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探索: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备受关注。如何在我国一线英语教育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亟待探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笔者提出以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作为实施路径探索实现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层次国家课程目标。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公开研讨课为例,简要说明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课堂实践设计与操作,为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抛砖引玉。
  关键词:真实任务;整合学习;核心素养;中小学英语课堂
  对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界来说,“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无疑是2016年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2016年是‘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等概念被广大基础外语教师广泛了解的一年”(王文斌等, 2017)。
  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一以贯之地落实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梅德明, 2016)?这是一线中小学外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或存在困难的问题,也是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理论研究者亟待探索的问题。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为目标丰富了我国基础外语课程目标的内涵,并以涵括知识、技能、能力、素养等四个层次的多层次内涵目标指引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界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亦即进入外语教育时代(张荣干,2016)。英语课堂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主要场所,因而基于英语课堂探索国家多层次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笔者论证并提出以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作为指向核心素养发展多层次英语课程目标的实施路径。为此,本文以一节笔者最近执教的初中英语公开研讨课为例简要说明基于真实任务整合学习的课堂实践设计与操作,以期有助于大家共同探索落实指向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国家英语课程目标。
  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
  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real-life task-based integrative learning)指基于真实语言运用和学生学习的视角,把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发展等整合到一个主题下的真实任务情境中,以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展开达成真实任务成果的相应活动,从而获得学习发展。
  基于任务的整合学习是在国际上整合学习研究和我国真实任务教学研究(鲁子问, 张荣干, 2005)的基础上提出的。整合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Blackshields et al., 2015),联结不同学科、不同情境、不同时间的学习(Huber, 2004,转引自Blackshields et al.,2015),具有强调跨学科和真实生活的理念取向。这呼应了核心素养跨越行业、学科等各种范畴界限的跨界特性(张荣干,2016),也反映了整合学习研究与核心素养研究对跨界素养的共同追求,因而整合学习存在作为达成指向核心素养多层次英语课程目标的基本路径的理论可能。真实任务强调任务的真实性,以指向学生当前和未来可能真实生活的语言运用。这与核心素养的未来特性(ibid)以及整合学习的真实生活取向契合,因而值得把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作为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实施路径加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课堂实践案例与整合学习特性分析
  本案例是一节八年级跨教材同题材同体裁英语阅读课,教材内容是人教版《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 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A中的3a課文和外研版《英语》 (新标准)九年级上册Module 6 Unit 2“ 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now, you will show that you are honest”课文,共两封心理咨询信件及其答复,即四个同题材、同体裁语篇(详细内容见附件1和2)。这是一节公开研讨课,对象学生为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过人教版教材中的此单元。笔者作为授课教师第一次教授该班级学生。基于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题确定为心理咨询信件的阅读与处理,相应学习发展目标如下:
  ● 语言素养:能意识到心理咨询信件有其语篇特征,能结合语篇特征提取信件信息并比较选择心理咨询专栏导师,且能提供自己的选择理由(结合体裁知识与题材知识,读取并处理信息)。
  ● 文化素养:能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积极态度与行为的重要性,能认识到心理咨询的私隐性与专业性等特征,能对他人心理咨询建议批判性看待。
  ● 思维素养:通过选择心理咨询专栏导师,体验思维的批判性与灵活性,并得到相应发展。
  ● 学习素养:认识到信息源拓展与比较的重要性,知道求助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由此,笔者进一步结合本次公开研讨课的课堂真实背景要素分析(详见表1“学习过程与整合学习说明”相关部分),最后设定本节课的真实课时任务(鲁子问,张荣干, 2005),具体描述如下:
  ● 任务情境:小萍最近很不开心,她想写信向英文杂志心理咨询师求助。她给我(注:即本节课授课教师)发来微信请求帮助:如何选择杂志心理咨询师?人教版和外研版教材课文中的Mr. Hunt和Diana哪一个更好?为此,请帮我:做一幅招贴画,形象直观地用一段微信视频告诉小萍你的看法。
  ● 任务行为:比较选择Diana或Mr. Hunt,通过招贴画展示选择理由。
  ● 任务成果:选择心理咨询专栏导师的招贴画。


  表1简要说明本课例的学习过程设计及整合学习特性分析,其中学习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等三阶段,课堂学习过程分课中任务引入呈现、课中任务尝试讨论、课中任务完成与反审、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
  基于真实任务整合学习的课堂设计操作
  回顾上述课堂实践案例,基于真实任务整合学习的英语课堂设计流程如下:   1. 基于真实语言运用视角,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确定学习发展的内容主题,初定真实任务(鲁子问,张荣干,2005)。
  2. 基于素养发展目标框架,再分析教材内容与学生情况,初步确定学习发展目标与内容,并由此结合课堂真实背景要素分析修订确认真实任务设计。
  3. 基于学生学习视角,设定以达成真实任务成果为目标的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任务成果达成和素养学习发展的相应支持引导过程,形成基于真实任务整合学习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及其环节的师生活动流程,并由此确认本节课的最终学习发展目标与内容。
  在课堂实践中探索整合学习,首先面临的有两大基本问题:一是目标整合问题,即如何整合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多层次国家课程目标,并使之体现在具体一节英语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中?一是内容整合问题,即如何整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列明的教育内容与一节英语课堂的具体教育教学内容(尤其是相关教材内容),并使之成为学生具体的课堂学习内容?以上流程虽在第一至第三步依次强调真实语言运用、素养发展目标、学生学习等视角或框架,但仅指在相应步骤的侧重,而非在该步骤不考虑其他视角或框架。因此,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就整合学习的目标整合和内容整合两大基本问题,其回答是:采用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多层次国家课程目标与内容框架,从真实语言运用和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一节英语课堂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如相关教材内容)加以分析,并结合学生情况和真实背景因素分析形成初步的学习发展目标与内容并设计相应的真实任务,进而设计具体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引导过程,再由此最后确认本节课的学习发展目标与内容。
  结语
  如何在我国一线英语教育实践中实现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层次国家课程目标,这是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必须面对且亟待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一节初中英语公开研讨课为例讨论了基于真实任务整合学习的课堂实践设计与操作,这一方面说明基于真实任务的整合学习可以在一线英语课堂实现,同时也期待更多同行共同探索核心素养在一线实践中的培养与发展,实现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转向。


  参考文献
  Blackshields, D., Cronin, J. G. R., Higgs, B., et al. 2014. Integrat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M] New York: Routledge.
  Huber, M. T. 2015. Integrative learning in US higher education: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re going. [A] In: D. Blackshields, J. G. R. Cronin, B. Higgs, S. Kilcommins, M. McCarthy, & A.Ryan (Eds.). Integrat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C]. New York: Routledge, 11-26
  《基礎教育课程》编辑部. 2016. 对核心素养若干问题的思考: 访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 [J]. 基础教育课程(9), 14-16
  鲁子问, 张荣干. 2005. 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王文斌, 杨鲁新, 徐浩. 2017. 2016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年度报告[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荣干. 2016. 语言核心素养视角: 中学英语写作互动[J]. 英语学习(教师版),(10), 9-12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本质决定的。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不过效果常常令人担心和失望。尽管语文一直是改革的先锋学科,可谓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结果却是热闹之后归于平淡,语文教学质量并没有螺旋式上升,好像总是钟摆式摇晃,“少慢差费”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守住语文的“根”,基于语言文字培
英语教学的开展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让学生能够以自觉的态度融入到英语学习之中,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之快乐和魅力,才能真正
期刊
第125届AES(Audio Engineeringsociety,简称AES)大会将于2008年10月2日~5日在美国莫斯克尼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的专题研讨会已将计算机游戏声频定为重要议题,探讨目前专业声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读”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消遣,也不是为了研究,而是在于积累。让我们的学生通过阅读教学,不仅去吸收、体悟作家情感思想等思维成果,而且还要汲取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过程,然后再把这些积累汲取的“营养”,融化到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对生命人生的理解之中,最后按要求富有个性地表达出来,成为他们自己的精神产品、思维结晶。“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附件,也不是读的附属品,而是读的效果呈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激励策略,教学作用十分明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兴趣,还能够
期刊
2008年3月,美国狼阱国家公园(wolf Trap National Park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Filene中心更新了灯光控制台.狼阱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是美国惟一一个为艺术演出
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转化过程,教师是不可能代替也无法代替的。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致力于导。”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如何教学生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在学生一生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短暂的。因此,培养学生
小学英语阶段的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语感,让他们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对话交流.在设
期刊
2008年5月,美国视与听剧院(sight & sound Theatres)旗下拥有2080座的新剧院正式开放,这座面积达336 000平方英尺的剧院是密苏里州布兰森市最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