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e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化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通过探究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经验与思考方式来完成学习,可促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积极的发展,使学生养成探本求源的探究意识,利用合作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化学探究性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化学探究教学新模式
  学生应具有独立的意识,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主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而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在课余督导学生针对疑问查阅资料,调动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而且开阔了知识面,拓展了视野;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针对实验发生的奇异现象及时加以利用,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激情;再次,如课堂上学生探讨结论不一致时,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辩论,最终总结出正确答案,通过辩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在化学探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有疑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属于知识的应用,而一个新问题的提出需要创新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起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这门课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在其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并敢于挖掘和创新,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努力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目标,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认识到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问题难易要适度。例如,在教学“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时,如教师一开始就提出结论问题,学生会感到茫然,回答难度大,教师应设计一系列问题: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②从化学反应速率着手,怎样选择合成氨的条件?③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有哪些?④从化学平衡着手,如何选择合成氨的条件?⑤综合以上问题,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这样逐层引导,层层深入探究,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合成氨的适宜条件。经过这样探究性的学习,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难以忘记的,从而体验知识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例如,学习纤维素的性质时,教师先可说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然后问学生:“这诗中的丝、蜡指的是什么化学物质?”学生当然急着想得到答案,这样便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就乐于探究了。
  三、课堂实验教学是化学探究性教学的主舞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化学实验成为日常进行探究性教学的主舞台。而构建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一般模式为:创设问题情景(或直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性实验验证—分析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拓展应用。此教学模式能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教师对实验主题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及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设计一些探究性化学实验,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探究。
  例如,教师在讲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应在装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逐滴滴入水至过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通过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产生了氧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针对这一实验异常现象的观察,引起了学生浓烈的好奇心,这样一来也就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总之,化学探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响水滩乡肖家岭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自二十世纪开始,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导致了管理作为独立的专门学科走向历史舞台,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的重要力量,正逐渐在各个组织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优秀的管理人员已经是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给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不断渗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生
虽然同分异构体的知识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只占较少的篇幅,但它却贯穿于中学有机化学的始终。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推导,直至有机计算,无处不与同分异构体的知识紧密相连。既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迅速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分异构体的知识可以说是起点低,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因而同分异构体的知识既成为高考的热点,同时也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形式。”因为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教学,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性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学案教学”以实用为原则,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力求知识与能力
物理学的学习,它主要包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学习和研究物理方法的学习等。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  学生要学好物理概念首先必须根据教师创设的物理情景,在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有待研究的事物有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能型人才来为社会服务.中职学校担负着培养计算机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所以计算机课程
冈底斯岩浆弧东端林芝地区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来自岩浆孤的中、下地壳,是研究岩浆弧深部组成与形成演化的窗口.本文对林芝布久地区西部产出的泥质片岩进行了岩石学和锆石U-P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服饰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符号承载着苗族先民的智慧与光辉,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笔者主要对湘西苗族红色礼裙服饰款式、纹样主题、纹样造
一、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  传统方法: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CaC03+2HCI=CaCl2+H20+C02↓。缺点:这样平铺直叙就不能激发学生思维,使得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  改进:教师首先提出哪些方法可以制出二氧化碳,这样学生就会写出①2C+02=2C0②2C0+02=2C02③CaCO3CaO+C02↑④Na2CO3+2HCI=2NaCI+C02↑+H20⑤CaC03+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不断完善加强,能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工作,教师要认清教学实际情况,将课程教学的重心进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