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调控艺术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学问与艺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若要让课堂绽放艺术的光彩,彰显教师的学问与魅力,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调控艺术,让课堂张弛有致,让语言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一、善用教学方法,有效调控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调控的目的主要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其中,教学方法的选用是不可忽视的。一般而言,如果方法种类多样、有趣而新颖,就能够引起学生注意,使其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灵活调控课堂教学,营造活跃氛围。
  首先,教师要抓住学生特点,探求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调动与保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打破 “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为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导、诱导之下,主动参与教学,经历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实践演练等活动,自主发掘知识。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变化使用多样方法,给学生不同的刺激感受,避免他们产生视觉与心理疲劳。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滞后、呆板枯燥或者一成不变,是难以长久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从而会使课堂参与度低,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保持兴而不衰的学习热情。如教学9A Unit1 Star Signs的阅读时,倘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或者让学生单纯地阅读课文,英语学习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出现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巧选话题,活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调控学生的课堂注意。譬如教师可给学生呈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星座图片,强化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给学生视觉刺激,营造真实的语境,诱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让学生试着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简单介绍星座的特点。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实践操练活动,诱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合作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逐步提高教学效率。
  二、巧用教学语言,巧妙调控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最基本而重要的载体,不管是知识的传递,还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思维的启迪、能力的训练、课堂的调控,都需要依托一定的语言来实现。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若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还需要注意语言调控艺术,巧用语言文字、体态语言,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首先,巧用有声语言,灵活引导、指导学生。如教师在讲解分析、提问诱思时,需要运用简洁精炼、形象生动、幽默诙谐、灵活多变的语言,给学生听觉的享受,从而启迪学生思维;分析重点时,教师要注意语速减慢、音量提高、适当重复;总结概括时,教师要把握知识要领,巧妙编写英语口诀,帮助学生灵活记忆。比如英语分数顺口溜:英语分数不费事,“母序子基”四个字;分子若是大于一,分母还须加-s。其次,运用体态语言,巧妙调控课堂。在教学语言中,体态语言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既可以引起学生注意,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巧妙整合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控学生行为,维护课堂秩序,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如在英语词汇、句法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配合体态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比如学习英语词汇“jump”时,倘若教师只是用英语“move quickly”来分析说明,学生很可能无法将其和与“run”“rush”区分开来。而倘若教师配上“跳”的动作,学生自然很容易弄清楚这一词汇的意义。或者利用眼神、肢体等体态语言来调控课堂秩序。比如答问时,教师对学生予以鼓励的眼神,让学生勇于回答;当他们准确或精彩地答问后,教师应点头称赞或伸出大拇指予以肯定;当学生开小差或打瞌睡时,教师可不动声色地站在其身旁,轻敲其桌子,予以“警示”,调控学生注意力。
  三、注意教学反馈,灵活调控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与反馈的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单一的信息输出,而是要打破“灌输式”教育模式,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强化信息反馈,以便灵活而有效地调控英语课堂,进而有针对性、有方向地展开分析与讲解,而不是完全依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巧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来诱导学生敢于质疑、反馈信息,教师再及时捕捉与判断这些反馈信息,并依据反馈信息灵活调控教学计划,有效调控教学进程,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促进师生有效对话交流。
  例如,教师可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他们的神态、情绪等方面捕捉反馈信息,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是否乐于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其他疑问等,以便灵活变动与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巧妙引导,将学生引入思维深处,使其更加充满学习与探究的热情。或者根据不同课型,选取不同的反馈方式,比如头脑风暴、小组合作、两人合作、角色表演、调查访问、复述、讨论辩论、自我总结与反馈等,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形成信息反馈,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有效调控,查缺补漏,以便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学Unit5 Abilities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写写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感受,这样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实现信息反馈,便于课堂调控。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它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巧妙激疑,精心设疑,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释疑,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呢?  一、紧扣学生的兴奋点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审美、充满趣味的课程,但是在应试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则变成了对语文文本的支解课、剖析课,不是愉悦课、享受课。如何使一堂语文课妙趣横生,学生爱学乐学,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关注幽默的生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维提斯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语文教师只有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有目的地研讨艺术化的教学方法,研讨教学幽默的理论与作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磁力效应
期刊
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会引发一场龙卷风,这是蝴蝶效应;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是木桶效应;一扇玻璃窗被砸破,相临的玻璃也会被陆续砸破,这是破窗效应。这些自然现象、生活原理以及社会心理效应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也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相通之处。如何借鉴不同的自然及社会效应理论,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是本文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据此,现行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教材中编排了不少优秀文化的经典作品,他们文质兼美,多角度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生活等的客观美,几乎蕴藉了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美,和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喜欢照搬课本内容,上课时完全引用书中的情境、桥段、例子,唯恐自己的教学方向偏移了教材的要求,担心自己的教学没有让学生掌握到课本中提到的知识点。然而,教师却没有注意到,初中英语课本中的很多知识并不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教师只讲英语课本中的知识,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英语知识离自己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在生活中根本用不着,所以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  比如,初中英语课本中提到的一些餐
张思明教授说:“中学数学建模”有两重含义,一是按数学意义上的理解,在中学中做的数学建模。主要指基于中学范围内的数学知识所进行的建模活动,同其它数学建模一样,它仍以现实世界的具体问题为解决对象,但要求运用的数学知识在中学生认知水平内,专业知识不能要求太高,并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教学价值。二是按课程意义理解,它是本案例要阐述的一种要在中学中实施的特殊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以“问题引领、操作实践”为特征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追寻富有生命活力、灵动精彩的英语课堂。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除了要精心预设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灵活捕捉与利用生成资源,将瞬间迸发的灵感、学生的错误、意外发生的事件等有效利用起来,演绎别样精彩的英语课堂。  一、讲究随机,演绎精彩  精心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设方案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机变动的,如此,课堂才能富有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