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ing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面临较大挑战。许多初中生平时不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常常误认为思想品德的开卷考试只需翻翻书,把课本中一些段落抄写下来就可以了。因为基础不扎实,在考试中常常存在解答不规范、口语化严重等问题。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质量,是我们每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实践证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生活与学习上爱护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这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质量十分有利。
  下面笔者谈谈在从事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共同提高。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爱护与尊重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师只有用心去关爱学生的成长,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聪明的才智。如果学生能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关心和尊重,就会产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动机,学习动力才会持久,兴趣才会强烈,才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乐学好学。
  学生只有在生活与学习中真正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与爱护,才会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师生构建良好关系才会成为可能。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良好关系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想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1.导入新课要新颖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新的知识航程的开始。能否让学生对准备开始的新知识旅途充满好奇,产生深厚的兴趣,是这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导入新课方法很多,教师可以用当前时政重点、热点作为背景材料引入新课,也可以利用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漫画加以导入,还可以利用游戏、表演活动或者直接引用课本中的“想一想”“问一问”“相关链接”等内容加以导入。具体运用什么方式要结合学生实际加以适当的选择。比如上《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时,笔者就是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选择了比较直观的表演活动导入新课:首先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根据教师提供的“捡到拾元钱交给警察叔叔”简单故事情节进行即兴表演,然后教师提问这位学生在讲台上表演的感觉。从而引入本节课主题:情绪。在这个短小的活动中,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情绪变化,领悟到情绪是多变的。这样的引入在上课一开始就较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很快转移到课堂当中来,为上好这一新课奏起了一段美妙的序曲。
  2.准确把握课堂节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师就要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努力发挥45分钟课堂效率,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课堂模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努力做到讲解与讨论的结合、课本知识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积累知识与亲身实践的结合,采用个案分析、经验交流、角色扮演、小组研讨、辩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思考、探究学习内容,探索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体验中学习与成长。在上《丰富多样的情绪》新课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情绪是多样的、情绪是多变的,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笔者组织学生分四小组开展了“情绪词语接龙赛”,在3分钟内写出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写出情绪词语多者为胜。小组“情绪词语接龙赛”后引导学生把情绪归类为喜、怒、哀、惧四类。要求每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上讲台即兴表演其中一类情绪,随即让全班学生评出谁的表演最好。在此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在竞赛活动中、在表演中体验多样的情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贴近学生生活
  教育即生活。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来源于生活。远离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是一场空洞的毫无生机的说教,没有任何的意义,教学效果也不会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社会—课堂—课本”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充分利用时政热点和重点、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资源,结合课本知识,创设情境,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尝试、参与、角色换位,在情境体验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收获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情感体验的课堂。如:在讲《丰富多样的情绪》新课中的第三个环节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一旦产生,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且不同的情绪对人们的活动具有不同的影响,笔者先组织学生看课本60页的插图《乒乓球赛》,并设置了“我的情绪故事”教学情境(讲述自己的情绪故事,无论是喜悦的还是愤怒的,或者是哀伤恐惧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学生结合课本60页的两个问题思考这两名同学在比赛时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两名同学的经历和自己的情绪故事(即自己的经历)讨论情绪对人的行为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在这两个情境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参与、探究,体会到了不同情绪会对人产生不同的作用,情绪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4.态度亲和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关系。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态度要亲和,让学生敢于接近自己,并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最贴心信任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重视转化和辅导后进生,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流畅、生动形象,教态要自然、富有亲和力,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多加表扬与鼓励,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让学生愿意亲近你,喜欢走进你的课堂中来学习。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能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成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教师的教学不仅是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只有掌握了解题的技巧、方法,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才会体会到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
  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变,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不断健康成长是不会改变的。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在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责任编辑 袁妮)
其他文献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给地理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正确把握它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并在课堂中适时渗透,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下是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经验总结。  一、用语文诗词丰富地理课堂  我国古代诗词作品浩如烟海,许多诗歌不仅以其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且其中一些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反映了
课堂教学归根结底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出“教给学生呈结构性的知识”,并指出“结构性、概括性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为此,笔者在政治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概括化策略,高效开发利用教材,解决新教材容量大、逻辑结构相对松散、内容零乱、前后反复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能,让政治学习轻松起来。  “结构化、概括化”内容包括“知识内容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背景  1.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师通过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给历史与社会教学插上情境的翅膀,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2.《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古希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采用了“满堂灌”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就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点,一切都为考试服务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偏离了思想品德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古语有“知人者智
翻开中学历史课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的目录。目录居教材之首,可其作用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有的学生对目录熟视无睹、不屑一顾或者很少发掘它的妙用,甚至有的教师也没有体会到目录的潜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去教学生利用目录。其实有效利用教材目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录,是正文前列出的篇章名目,是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往往隐含着十分重要、相当丰富的内涵,与正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录是全书的
近年来,随着江苏历史高考中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题目越来越多,历史教师也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课外史料来组织复习课,这种做法固然可取,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江苏现行的高考模式(历史高考只算等级,不算分数)下,历史课课时少,如果过多地运用课外史料组织复习,会导致基础知识无法落实。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课外史料大多是通过网络搜索的,这些史料或缺乏完整性、科学性或不够精练。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教育越来越呼唤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效率课堂教学。什么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训练,学到一定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培养。简言之,就是在课堂上用尽可能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更大更快的发展。地理课堂也不例外。  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高
新课程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由于教材的漏洞,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学生的知识水平、世界观与价值观甚至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原因都会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个别教师对待“错误”唯恐避之不及,其实“错误”也是一份宝贵的资源,是旁逸斜出的美丽,也许藏着大智慧。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有资源意识,不拒绝错误,善于捕捉、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给我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对“以生为本”理解上有了偏差,逐步演变为放任自流,从填鸭式教学模式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显然也是低效率的课堂。笔者认为,“以生为本”是要求教师的教学立足点要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和最近发展区出发,“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体验获知的过程并总结出规律和方法,“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更需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教学
什么叫人格呢?人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即参加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为人资格、尊严和独立存在的主体地位、稳定性的完整特征和存在状态。它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它带有职业的烙印,具有社会性、可塑性、主体性、整体性等特性。  教师人格是教师的职业文化品格,是教师的思想、道德、意志、学识、能力、举止、风度等各种特征的总和。道德人格、智慧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言行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