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学习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往的独立被动学习,转变为合作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够促使学生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实现个性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它的有效运用,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灵动高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更多地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沟通,合作探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与提高。
  一、设计合作情境,激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它直接影响着高效率。因此,教师需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实际,创设一些合作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从合作的过程中学到更多,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例如:在教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统计表的知识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数学问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思考。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五种水果,这时,教师只为学生展示10秒钟的图画时间,随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自己制作出一个统计表。学生们在一轮的观看统计后,都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的学生向老师提出建议:“老师,你可以多点展示时间吗?10秒钟内,我们只能完成一种水果的统计,五种水果的统计根本不可能实现。”教师笑了笑,对学生说:“你们为什么不尝试着分组合作呢?”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立即开始分组合作,老师又重新将图画展示了10秒钟。学生们基本上都是5人一组,随后开始分工合作,每人统计一种水果的数量,很快便高效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价值意义。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合作情境,促使了学生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得激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学生有效参与,实现了高效率课堂学习。
  二、组织合作探讨,促使学生沟通交流
  独立思考是学習数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但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而且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对于一些问题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由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讨活动,让学生可以更多的交流互动,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合作互动。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的知识内容时,选择将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学习。首先,教师先让学生们自主思考探究一定时间,随后,引导学生互相合作探讨。学生们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自由结组,并且小组内互相合作交流。这时,有一小组的学生开始了探讨交流。
  生1:我知道80%是一个百分数,我赋予它一个情境。姚明投球的命中率是80%,这个80%的含义就是姚明如果投100个篮球,最后会有80个球命中。
  生2:姚明这个80%的命中率只是一个概数,并不是一共投100个球,一定会中80个,可能多于80也可能会少于80,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值。
  生3:这个80%命中率,适用于投掷任何数量的球,可以是1000个,也可以是10000个,如果姚明一共投了80个球,那么可能会命中80×80%=64(个)。
  ……
  学生们就这样主动交流探讨,从他人的想法建议中寻找优点,这样无形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技能。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讨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互相交流沟通,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促进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了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组织合作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数学知识存在很强的逻辑性,如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而且效率不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自由探究,并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从他人身上学到更多,实现高效率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选择让学生们共同探究思考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快速地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结组,小组内学生们分工合作,一起探索。有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向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学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求法,转换为长方形的面积求法。很快他的想法被大家接受,于是开始按照这位学生的想法开始思考探究。很快又有学生想到将一个白色长方体的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用剪刀将这个长方体剪开。最后学生们发现剪开后的图形,是由一个一个的小长方形构成。这时,学生们发现求这一长方体的表面积实际上就是求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又有学生提出建议:我们可以给定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值。然后列一个算式计算一下。随后,学生们共同合作,一起探究总结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学生们就这样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讨,大胆创新,积极思考,在快乐中完成了这一课题探究任务。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成功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有效参与。
  总之,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思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由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的沟通交流,共同发展,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实现高效率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盖维秀.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3(18)
  [2]蒋丽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1(02)
  [3]董双奎.紧绷素质教育之弦使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J].
其他文献
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该还原英语交流场景、设置真实情境、努力设计有效教学环节,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真正体现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真实  小学英语生活化是《新课程标准》
【摘 要】 多方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尽可能多地融入欢乐的元素,营造出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环境,是十分适合于小学生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知识内容与实际操作联系密切,开展欢乐教学的空间很大。本文划分不同课堂阶段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欢乐  “减负”是当前小学教学当中的一个关键词。究其真正内涵,笔者认为,不仅仅包括表层意义上的减轻学生们过于繁重的课业负担,还包括深层意义
【摘 要】 進行化学实验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为更好的进行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运用“证据推理”的方式植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去,帮助化学实验有理可依的进行。  【关键词】 化学实验;证据推理;实践研究  “证据推理”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有步骤有条理的推理进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因此根据“证据推理”这一指导思想运用到初中化学实验当
“奉献”,说到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会想到一个人吧。那就是——雷锋。  虽然他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短暂一生,却助人无数:帮助战友认字、学算术;给朋友病重的父亲写信寄钱。他参军期间,每月有6元的生活补贴费,但他自己没花多少,把钱都捐赠给了公社。  雷锋叔叔把一生都投入到了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应当用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些人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应当被指责、被排斥。
细数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教育生涯最多三十年光景,弹指挥间,走上管理行政岗位独当一面凤毛麟角,极少数成为在专业上独领风骚的佼佼者,更多的是在教育一线兢兢业业的耕耘者,所谓“术业有专攻”,无论在职业生涯中最终走到哪一站,不可否认,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息息相关,而2016年3月1日《幼儿园工作规程》最新颁布,逐条逐句,能够敏感地捕捉到国家自上而下对幼儿园工作严谨的规范与指导,那么,基于《规程》幼儿教师需
【摘 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本,关注发展,构建和谐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构建高效的英语生态课堂。  【关键词】 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策略  学生是完整的人,是有自己思想、个性的鲜活个体,教师要以最优化的教法,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让他们的生命得到自由地生长。生态课堂中教师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不拘泥预设的目标,而要鼓励学生思考、交
【摘 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运用迁移理论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方法得到迁移,提高他们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打破思维定势的干扰、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等角度阐述初中生化学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化学;迁移能力;策略  教师迫于应试的压力,为夯实基础、提高成绩,注重基
【摘 要】 本文以多样化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为论述要点,阐述质疑自问、设题导问和多方探问对丰富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多元提问对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感知与增强识记运用起到基础性保障,能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问题;交流  “学而不思则罔”,离开了思考无疑语文教学就失去生命力和活力。问题则是学生思考不可缺少的载体,提问则是开启学生丰富思维想象的重要前提。注重问的方法多元化,一方面,能帮
【摘 要】 数学实践活动对幼儿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现如今为了提升幼儿的早期数学素质,数学实践活动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新课改也要求学校要克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课堂才是新课改的需要。本文就以“把握数学实践活动基本属性,提升幼儿早期数学素质”为主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实践活动;基本属性;数学素质;幼儿数学  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鲜感都很强,并且还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幼儿阶段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6年11月2日下午第三节,笔者在江东某中学听《台阶》时,对课上初中二年级普通班级的37名学生(男生21人、女生16人)进行了非参与结构观察。虽然教师在该堂课内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但从学生状况看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观察学生状况时,笔者发现在该堂课上教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