂来说,有的篇目适合使用多媒体,而有的不适合使用,如诗歌教学更注重诵读,文言文教学更注重理解,如果多媒体运用过多,反而使学生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解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误读。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小组讨论吗?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或站在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或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细心分析这种讨论式的学习方式是否真正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发现这样的合作学习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引下,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2)讨论到最后教师只是找一个或几个同学来汇报,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3)讨论缺乏教师的必要指导,活动呈现出放任的态势。
  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成员应该具有差异性,教师应充当监控者和学习资源的角色,强调个体责任,自我评价。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协作和分享。
  四、面对新课程改革你积极行动了吗?
  新课程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迎面而来。在升学重压下,传统教育观念仍束缚着大批教师。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但靠一张嘴,一本书打天下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显得特别重要。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方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新型创造性人才。
  在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应该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新课程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这种思想在一些地方的大面积实验造就了一批成功的范例。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
  当然,新课程改革中可能还存在许多问题,篇幅有限,在这里不一一探讨。新课程的实施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限制,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任重道远,还需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前进。
  ★作者单位:山东省金乡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议论性散文近年来愈来愈受到考生的青睐。考察近年各地公布的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性散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叙议结合、繁简得宜、准确对接等是议论性散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 论据选择 论据使用 叙议结合 繁简得宜 准确对接    作为散文的一种体裁,议论性散文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学生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有近五成是用议论性散文的形式写作的
【摘要】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在李白浪漫主义的豪迈中透着一种辛酸,而在杜甫现实主义的辛酸中透着一种浪漫,两人都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者。  【关键词】浪漫;现实    李白与杜甫的诗是中国诗坛的两座高峰,是群星灿烂的宇宙中的“双子星座”。两人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诗歌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在唐朝就获得了“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赞语。两人并列诗坛,一为“诗
【摘 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落实字句的翻译以外,还应该注重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品读鉴赏。本文以《祭十二郎文》的教学为例,论述了朗读对于文言文阅读的重要作用,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精读文本,整体把握作者情感;品读文本,走进作者情感世界。  【关键词】朗读 精读 品读 情感    长期以来,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常常是采取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学生对有着丰富情感和思想的文章缺少品鉴,只是简单地“知道”和“
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官网2018年12月13日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BC)政府将拨款23万美元,用于支持BC省交互与数字媒体产业协会(The Interactive
【摘 要】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名士生活在相对承平的东晋中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清旷灵秀、虚静淡远的会稽山水。置身于这样一个鲜活生动的崭新世界中,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体酣畅。千百年来,纠缠于士人心底那种挥之不去的生命悲感,在这佳山秀水中逐渐得以化解,直接进入一个精神自由、风流飘逸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王羲之 东晋士人 生命情结    在中国的诗文里,生与死的感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可以
【摘 要】本文从朗读的分类、作用切入,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大力倡导品读文化,才能使学生亲近文本、体味作者。培养和形成爱语文的特点,荡出涟漪之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日前听了一堂关于巴金《短文两篇》的公开课。执教者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巴金和他的夫人萧珊女士的生平简介、成就以及他们在上海、重庆等地的生活,到文章的题目;从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到字、词的注音和讲解,最
【摘 要】《故都的秋》是一篇辞约意丰、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意味隽永、饱含着浓郁的故都秋思的写景抒情散文,美读此文,细品慢嚼,才能悟出其中的“清”、“静”、“悲凉”的细腻深沉的情致。  【关键词】《故都的秋》 细腻 深沉 绵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给郁达夫带来美誉的是小说创作。1921年,他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也成为与鲁迅一样享有盛名的一代文学巨匠。郁达夫的
【摘 要】优秀的影视文献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它能创设出优美的教育情境,开拓出广阔的教学空间,为学生营造更灵动的积极学习和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面对鲜活的人,面对鲜活的影视元素,只要我们能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广袤空间,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找寻灵感和构思技巧,从而“神思飞扬”、“下笔有神”,那么,作文课堂上的异彩纷呈必将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影视文化 模
【摘 要】2010年全国卷II体现了“3 综合”高考终结版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能力立意、现实指向、稳中微调、过渡课改。老考纲指导下的高考即将寿终正寝,但那些符合国情、教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会延续不变、一脉相承。  【关键词】试卷分析 能力立意 现实指向 稳中微调 过渡课改    2010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作为“3 综合”高考的最后一年,实现新旧自然衔接,于平稳过渡中渗透课改理念是今年语
【摘要】《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十分具有特色,但在笔者看来,这种人物描写方式是中国文学长期文学创作实践的总结和发展,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学有关美女的描写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 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