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堂的“气场”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soft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文化元素表现得最为鲜明的就是课堂中的“气场”。这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在生命体验、智慧碰撞、言语交流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气韵和磁场。具有气场的语文课堂,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能,始终让学生沉浸在意境交融中,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勃发活力。反之,没有生命气场存在的课堂必然会导致课堂浑噩与昏沉,学生主动性得不到激发,主体性得不到体现,思维不活跃,从而影响课堂效益的整体提升。
  一、从疏到密——拓展想象,留存气场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留白是艺术家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段。作者在写作中,常常为了表达的需要将相应的故事发展、细枝末节故意省略,形成文本的留存空白,促成含蓄内敛、意犹未尽的表达效果,给予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这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则是一个有效突破文本内核的窗口。利用这些留白,学生可以在体验感知中深切领悟文本的意蕴价值;利用这些留白,学生可以凭借想象的翅膀揣摩洞察作者的内心宇宙。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飞扬,学生的火花在绽放,学生在彰显个性、凸显思维的过程中固本清源,聚合了课堂情感之气,磁场在这里得到充分加固。
  《负荆请罪》作为苏教版教材中为数不多的戏剧,以两幕的方式加以呈现。而在第一幕中蔺相如与门客对话之后,直接描写了廉颇负荆请罪的场景。作为戏剧自然没有必要对廉颇的心理历程,尤其是聆听了蔺相如的话之后的心理进行详实地表达。但这对廉颇知错就改的人物个性的感受就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以“廉颇前后两幕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作为问题引领,从而引领学生不断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知廉颇内心的变化历程。学生猜测补充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空白的有效补充,通过这样的补充,也丰富了教材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更加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动力得到了更为彻底地开掘,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课堂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确保了思维气场的长久稳固。
  二、从弱变强——问题引领,增强气场
  问题的引领是洞开思维意识的有效策略,是规整学生思维方向、探寻文本有效路径的高速通道。但很多时候,教师由于对文本意欲传递的价值解读不深,对学生实际水平能力考量不准,常常会出现问题设置不适切,提问方式有恰当的现象。学生就这样在教师明知故问、颠三倒四、毫无思维含量的问题中摸爬滚打,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问题的设置就应充分链接文本特征与学生实际需求,让问题着力于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得之,且必须借助一定的思考运转。这样学生的思维之气,才能在适切问题的冲击下越聚越强。
  在教学《军神》一文时,学生在教师激动的情绪中深入感受到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就在学生兴致高涨之时,教师却冷不丁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当时的医疗条件已经比较发达,使用麻醉已经不是难事,为什么刘伯承却选择不用麻醉呢?学生一时高涨的情绪被泼下了一盆冷水。但在冷静之余,课堂气场却越发强盛,很多学生纷纷参与到交流探讨过程中。有的认为,刘伯承有重要任务在身,时间紧张,来不及使用麻醉;有的认为,刘伯承当时的伤势危急,必须马上动手术,已经无法麻醉……学生补充交流的想法各式各样,体现了学生思维发散性。而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则补充资料,让学生知道刘伯承之所以不使用麻醉,是因为他担心眼睛离脑袋太近,使用麻醉会影响到脑神经,影响之后的革命事业。至此,学生才真正地恍然大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更加强烈。
  在这一案例中,学生的思维越发活跃,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设置的问题聚合在学生认知的盲区上,而这种盲区又是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整个课堂的气场在愈发浓烈中,又强化了学生对文本人物形象的感知。
  当然,这里值得强调是,课堂气场与教师个人素养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幽默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等为阅读教学课堂气场的形成提供帮助,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一种气场。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能够关注课堂气场的调节与渲染,就一定能夠营造生气,为效益的整体提升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明德学校(223900)
其他文献
在谈及语文教学的时候,著名教师王君认为汉语中的每一个词汇都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教师照见自己的教学灵魂。由此可见王君对于文本词语较为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实也应该如此,要关照文本中的词汇,以词汇作为视角来进行课堂构建,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教师的教学魅力。  一、拆句取词,整体感知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限,很难用自己的
听说读写是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其中,“说”作为“阅读”与“书面表达”的过渡阶段,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板块。而教材课后练习中要求复述的习题,旨在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通过对语言材料的重新整合,并依照作者创作的思路将课文的内容以口头语言的方式再现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一、编著提纲,掌握概述方法  一篇文本就是一个艺术整体,其内部必然存在着相应的认知联系,呈现出张弛有度
因为种种原因当“新教育”的春风吹进实验二小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们已经到了5年级的上期。此时对于高段的孩子来说学习压力较大,可是学校又开设了一门"童书共读"课。经过一番听课、观摩、研究过后,我们定位“童书共读”主要的上课方式可能更多的是采取语文课堂上的那种画重点词语、勾优美句子、分析重点段落等方式。从一开始的《波利安娜》到最后的《柳林风声》孩子们读是读了好几本了,但是课堂的呈现效果却很冷清。面对这样
金属物理的蠕变理论研究和实验进展很快,蠕变是在宏观世界中发生金属塑变增加的现象,它与原子空位运动、扩散、热振动振幅等密切相关,而从微观观察到的晶界、析出相(碳化物)夹
关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引导学生在实践尝试中找到更多有效信息和有价值语句,能利于他们在不断总结归纳中发现丰富学习内容,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
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新课标也倡导创建趣味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注重兴趣的激发,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研究表明: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
所谓贴近设计,是指教师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以提升教学设计的适合度。学生语文学习制约因素众多,学习思维习惯、情感价值取向、生活认知积累等,都对学生语文学
人们常说,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老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两项看家本领:一是上得一堂好语文课,二是写得一手好文章。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其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校本研修。  一、在研读中修炼“内功”  小学
Production logistics involve the co-ordination of ac tivities such as production and materials control (PMC), inventory management, p roduct life cycle managem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