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把握数学的学科本质。
  1.1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
  所谓“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概念网络图”。
  小学数学的基本数学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值制、单位(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观念。
  1.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基本数学概念中往往蕴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其丰富,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小学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叫“化归思想”可能更合适)、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1.3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数学也不例外,尤其数学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的美誉。小学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有: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其中“概括”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核心。
  2.把数的概念教学运用到现实生活情景中,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理解数的标志是能把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联系,即把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的生活情景中。因此我们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应该把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运用数。如低年级10以内数的认识,要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在认识1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1究竟是什么,1表示的数到底是多少,再在此基础上理解2、3……随着数的增大,让学生体会到“大”的感觉,比如让学生拎一拎1千克、5千克和10千克的重物……又如在教学万以内数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电器商城,了解电器的各类价钱,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对数逐步形成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体会到万究竟有多大,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足球比赛,然后说明体育场内有大约一万观众。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学生感受到一万是个大数目。再如在教学面积时,要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提问: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如果给你一根1米长的直尺,你能画的面积最大是多少?等等。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形成数感,终生受益。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1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认识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
  3.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活动意识。
  3.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3.4利用合理的提问与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到目标。
  4.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游戏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学生,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用竞争消除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第四册的混合运算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四人一组,每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凑出24,谁算出来牌就归谁,最后谁的牌最多谁就获胜。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表内乘除法和运算顺序,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5.引导学生猜想。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觉地去试验、观察,作出猜想;其次要通过一个个猜想的具体例子积累经验,概括出猜想的方法。如:“3的倍数的特征”——由此及彼猜想法。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当知识间有某种相似点、某种联系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迁移和类推,提出自己的猜想。在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后,我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很自然地想到“3的倍数个位都是3、6、9”。而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后,学生又说:从表中,我发现前面的猜想是错误的,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0到9中的每个数字。有学生说:看来看个位上的数不能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3的倍数可能有其他的特征。
  乘法分配律教学之后,给出(a-b)×c、(a b c)×d,让学生说说会等于哪个算式,这也是由此及彼的类比猜想。类比猜想需要激活先前经验和寻找相似与关联。经常进行类比猜想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呈现开放的态势,由此及彼才能知一闻十,才能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用一种期待、宽容和感谢的态度对待学生或许幼稚、或许不完整、或许错误的猜测。因为作出猜测本身就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没有幼稚怎会有成熟?没有不完整怎会有严谨?没有错误怎会有正确?学生正是在不断猜想、探寻中才能逐步提高和进步。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领域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就教学理念的改变而言,多元智能理论正日渐成为教学工作者追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目前,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得到了普遍推广,我国虽然已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但是成效甚低。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讨论。  关键
数学概念是进行运算、判断、推理、证明的基础,形成准确、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概念分为原始概念和定义概念。原始概念往往是直接从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抽象而来的,比较直观具体。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很好地利用直观教具,使学生通过观察而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特性,以及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则能收到较好的效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良好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如何进行互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互动目标 对话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互
按照省农委党组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安排部署,6月25日,省新农村办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前往靖宇县,重走抗联路,重温靖宇情,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了“严以用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提起阅读,人们习惯想到文科的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生活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那么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是一门艺术,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状态”;顺应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目标引探,明确参与的方向;关注结果,引导学生反思。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引导艺术 学习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引导,可以理解为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现代教学论认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网络化教学新观念。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应该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曾经我给自己这样定位:每节课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且能够熟练应用,教学成绩突出,做一个优秀的施教者.每节课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讲授,去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成绩确实不错,卓有成效.但一年下来,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我总显得太强势.新课程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改革教材教法的精神,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案,其“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1.不能忽视学生认真读题习惯的培养  以前我总认为学生到了高年级,理解能力强了,在读题方面就不需要老师多讲了,所以对读题、理解题意没有进行强化训练,结果造成一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很难找出图文或题目里面隐含的信息,导致错误较多,漏解等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如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读题,分析理解题意,细心解题,就能做得很好。由此可见,认真读题对解应用题是多么重要。  认识到这些以后,我就开始落实培养学
摘 要: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重点关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反复灌输,忽略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需要,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教学目标成了纸上谈兵。信息时代,网络交互式的学习理念依托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开展高效便捷的学习提供助力。但是网络多媒体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并非全然无害,只有合理优化使用,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作用,服务于优质教学。  关键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网络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