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应具备素质的几点认识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课教师作为德育教育者,应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素质。笔者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作为思想政治课应具备并加强提高的素质和能力。首先,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加强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政治修养;其次,应具备爱岗爱业的思想;第三,应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智能结构;第四,应不断摸索教育、教学规律,潜心教研;第五、教师应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第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关键字]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思想 能力
  振兴中华,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这是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智力资源的开发者,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这是人们的共识。素质教育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目的。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稳定性和基础性、个体化,而实现素质教育就要求有一批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怎样提高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呢?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师的马列主义思想政治修养
  对于思想政治教师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马列主义、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教师,这对于转变教师的旧观念,提高教师思想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重要意义。如果教师不具备这种智能结构,不要说他在教学中能熟练地向学生讲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也不要说他能从教材中找出其重点、难点,更不要说他能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改造,以寻求适应的教学方法,显然,教师不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修养,实现培养有素质的学生是不可能的。
  二、强化教师爱岗爱业的思想
  教育的这种思想,就是指从事教育事业的志向和抱负,它是每个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也是每个教师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爱教育事业或专业思想不稳定,即使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也不可能对教材潜心钻研,对教学方法精心选择和制定,更不可能竭力去改革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那么,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教师要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智能结构
  当今,时代在前进,理论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不仅马列主义出现新的飞跃,而且知识爆炸,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知识,新学科,新理论层出不穷。加上当代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望强烈。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科学理论传播者的政治教师,不但要对政治理论再学习,而且还要注意广泛涉猎政治以外的多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进入新意迭出、旁征博引、妙取横生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政治教师提出的要求。
  四、教师应不断摸索教育、教学规律,潜心教研
  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教学相长的道理,而且要了解教研相长的真谛。要绝不满足于做一个手捏粉笔的教学匠,而要坚定地走学习、教学、研究三结合的道路。立志做一名教育科学工作者,应该注意独立思考,不断总结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找出规律,上升为理论形态,还应注意走出书斋走出课堂,深入到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有计划地进行调查研究。
  五、教师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身教重于言教,师范教育是课堂教育和示范教育的结合。学生年龄轻,模仿能力强,他们除了学课本、学社会外,还每日每刻在学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更应是学生的榜样。政治教师坚定、鲜明的政治立场,优良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端庄的举止,对启迪学生纯洁的心灵、规范学生正确走向,熏陶学生健康身心,调节师生良好关系,矫正学生失误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政治教师要把教师的示范性作为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必将对学生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书”和“育人”目的的一致性,决定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只有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会有优化的教育过程。师生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处理好师生关系。首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的、高尚的爱,如果缺少“爱”的思想,就谈不上“育”的问题。教师要源源不断地向学生倾注爱的心血,并把这种爱变成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其次,要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更谈不上有的放矢的教育。要接触、深入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第三要关心学生,让师生感情产生共鸣。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政治课也才会有针对性,才能更紧密联系实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很多很多,这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学习,虚心求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敢于紧扣时代的脉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其他文献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的“得法”,应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为学生应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
作为教师,我们在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的理解,缘于自己还是学生时,整日里面对的都是教师的唠叨,就是这些唠叨使我成长,伴我成长,使我感到老师的不容易。听了班主任的工作讲解,我看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和人生收获。作为教师我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完善自我,追求成功。  首先,教师职业是光荣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自豪,我有自信,这种自信缘于对教师的热爱,与学生生活在一起,是值得高兴的。高尚
古人论述写文章有“风头.猪肚.豹尾”之说,这“豹尾”色彩斑斓,余味无穷。其实,这也可以移用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每堂课的收尾,尽可能地展示其艺术魅力,以激发起学生对下一堂课的强烈渴望  应当说,开端和收尾是同样重要的。一堂课开端不好,给学生的最初印象不佳,会极大地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收尾似乎比开端更为重要。因为开端差些,接下来还有挽救和弥补的机会,如果收尾收得特别糟
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自由的王国。”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恰恰与此相反,耗时、低效成了普遍现象,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具生命的活力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构建诗意课堂,让学生充分享受幸福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追求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语文是一门最富诗意的学科,作为一名
目的:研究Smad4单倍体基因敲除(Smad4+/-)小鼠内耳功能和形态的改变,探讨发生改变的原因,为寻找人类致聋基因提供基础试验材料.方法:1.测量Smad4基因敲除小鼠与同种同月龄的
目的:研究维生素C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因子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8(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26只,随机分成2组,每
一、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  我国的各中小学校分别在小学、中学设立了劳动课、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
目的:该课题拟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vWF、hs-CRP及HGF的水平,并分析三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其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地位,阐明它们对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使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创作性的教育工作也就自然成为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创新,贵在坚持,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并根据教学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