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影视元素巧入文章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的影视文献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它能创设出优美的教育情境,开拓出广阔的教学空间,为学生营造更灵动的积极学习和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面对鲜活的人,面对鲜活的影视元素,只要我们能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广袤空间,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找寻灵感和构思技巧,从而“神思飞扬”、“下笔有神”,那么,作文课堂上的异彩纷呈必将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影视文化 模拟台词 特写镜头 蒙太奇手法
  
  一、话题的提出——基于教学现状的些微思考
  
  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陶行知曾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因而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紧要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生与流行文化可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尤其是影视文化,更是吸引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眼球,它们往往以现实生活为突破口,以细腻逼真的视听美感为手段,以展现美好情怀、挖掘深刻哲理为目的,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幅介于现实和艺术之间的美妙画面。但不可否认,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进入市场,难免泥沙俱下。因而,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拒绝黑色、黄色、灰色作品的同时,我们更应以丰富生动的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大语文”意识,通过培养学生有意识的鉴赏,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真是让人绞尽脑汁却又收效甚微,比如从小就练笔的记叙文,到了高中,还是不断地出现很多让人头痛的硬伤。于是猛一击掌: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广泛涉猎影视作品的同时,汲取一些创作营养,一举两得,岂不快哉!因此,本文拟从学生记叙文的写作入手,有意识地引进影视技巧,以求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二、病症与处方——基于作文症状的若干策略
  
  病症之一:不肯“开口”,不会“行动”
  具体表征:对于人物的描写缺乏灵动的细节,仅以抽象、概括、淡而无味的叙述代替人物活生生的语言和动作,使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只剩下僵硬的躯壳,毫无生趣可言。
  药理追溯:记得小时候常常收听《电影录音剪辑》,通过清晰的人物对白和必不可少的旁白,一段段精彩的剧情,一个个鲜明的形象,就会在普普通通的“黑匣子”里风姿绰约,吊足人的胃口。常言道:言为心声。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话。鲁迅先生也曾说过:“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先生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别的且不说,单举《祝福》中的一例。对于捐了门槛、“神气舒畅”的祥林嫂,鲁镇的人们并未完全的原谅,起码对于四婶来说,她对祥林嫂的警惕之心从未有过丝毫的放松,因而先生为她量身定做了以下三句台词:“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你放着罢,祥林嫂!”细细品味这三句话,除了语序颠倒所产生的强烈的禁止意味、呵斥效果外,开头两句中“摆”、“拿”顺序的有意安排,更具有令人深思的成分:不准摆放碗筷,连最低级的“拿”的权力都被剥夺了。这一切,怎不将可怜的祥林嫂推向更可怕的十八层地狱?可惜的是,1956年版夏衍编剧的电影《祝福》,却并未突出这一段,让人遗憾。不过,让学生在对原著和影视的对比鉴赏中,进一步品味人物个性化而又富有深意的台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对症下药:明白了台词对于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这时可分两步走:(1)模拟台词。举个例子,老舍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而没有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哎,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就会把烟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在此,不妨先不将原作者预设的谜底告知学生,而让他们选用各自富有特色的语言(当然也可配合动作、神态等)来表现。(2)设计语言小练习:月考成绩出来后,面对一号种子的骄人表现,其他同学的心态有哪些?街上两车不慎相撞,围观者有何反应?股市一路下跌,股民怨声四起,请模拟几种口吻。相信这些形式不一的小练习,对于改变学生作文中千人一面、个性模糊的弊病定会大有裨益。当然,为了巩固、强化这种“语言凸显个性”的作文意识,还可以搜集大量的经典台词让学生欣赏。
  病症之二:平铺直叙,拖沓冗长
  具体表征:详略不突出,表现不细腻;没有细节的刻画,没有场面的渲染;如此一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强烈的心灵冲击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药理追溯:实际上,影视作品在这方面已经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学生对影视作品中“详略处理”产生极大的兴趣,可能源自我曾经向他们推荐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它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执导。我先让学生就原作题目进行猜测,猜测作品的表现侧重点。这一点学生较容易把握。然后,引导他们留意这样一个奇特的细节:影片中,陈老爷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只有声音出现。对于这样一种处理,引导学生思考:导演张艺谋有何深意?你能揣摩透吗?于是学生踊跃发言,答案也渐渐浮出水面:主要人物是“成群的妻妾”,因此必须细致描写她们之间为了争风吃醋而展开的明争暗斗;陈老爷的没有露面,既是为了突出妻妾,更隐含着某种深意: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陈老爷,恰是一柄无形的刀,一柄亮闪闪的、无处不在的架在妻妾们脖子上的刀!他更是一个幽灵,控制着陈家上下的呼吸!如此处理,高明至极!当然,学不会苏童、张艺谋们巧妙的全盘构思,也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一些技巧,相信定能让他们开心并尝试。比如向他们推荐一种镜头语言——特写镜头,因为它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联想想象。对于特写镜头,我们没有必要向学生全面而细致地介绍,尤其是纯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引导他们感悟这种镜头技巧的魅力,却是当务之急,因为这样学生的模仿欲望才能被大大激发。其实,特写镜头只是导演传递作品信息、表达自己审美倾向的一种常用手段,影片中,特写镜头往往习惯将目标锁定、放大,比如一张表情丰富可信的脸,一串极其细腻的动作,甚至可以是耳语的呢喃、不动声色的对视;就这样,在特写镜头独具的显微、放大的揭示功能之中,人物的情绪、态度才能尽在不言中,作品本身独有的内在张力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归根结底,正如米哈伊尔-罗姆说的那样,“导演就是一个对观众实行独裁的人”,而特写镜头恰恰是让观众“自愿接受独裁”的最佳手段之一。想起《左右》末尾,两个家庭两对夫妻相对进餐的特写镜头,导演相当生活化地处理画面,特别是清晰可闻的食物咀嚼声,传递的更是意犹未尽的人生哲理:不管怎样,不管发生多少事情,人,还是得活下去,哪怕是一切的酸苦,都应该像嚼食物一样干干脆脆地嚼下去!
  对症下药:隔行不隔理,记叙文写作中,我们也可当当自己文章的导演,起码在以下两方面“对读者实行独裁”:首先,特写镜头可用于对文中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因为想要打动别人,我们必须细细地加以突出,让形象深深地刻进读者的心灵。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正好扎进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处于特定时空的鱼叉上,“举”、“扎”、“靠”、“推”等动作构成精彩的特写镜头,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搏斗中形象地体味到人的伟力、气魄和智慧。再如《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描写,写尽了生活困顿中父亲的真挚之爱;又如《祝福》中濒临死亡的祥林嫂的肖像细节,无言地控诉着这个世道的不公;一切的一切,无不在展现人物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绪,从而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其次,特写镜头还可用于某种具有象征隐喻性质的物象。这些物象,可能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但一旦导演选中了它,要让它承担一种特殊的使命,那它的身价立刻倍增,它的某个平时觉得很普通的特征,也会被无限级地扩大,从而在不动声色中传递了影片(文章)的某种信息。举个例子,电影《阿甘正传》中,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一片羽毛,一片随风舞蹈的羽毛,但它轻飏起的,是笨拙弱智的阿甘的全部希望。影片就这样在开合呼应的结构中,传达出一种信念的神奇力量,从而完成了它作为励志作品的审美意图。若在作文的开头或结尾巧妙地化用类似的镜头,定能给人无穷的感触和联想,并使文字产生空灵的意境美。
  病症之三:构思平直,行文单薄
  具体表征:缺乏该有的容量和意境,犹如一汪一眼见底的清水,清则清矣,意境却荡然无存。俗话说:曲径通幽。径已直,幽何在?
  药理追溯:针对这种病症,巧用蒙太奇手法来构思,是最恰当不过的途径。在电影艺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蒙太奇技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蒙太奇原为建筑学上的名词,后来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表示镜头的组接以及镜头组接所能达到的超乎想象的艺术效果。简要地说,所谓蒙太奇,就是把电影创作中的零散镜头(画面),按照编导的严密的艺术构思,组接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一件完整的银幕作品。而文学作品中的蒙太奇,是将生活的各个画面、场景,按照情节的需要和读者注意度的程度,从合乎一定生活逻辑和美学原则出发,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读者得到明确、生动的印象和感觉,从而正确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它注重人物、故事情节、画面的有效组合,讲究简洁性,追求增加作品的容量,扩大作品的意境,使文章更有意蕴。其实,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总会有意无意地看到蒙太奇手法的影子,比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一考生在主体部分这样构思:
  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对你说:你,岳飞将军,虽然你死于一场政治斗争,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
  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孩子,别哭!我们一起长大,把侵略者彻底赶出我大中华!……
  你,感染了艾滋病的孩子,我想握住你的手!让我告诉你生存的意义,让你感受人世间的温暖。……
  你,身患重病的少年,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这世界仍然充满爱,仍然充满温情。……
  你,睁着大眼睛的失学儿童,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轻轻为你歌唱,替你背上书包,送你走进希望学校。……
  就这样,作者巧妙地穿越时空的隧道,将六幅相关的画面巧剪妙裁,串缀成文,从而给人以电影画面的视觉冲击和震撼人心的美的享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中的蒙太奇手法有着以下优势: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约束;因为省去了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过渡段,可以把精力集中于若干相对独立的片段上,以便快速而更臻完善地成文。而在连接画面时,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他们或用小标题来概括画面,或用“一、二、三”的形式排列,或什么都不用,只让画面一个接着一个地展示出来。
  对症下药:综上所述,针对病症三的处方只有十个字:大胆蒙太奇,仔细巧构思。就具体的操作而言,我们可以设计几个题目,让学生试着用蒙太奇手法构思,认认真真地想好素材,清清楚楚地排好顺序,详详细细地分好层次,这样,作文中“凑字数”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甚至消灭,更重要的是一路的行文将伴随着一路的精彩。当然,针对“蒙太奇”这一药方,应该注意几点医嘱:(1)画面的展现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选材必须多角度,必须具有代表性,力求立体地、全方位地反映主题。显然,这是个难点,学生往往随手拈来,不加选择,因而文章最后呈现出的只是杂货铺式的凌乱不堪。(2)根据主题的需要,表达时,各个片段在内容上必须有所侧重,即分别从某一个侧面表现主题,要层层拓展:或纵向以体现深度,或横向以体现广度;否则,面面俱到,臃肿不堪。(3)表现技巧要避免单一化,善于综合运用,行文力求变化无穷,摇曳多姿。
  总之,优秀的影视文献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资源,“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其他艺术的综合”(乔治·萨杜尔语),它能创设出优美的教育情境,开拓出广阔的教学空间,为学生营造更灵动的积极学习和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面对鲜活的人,面对鲜活的影视元素,只要我们能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广袤空间,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找寻灵感和构思技巧,从而“神思飞扬”、“下笔有神”,那么,作文课堂上的异彩纷呈必将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重要的是,在语文课堂这一广取博采的大磁场中,我相信流行元素的轻松介入,定能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美育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美育 情境 朗读 合作 和谐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激发,没有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渗透教育,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
【摘要】课堂教学不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预设走,学生总能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所以课堂上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生成。教师如果能敏锐地把握这些生成,往往会带来课堂教学的精彩。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神,才能点燃学生的灵感火花,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关键词】预设生成阅读体验质疑兴趣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摘 要】李商隐有多首以“曲江”为题的诗,孤立看各有奇妙,但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系列,记录了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爱情与婚姻,不仅可以帮助考辩义山的诸多情诗,表达了他对亡妻的一往情深,也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曲江 王氏 复辞重言 时空跳跃     李商隐曾有诗曰:“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的确,义山一生情事颇多,情诗也乱,以至后人不断的在考辩和论证。但李商隐有多
【摘 要】议论性散文近年来愈来愈受到考生的青睐。考察近年各地公布的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性散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叙议结合、繁简得宜、准确对接等是议论性散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 论据选择 论据使用 叙议结合 繁简得宜 准确对接    作为散文的一种体裁,议论性散文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学生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有近五成是用议论性散文的形式写作的
【摘要】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在李白浪漫主义的豪迈中透着一种辛酸,而在杜甫现实主义的辛酸中透着一种浪漫,两人都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者。  【关键词】浪漫;现实    李白与杜甫的诗是中国诗坛的两座高峰,是群星灿烂的宇宙中的“双子星座”。两人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诗歌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在唐朝就获得了“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赞语。两人并列诗坛,一为“诗
【摘 要】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落实字句的翻译以外,还应该注重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品读鉴赏。本文以《祭十二郎文》的教学为例,论述了朗读对于文言文阅读的重要作用,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精读文本,整体把握作者情感;品读文本,走进作者情感世界。  【关键词】朗读 精读 品读 情感    长期以来,教师对文言文的教学常常是采取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学生对有着丰富情感和思想的文章缺少品鉴,只是简单地“知道”和“
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官网2018年12月13日报道,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BC)政府将拨款23万美元,用于支持BC省交互与数字媒体产业协会(The Interactive
【摘 要】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名士生活在相对承平的东晋中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清旷灵秀、虚静淡远的会稽山水。置身于这样一个鲜活生动的崭新世界中,他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体酣畅。千百年来,纠缠于士人心底那种挥之不去的生命悲感,在这佳山秀水中逐渐得以化解,直接进入一个精神自由、风流飘逸的生命境界。  【关键词】王羲之 东晋士人 生命情结    在中国的诗文里,生与死的感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可以
【摘 要】本文从朗读的分类、作用切入,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大力倡导品读文化,才能使学生亲近文本、体味作者。培养和形成爱语文的特点,荡出涟漪之美。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日前听了一堂关于巴金《短文两篇》的公开课。执教者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巴金和他的夫人萧珊女士的生平简介、成就以及他们在上海、重庆等地的生活,到文章的题目;从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到字、词的注音和讲解,最
【摘 要】《故都的秋》是一篇辞约意丰、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意味隽永、饱含着浓郁的故都秋思的写景抒情散文,美读此文,细品慢嚼,才能悟出其中的“清”、“静”、“悲凉”的细腻深沉的情致。  【关键词】《故都的秋》 细腻 深沉 绵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给郁达夫带来美誉的是小说创作。1921年,他的短篇小说结集出版,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他也成为与鲁迅一样享有盛名的一代文学巨匠。郁达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