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成为教学专家共同关注的课题。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扩充新的历史教学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初中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我们可以从现代社会追溯到人类的起源,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轨迹。因此,初中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学科,不仅能增长学生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努力探索。下面笔者就对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问题解决措施,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限制,初中历史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深刻剖析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1.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教师就会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师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考试内容传授给学生就行了,因而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注重对知识的讲授,缺少创新意识。
  另外,在现代化教学背景下,有些教师仍然采用落后的教学手段,忽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难以达到初中历史教学目的。
  3.忽视课外学习和积累。
  初中历史作业一般较少,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完成。由于历史学科不是主要学科,因此教师往往对课外历史学习不够重视。
  对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课外思考和学习,就不会取得预期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和谐教学环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摒弃落后的教育思想。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时事政治、历史大事、社会新闻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心新闻、热爱历史的习惯。
  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范围广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把握,这样就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看标题,了解每一章节的主题;其次,看标题注释,了解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再次,看课后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最后,看正文,边阅读、边标记,将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以便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3.加强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播放影音资料的方式,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4.拓展教学空间。
  历史源于生活,它是在人类长期生活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引入现实事例,拓展历史教学空间。
  例如,在教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播放有关阅兵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伟大成就,牢记光荣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物理规律、发展认识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但由于初中生对于物理现象的认识多基于生活经验,且刚刚接触物理,因此对很多初中物理抽象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存在很多错误的前概念.研究表明:这些前概念会阻碍学生科学地认识物理现象,制约物理知识的系统
1 物理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1.1 物理文化的概念  物理文化是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人类文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物理特有的文化特征.从狭义上讲物理文化是世界历代物理学家在创建物理学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物理文化以物理工作者为核心、为创造源、为实践者而向人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已经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传授学习方法,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物理知识,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通过实验、观察、讨论、提高四个阶段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1 物理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论依据  1.1 人本主义理论  意义学习理论
当前,新中考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考试科目由“固定套餐”,变成了语数外加选考科目的“点餐”,这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初中的育人模式如何从模板化培养进化成个性化培养?如何协调学科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如何发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学科学习与其兴趣爱好结合?如何将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提升进行有效衔接……  课程的品质决定了学校的品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以下简称“仁和中学”)以课程建设撬动
期刊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不具备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很难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此类教学模式可以保证教学密度,却不能保证教学质量,更不能保证学生能够使用已学的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因此,为了迎合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初中物理教学都逐步使用了生成性教学模式,此类教学模式可以完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就自身的教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教育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处于改革发展的快速阶段,又处在社会经济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普及以及全面渗透,为高中教育提供了较好技术基础,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教育必须应时而变,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变革,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高效整合.  1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要求  1.1 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分析  信息化的高中物理课程
班额数量大,师生互动少,教学效率低,这是当前很多初中都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互联网 ”背景下,学校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校乃至师生的生命活力?近年来,山东省临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临沂十一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云教学平台,探索构建智慧课堂,实现了“交互式、大数据、精准化”教学,促进了师生的生命成长,也实现了自身由薄弱校到强校的华丽转身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良好习惯,加强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补充很多实例、设计课堂思路、优化教学过程,一些章节的内容往往是用一课时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
课后作业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亟需进行作业改革,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下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从课后作业的现状入手,论述初中物理课后作业的改革具体措施,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  国内权威学者顾明远先生认为:“教学之外的作业(extra-class work)又称家庭作业,指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学习,在教学时间的总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