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更具生命的活力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自由的王国。”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恰恰与此相反,耗时、低效成了普遍现象,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更具生命的活力呢?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构建诗意课堂,让学生充分享受幸福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追求幸福、体验幸福的过程。语文是一门最富诗意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在课上体会到学习的幸福,在导课中就要让孩子们进入如诗如画的意境。如教学《找春天》时,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找到的春天,同学们有的吟诵古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唱起了儿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有的同学画了一幅春天的图画……“那么文中的小朋友在哪儿找到了春天呢?让我们一同去探索吧!”在诗意中孩子们愉快步入教学,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会去追寻语文世界中的诗意,享受享福。
  二、注重品词赏句,提高课堂实效
  语文课堂要想具有活力,那就要由教语文变成用语文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由分析语文内容的教学转向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提升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中我们应该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词句的准确性,为了深入作者的内心,体会其用词的精妙。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选择一些近义词来替换文中的词语,或是去掉一些词语,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用词的理解。例如,《触摸春天》中“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这句话体现出安静创造的奇迹,以及她对生命的热爱,让作者意想不到。我让孩子们去掉竟然对比一读,孩子们对奇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再如《小英雄雨来》中,“那双手像鹰的爪子,一把抓住了雨来。”一句中像鹰的爪子体现出敌人的凶残,孩子们体会不到我先让他们看了老鹰的爪子以及抓猎物时的情景,又试着将鹰的爪子换为那双手很有力,谈一谈可以吗?学生一读就觉得不行,因为原句既形象又生动还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换掉不行,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讲词语理解更形象了,达到了学语言,用语言的目的。
  三、依据文本,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
  依托文本进行训练是语文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是与语文课堂发展相适应的,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支渠道。那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就一定要以课文语言为依据,与课文语言情境相符,结合课文实际适当拓展,有的课文情深意浓,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宜指导学生多角度地写感受;有的课文语句优美,修辞运用典型,宜指导仿写句式表达,有的文章里有空白,适宜指导学生想象。如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中,嘎唆凭吊战场一个片段中写到“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口欧”的叫声,读完这句之后,我让学生想象二十多年后重回战场的嘎唆在呼唤什么?孩子们激动地写下“战友们,我回来了!”“啊!战友们,我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你们都永远躺在了这里!”“战友们,不要难过,我就要和你们躺在一起了……”这头战象重情重义的形象,跃然纸上。再如学习《桂林山水》,写水的那段排比句,言辞优美,沁人心脾,我让孩子们在感情朗读之后,仿照这种排比句式,写一写家乡的日月湖,抓住湖水的清、绿、静来写,同学们联想到自己亲眼所见的湖水,依托文本的句式仿写特别成功!这样的练习,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是语文课堂的延伸与补充。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用多种形式启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感知、品味与领悟,这样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才能更具有活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多训练,增加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储备。形体分析法是读图的主要方法,画轴测草图,也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很好的手段。  【关键词】读图 多媒体 三视图 表现储备 形体分析法 训练  中职学生学习制图,要以“读图为主”,画图为辅。这是《机械制图》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现将我在教学中的经验与各位同仁进行分享
为了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发挥管理的整体效能,园长必须树立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全园人员的管理素质,在幼儿园内部形成一个能动的管理系统。  能动的幼儿园管理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内,人人都是管理者。他们分布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发挥着各自的管理功能,构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相互影响的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有如下特点。第一,管理者是多层面的,不仅指园长、副园长等,也包括全体教职工。在这个系统中,人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但实际上数学教学始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所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是摆在无数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该怎样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教材,熟悉教材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
目的:该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喉癌组织及喉正常粘膜中PTEN基因蛋白、E-钙粘蛋白、MMP-2的表达变化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喉癌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在BRAF突变的大肠癌细胞系HT29中,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单抗西妥昔对MEK抑制剂AZD6244抗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相关分子机制。为临床联合用药实验设计
作为一名在一线课堂的工作了近十一年的小学数学教师,大大小小的教研课、公开课、展示课也已经经历了不少,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课,我从不打无把握之战。每次都会请一些老教师、骨干教师去听我的课,让他们给我指点迷津、传经授道。让我印象最深刻是那一次上苏教版上册《算二十四点》的课。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操作实践算24点的扑克游戏,使学生巩固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并且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的“得法”,应以学生的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为学生应在宽松、愉悦的氛围,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
作为教师,我们在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教师的理解,缘于自己还是学生时,整日里面对的都是教师的唠叨,就是这些唠叨使我成长,伴我成长,使我感到老师的不容易。听了班主任的工作讲解,我看到了作为老师的幸福和人生收获。作为教师我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完善自我,追求成功。  首先,教师职业是光荣的,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自豪,我有自信,这种自信缘于对教师的热爱,与学生生活在一起,是值得高兴的。高尚
古人论述写文章有“风头.猪肚.豹尾”之说,这“豹尾”色彩斑斓,余味无穷。其实,这也可以移用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每堂课的收尾,尽可能地展示其艺术魅力,以激发起学生对下一堂课的强烈渴望  应当说,开端和收尾是同样重要的。一堂课开端不好,给学生的最初印象不佳,会极大地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收尾似乎比开端更为重要。因为开端差些,接下来还有挽救和弥补的机会,如果收尾收得特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