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ru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但在李白浪漫主义的豪迈中透着一种辛酸,而在杜甫现实主义的辛酸中透着一种浪漫,两人都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者。
  【关键词】浪漫;现实
  
  李白与杜甫的诗是中国诗坛的两座高峰,是群星灿烂的宇宙中的“双子星座”。两人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诗歌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在唐朝就获得了“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的赞语。两人并列诗坛,一为“诗仙”,一为“诗圣”;一为浪漫主义代表,一为现实主义代表。但笔者以为,从精神归属来看,二人未尝不可看作是浪漫与现实之间的徘徊者。
  李白是浪漫的,他性格豪迈,感情奔放,挥洒之间皆是天性,诗歌想象瑰奇,“发想无端”。“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不时与神仙一起在空中潇洒浪漫,把酒畅谈。然而,这种追求神仙生活,潇洒超脱的浪漫只是一种表象,他的精神内核是现实的,他披着浪漫的外衣,在出世、入世的矛盾之间苦苦挣扎,“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就是这种矛盾心情的真实写照。李白抱负极大,自信心极强,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毫不掩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初建功名,得意洋洋。但他对那些取得富贵利禄的附加条件弃之如敝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赐金放还,四海为家,“长安市内酒家眠”,狂饮高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从李白的狂放纵酒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强颜欢笑”,是一种超越现实而不能的矛盾,有一种浪漫的辛酸。
  杜甫是现实的,他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关注祖国和人民的多舛命运,描绘那苦难时代的社会现实,反复咏叹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身世之感与国家之悲紧密结合。然而,在这满目疮痍的现实世界的背后,何尝不隐藏着一种美好浪漫的想象呢?杜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从小怀有“致君尧舜”的抱负,但却一生穷困潦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五湖飘落,“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饥寒交迫,“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却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执著地关注人民疾苦,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乌托邦”式的超越现实的理想,不正是一种辛酸的浪漫吗?
  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中的现实者,一个是现实主义中的浪漫者,两人都在浪漫与现实之间徘徊,或许这就是人生永恒的矛盾,每个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生命价值的选择。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教育不仅是整个教育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上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创造民主的氛围、创造快乐的情景、创设愉快的心境、激发灵感、激起兴趣、培养习惯、引导孩子用眼耳心感悟艺术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 语文素养 创设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福禄培尔说:“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不,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
摘要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文章借课本中的典范文本,分析了作者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技巧,并指出在人物形象塑造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形象塑造 性格心理 情节发展    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中说,对从沙俄时代过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要把他们“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文学作品写人物转变的渐进性和艰巨
【摘 要】“而”字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文言虚词,在各种教参与教辅资料中,对“而”的用法及作用都有较系统的归纳总结。笔者发现在诸多阐释中,大多忽略了“而”表假设关系的语言作用,本文对此作了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言虚词 语言作用 假设关系    众所周知,“而”在古汉语中作连词时,用法很多。有表修饰的,如“吾尝跂而望矣”,(《劝学》)“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主题与背景    对传统篇目特别是名家名著,很多人认为很难教出新意。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我有自己的认识: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能够常读常新,常读常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积极探究,求新求深,让学生尽情享受阅读文本、探究文本所带来的乐趣。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当我宣布第二天上这一课并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摘 要】汉字构字法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与文化内涵,对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美感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探讨,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知识,同时获得独特的美学体验与教育。  【关键词】汉字 美育 文化内涵    从接触文字以来,我们记忆它,使用它,却很少深入了解它。原因是我们单纯的以学习、使用为目的,却很少把使用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学习文字,可以给我们带来心情的愉悦,精神的富足,审美的增强。作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生成”疏于控制,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一是容易形成表面的“繁荣”;二是容易丧失学习的公正性;三是容易导致学生对文本的漠视,对作者的欠尊重;四是容易丧失教师的价值导向。如何把握好“生成”的尺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须从预设上、阅读教学中定向的实质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三个方面来抓。  【关键词】把握 生成 尺度 提高 阅读 质量    笔者听了一节青年教师汇报课,课题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美育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美育 情境 朗读 合作 和谐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美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激发,没有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渗透教育,使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
【摘要】课堂教学不完全按照教师的教学预设走,学生总能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所以课堂上总会有些意想不到的生成。教师如果能敏锐地把握这些生成,往往会带来课堂教学的精彩。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  神,才能点燃学生的灵感火花,闪现出智慧的光芒。  【关键词】预设生成阅读体验质疑兴趣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摘 要】李商隐有多首以“曲江”为题的诗,孤立看各有奇妙,但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系列,记录了他与妻子王氏之间的爱情与婚姻,不仅可以帮助考辩义山的诸多情诗,表达了他对亡妻的一往情深,也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独特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曲江 王氏 复辞重言 时空跳跃     李商隐曾有诗曰:“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的确,义山一生情事颇多,情诗也乱,以至后人不断的在考辩和论证。但李商隐有多
【摘 要】议论性散文近年来愈来愈受到考生的青睐。考察近年各地公布的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性散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叙议结合、繁简得宜、准确对接等是议论性散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关键词】议论性散文 论据选择 论据使用 叙议结合 繁简得宜 准确对接    作为散文的一种体裁,议论性散文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学生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有近五成是用议论性散文的形式写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