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音乐教育让孩子的心灵更美好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ver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作为音乐老师,可以从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中找到德育的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那么如果我们在音乐课堂上渗透德育,利用音乐的情感因素,将教师的德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下,一起完成德育教育。苏联著名音乐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那么,在音乐课中,我们该如何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地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把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在音乐教材中,有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音乐教师可充分根据和利用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我在给学生上《黄河大合唱》这一课时,首先就用具有感染力的语气开始讲课:“同学们,你们学过历史都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但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母亲河在咆哮,发出了战斗的怒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黄河的呐喊!”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课堂一直在这种气氛中进行。我在讲解中,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气势恢弘的黄河的影片,并引导学生回顾了和黄河有关的历史、文学、地理,当然以旋律、节奏等音乐表现要素为主,让学生自己想象各种鲜明的音乐形象,如《黄河对口曲》中老乡相见的情景音乐,《黄河船夫曲》中船夫与风浪搏斗的激烈紧张的音乐,《黄水谣》中妻离子散的悲凉音乐,《黄河怨》中被日寇蹂躏、丧夫失子投河自尽的妇女形象,同学们听了义愤填膺,有的流下了悲愤的眼泪;但当听到《保卫黄河》《黄河颂》《怒吼吧,黄河》等充满战斗号召力的乐曲时,同学们完全是另一种表情,情绪激动,士气高扬,有一种上战场获胜的喜悦。这些音乐形象都是让学生自己听、理解、想象,然后再用语言描述出来。有的乐章,比如:《黄河对口曲》《黄河怨》,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情节、情景动作、语言等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在现场表演中去体会音乐、理解音乐、升华情感,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二、在音乐课中渗透情感教学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音乐课程目标解读》) 作为一名普通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艺术,而且对青少年智力的开发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情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情境,让老师和学生都陶醉其中,获得情感体验,陶冶他们的情操。比如,在欣赏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我把学生带到一个优美的画面当中,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画面优美,蝴蝶翻飞,桃红柳绿,一排明媚的春光图,然后播放怜悯快意的背景音乐,然后再讲述凄美的《梁祝》故事,引入呈示部音乐引子“0 5 3 2 |1……”(画外音),我深情地吟诵:“春天到了,万紫千红,莺歌燕舞,一对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在欣赏展开部“抗婚”时,我把灯悄悄拉灭,窗帘悄悄拉上,让学生在黑暗中体会祝英台在黑暗的封建礼教牢笼中苦苦挣扎,要冲出桎梏,追求自由爱情的氛围。全体学生屏住呼吸,跟着祝英台(小提琴琴声代表)一起冲撞、搏斗于封建势力(大提琴声)的包围中,直到一声钹响,英台投坟,梁祝化蝶……一声“0 5 3 2 |1……”掌声雷动,学生情不自禁鼓起掌来,长长地透出一口大气,并跟着音乐一起哼唱“爱情主题”。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我和同学们都被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真挚、美好的爱情感动着、浸润着,真正认识和感受爱情的美好。
  三、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
  每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胆怯心理越来越重。从而引起忧虑、悲伤、恐惧等情绪反应。如:自己的声音条件不好、张嘴就跑調、变声期的学生都会产生胆怯、不自信的心理情绪。唱得好的学生也容易产生胆怯、羞涩、不自信的心理。尤其是在个别练唱时,时常不出声或声音很小,眼睛始终看着班里的同学、听着他们的议论,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在课上学生走神时,老师的突然提问时常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感受等。这些问题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精神紧张、课堂恐惧等心理行为问题。即使一些心理健康的学生也会有这样的烦恼。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观察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胆怯心理,采取积极的方法,来摆脱这些消极情绪。引导他们摆脱忧虑、紧张、恐惧,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帮助他们认真总结学习经验,找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以作为前车之鉴,并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总之,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采取“潜移默化”“以情动人”的方法,让学生的情操、思想、性格乃至意志受到熏陶、感染,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等,在不知不觉中心灵得到净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其他文献
细数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教育生涯最多三十年光景,弹指挥间,走上管理行政岗位独当一面凤毛麟角,极少数成为在专业上独领风骚的佼佼者,更多的是在教育一线兢兢业业的耕耘者,所谓“术业有专攻”,无论在职业生涯中最终走到哪一站,不可否认,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息息相关,而2016年3月1日《幼儿园工作规程》最新颁布,逐条逐句,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国家自上而下对幼儿园工作严谨的规范与指导,那么,基于《规程》幼儿教师需
【摘 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本,关注发展,构建和谐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构建高效的英语生态课堂。  【关键词】 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策略  学生是完整的人,是有自己思想、个性的鲜活个体,教师要以最优化的教法,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让他们的生命得到自由地生长。生态课堂中教师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不拘泥预设的目标,而要鼓励学生思考、交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运用迁移理论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方法得到迁移,提高他们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打破思维定势的干扰、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等角度阐述初中生化学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化学;迁移能力;策略  教师迫于应试的压力,为夯实基础、提高成绩,注重基
【摘 要】 本文以多样化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为论述要点,阐述质疑自问、设题导问和多方探问对丰富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多元提问对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与增强识记运用起到基础性保障,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问题;交流  “学而不思则罔”,离开了思考无疑语文教学就失去生命力和活力。问题则是学生思考不可缺少的载体,提问则是开启学生丰富思维想象的重要前提。注重问的方法多元化,一方面,能帮
【摘 要】 数学实践活动对幼儿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现如今为了提升幼儿的早期数学素质,数学实践活动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新课改也要求学校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课堂才是新课改的需要。本文就以“把握数学实践活动基本属性,提升幼儿早期数学素质”为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践活动;基本属性;数学素质;幼儿数学  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都很强,并且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幼儿阶段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6年11月2日下午第三节,笔者在江东某中学听《台阶》时,对课上初中二年级普通班级的37名学生(男生21人、女生16人)进行了非参与结构观察。虽然教师在该堂课内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但从学生状况看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观察学生状况时,笔者发现在该堂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形成性评价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往的独立被动学习,转变为合作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够促使学生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实现个性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的有效运用,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灵动高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根本途径。政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学生中考成绩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升学和今后发展。它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政治;兴趣培养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在推动力。兴趣是人在情绪上对某物或人物表现出的肯定态度,
【摘 要】 理答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学生的理答,教师可以获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优化调整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理答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睿智的理答能够助燃学生兴趣,助长学生思维,助推学生创新。  【关键词】 理答;融情性;启迪性;探问性  课堂离不开问答,有问必有答,有答必处理,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情况的处理称为理答,理答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学生的理答,教师可以获悉学生的
【摘 要】 史料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材料之一,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中,教师要学会根据历史教材为学生补充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知识,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面,让学生掌握客观分析、探究历史的能力,发扬历史的探究性精神,让学生学会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全方位地分析历史。  【关键词】 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新课标的开展之下,史料教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史料教学在高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