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生作文的“失真”现象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内容的空泛化
  
  无论升学,还是平时的作文训练,我们发现:理想、道德、意志、学习、纪律是永恒的主题。有些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喜欢舍弃小节,专找大帽子戴,如写爱国,往往写国庆抒怀,国旗下的遐思,为祖国的振兴而读书等等。其实在和平建设年代个人的爱国不单一就是国庆抒怀、国旗下的遐思,我们还可以写:反对“藏独”参加合法的抗议和活动的热血青年,以实际行动为北京奥运会加油的普通老百姓,写一个依法纳税的个体户,写一个依法服兵役的好青年,写一个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宁愿辞职的外企职工……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情足以体现我们当代社会公民的爱国情怀。但是,我们的学生对此置之不顾,写人写名人,写事写大事,凡人小事很难出现在学生的作文当中,即使有,也是千人一面,献爱心就是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捐款给希望工程,做好事就是雨中送伞,扶老奶奶过街……这样的内容如同电脑设计的程序,没有个性,更没有独特风格,空空洞洞,味同嚼蜡。
  
  二、感情的虚化
  
  对社会的热心,对祖国的忠心,对父母的孝心,对亲友的爱心,对自己的信心,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对幸福的品味和感恩以及对社会的关注。这些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要去品味,去感受,才能抒发真实感情,许多学生不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而是借用曾令自己感动的材料凭空想像,结果弄巧成拙,写出了虚情假意的文章。有位评卷老师对一个考场30份试卷做了统计,结果有20%的考生对自己的父母开了“玩笑”,作文中或说父亲早亡、或说母亲残疾、或说父亲在监狱伏法,更有甚者,有一个考生说自己失去双手后如何战胜脆弱,学会用双脚写字,用自信走进考场,后经过调查,当年没有双手残疾的考生,子虚乌有的文章,我们看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的心灵。面对一篇篇虚假的文章,就像面对一个个带着面具的陌生人跳舞。
  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但是没有透彻的观察和深层次的思考,写父母洗衣服煮三餐,夜里送小孩去医院,雨中送伞,雪中送衣,同学为自己补课,借生活费给自己,自己也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为父母煮饭,洗碗筷揉肩,父母也会老泪纵横;为盲人引路盲人也会热泪盈眶……因为没有交代特定的背景,没有充分的艺术渲染而引起的眼泪,无病呻吟的眼泪,也是虚情假意。
  关注社会热点,是作文真实的又一体现。但是我们的学生对社会的关注面太小了点,也太过片面,对“国家落后”的感叹,对“腐败”的不满,对“不公”的不平,是学生关注的大部分,和时代的脚步相脱节。“和谐”“三农”“农村税收改革”“留守儿童”等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事情很难及时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对社会的关心的“热度”不够。
  
  三、形式的表里不一
  
  对于命题作文学生也“喜欢大的不喜欢小的”非大不选、非高不就,一件普通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往往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个最崇高的人”。对于议论文常见的题目是“我看……”“从……说开去”“小议……”。对于材料作文,往往就是八股文;简述材料的内容,议论其中的“哲理”,联系现实中的某一个“问题”;对于命题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又是不变更的结构方式;对于记叙文,起因、背景、经过、结局,是记叙文必经的程序;这些内容和形式结合不好顶多是跟着感觉走。近年来,出现了丰富多彩的作文形式,如日记体、书信体、戏剧体,、文言体等,还有题记和后记等新式样,有的加小标题、用说明书、菜单等形式,为作文锦上添花,热热闹闹的形式之后是内容空洞。但是有的同学为了形式而形式,仿佛成了“追星族”,作文成了盗用商标的“冒牌产品”,有的学生用题记的开头的方法,但本末倒置,开头洋洋洒洒,却离题万里,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有学生运用菜谱写议论文,但是比喻不恰当,事实不充分,更重要的是论证的层次不清晰;还有的学生用几何的形式论证“自信”的主题,已知:“理想条件努力”,求证:“成功”,虽然形式新颖,但给人的感觉的是缺少厚积薄发的气势,缺少文学的韵味,只是一个单调的几何证明题。我们知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决定于内容,斐然的文采是为内容服务的,“意,帅也”,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学生却本末倒置了。
  
  四、感情的“无病呻吟”
  
  有篇600字的作文,其中用了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全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语言,毫无文采可言。作家秦文君指出,现在的学生语言越来越贫乏,不能不让我们深思。这个教学案例,在诸多报纸杂志刊登,引起我们思考颇多。郑州一中一位老师曾对主题为“我爱中华”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用的词语不超过200个,成语俗语很少见,更不用说有个性化的语言,有些学生为了追求文采,好像对偶排比是增加语言文采的“制胜法宝”,于是通篇文章用排比对偶,但辞藻华丽却离题万里,言之无物,缺乏深刻内容。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它好比一个人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句子不通,语言不流畅的文章,不管你的观点如何深刻、新颖,构思如何巧妙、严谨,也很难打动读者。所以古人两千年前就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的发展等级作文就有一条:要有文采。
  千教万教教人做真人说真话,学生的作文出现的造假现象,凸显我们学生当中的诚信的危机,对照了某些学生为人的不真,这也意味着这样的写作水平衡量的不是学生的真实水平,于是有背范文材料的投机取巧的行为了。如何克服这一现象,任务更艰难,更曲折,这是我们作文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一、一道试题引起轩然大波  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笔者命制的八年级历史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问答题: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课题)是什么?本单元又包括哪几课?(以下简称“第四单元题”)令笔者意想不到的是考试一结束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甚至在网上发了帖子:“初二历史最后一题考的是教材目录,这种题学生不会做,全班写对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请教研室解释为什么这么出题!”下面有跟帖:“这种考试有什
一、“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概述  2012年6月,浙江省教育厅正式发布《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往数次课改,过分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而课改的精神,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快乐,增长知识,学会学习,树立目标,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浙江省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中的课程目标是最核心的部分。”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学科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是否喜欢这门学科关系极大。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的学习楷模,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读书,就是读教师。一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效果就特别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意思。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观察事物和分析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因此,政治教师的课堂形象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并对学生健康的心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相符,然其力可渊函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可见,如何在美术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比被动的德育教育来说,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创设情境,寓情于景中渗透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思想,不要强制他们去画他们不愿意画的东西,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创作的绘画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
通过每天阅读一篇英语报刊短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师生一起学习英语,教学相长,能使英语课重新绽放光彩。  一、背景介绍   新学期开学之初,本班依旧沿袭上学期的惯例,每天的英语课前五分钟,由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内容不限,生词需提前写在黑板上。演讲结束后,由演讲者向全班同学就所演讲的内容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在座的学生回答以检查演讲和听讲效果。几乎每
[摘要]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教师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书本知识强制输送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这就需要思想品德教师将接地气的教学选材、学生的情境活动、教师情感、教师的道德活动等教育元素融入教学,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有生命气息。  [关键词]元素思想品德教学选材情境活动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
对一所新建学校来说,如何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后发赶超并办有特色,既要审慎稳妥又要快速推进,在这一矛盾体中寻找最佳路径,这是学校承办人要认真权衡和思考的问题。  一、新建学校办学模式定位和特色形成的思考与探索  奎屯市第七中学2010年9月成立,2011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对这样一所初创时期的学校,我们首先明确了“三高”发展目标,即:高标准要求、高品位谋划、高质量推进。在办学模式定位和特色形成
综合实践课是应新课改的形势而产生的。这一课程的出现主要是解决中国以往的教育弊端,也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大突破。综合实践课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主,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突出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创新性、活动性和综合性。但由于综合实践课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经常无计可施。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地区发展情况,发掘活动资源,拓展实践内容。  一、设计实践主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学科的限制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笔者以傅园慧网红事件为例,从读写要紧密结合、评价要及时改变、作文要贴着人咬着人、语言要鲜活有生命等四个角度,系统阐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从而写出能充分表达自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关键词]真话个性感受真情  [中图分类
“小课堂”是指40分钟的室内课堂。“大社会”是指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正文以外的教材资源,也叫教材素材。这些教材素材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呈现方式丰富多样,如活动、体验等等,它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恰当地运用这些教材素材,服务于课堂教学,把“小课堂”和“大社会”有机统一起来,既能体现新课标的新教材观:用教材教,及新教师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又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