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丧失了这种兴趣,求知将是味同嚼蜡。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教学应该从兴趣入手。下面本人就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也谈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联系实际激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抽象性比较强,是研究科学技术、进行生产建设以及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用处越来越大,学生要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在新时代中适应新要求,就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当前新一轮课改中的数学教材,也加强了对学生动手、动脑等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架起了桥梁,在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信息的收集整理﹑计算机的编程设计等,在兴趣的追求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兴趣的陶冶下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我们应努力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兴趣因素,从思想教育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情趣,以使他们努力学好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悬念,使学生在寻求、找到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把圆体罐头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通过大家动手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圆的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好得多。
  二、手脑并用探趣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思维是数学的心脏。”思维始于动作,动手操作可以协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支柱。动手做一做是儿童心理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让他们在数一数、想一想、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中对数学产生兴趣,把教学中的“要我学”变做“我要学”,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尝到求知的乐趣,促使知识的内化,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达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玩具积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翅膀搭成各种图形。也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了学习兴趣,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高层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生活,拓展生活、生存的空间而培养了能力。
  三、创设情境导趣
  美国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做了两个活动的彩色小人,贴在黑板上,首先出示准备题:王阿姨和张叔叔同时从甲地到乙地,王阿姨每小时走4千米,张叔叔每小时走5千米,4小时后两人各走多少千米?让学生移动小人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自走的路程。然后教师提问两人除了从甲地去乙地这种走法,还可以怎样走?有的学生说对着走,于是教师又问:如果两人相对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通过提问引出新课,于是教师把准备题改为: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3小时两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相向而行)。再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2小时、3小时走的路程及相遇过程,使学生悟出两人3小时行的路程和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进而启发学生:两人相遇后还可怎样走?继续走下去,两人相距就越来越怎样呢?用小人演示一下。于是把准备题再改编为(相背而行)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相背而行,王阿姨每小时行4千米,张叔叔每小时行5千米,3小时后相距多少千米?通过运用同一教具演示,使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强调学生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笔者认为,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而言,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新课程价值追求的有效方式,小学语文课堂会因动态生成而精彩起来。  一、精心预设是前提  新课程倡导的是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改变过去以教学内容的完成为目的组织的课堂教学,这并不是说不要预设,而是要优化预设。优化的预设能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本脉络,多角度、多思维地切入文本之中。一堂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企业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开展活动的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爆炸性增长,手机用户数量大幅增加,还出现逐渐升
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的血液,使学校教育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更具人性化。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对新教材的认识及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成为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更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课程资源不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究竟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教授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在老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量与施磷量对甘蔗经济性状的耦合效应。[方法]以广西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通过供水量设置3个水平,在甘蔗分蘖初期至伸长末期,每旬供水量分别
近年来,在我国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涉及到员工由于推拉抬举等体力劳动和操作计算机导致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成本和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伤病和休假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损失更多的工时,因员工离职和频繁培训新员工产生的高昂的人力成本。A公司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伤病干扰了员工的正常工作的同时,也降低了公司“演出”的质量,给公司业务和正常运营带来了影响。本文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司内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伤
《运用双向转换导引教学法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是我校开展实施的省级教研课题。该课题主要研究考察在强调建立学生习作兴趣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将意识和表达这两个习作的关键要点有机结合起来,怎样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意识活动加以引导,从而促进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同时,利用心理学、信息学、统计学等学科工具,对学生表达成果——习作文本进行有效分析,谋求发现和解决学生意识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具
盈余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经营成果,无论是对是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及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具有非常高的信息含量,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进行相
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以及价值观都是有差异的,因此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我们的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注重对学生的正面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学生有价值的行为进行鼓励、赞许、表扬、奖励等,是使学生对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学中就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而要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自学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兴趣往往左右着学生的大脑,
一、注重方法恰当,适时引入概念  1.从实例引入概念。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讲授的方法必须从社会实践出发,坚持直观的原则,要尽可能地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恰当的实例进行引入。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学生已初步地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为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教师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